暇满难得品分四:一、总说暇满难得;二、认识暇满之自性;三、明确观察能依所依之自性;四、回向本品善根。
甲一(总说暇满难得)分二:一、略说暇满难得;二、广说暇满难得。无垢光尊者用呼唤的语气说:“朋友们!我们获得了像宝藏一般的暇满人身,这在六趣当中非常难得。”用比喻来说明,就像一个没有双目的盲人在垃圾桶中,或者在十字街头,获得了一个如意宝藏,这非常值得欢喜,也非常罕见——本来连双眼都没有,居然摸到了这样的如意宝(如意宝可以理解成价值连城、十分珍贵的东西),大家都觉得很稀有,他自己也非常开心。同样,我们现在获得了能行持善法的人身,真是应该如同得到了如意宝一样欢喜。在座的人应该想一想,其实修行就是应该次第地修,但是现在很多人认为“我应该修大法,我是大根基的人,您直接给我灌顶、传大法”。很多人来了就说:“我没有时间待很久,您可不可以跟我先吃一顿饭,饭后讲一个《大圆满心性休息》直指法?”这太简单了,恐怕不行的,即使给你传了也不一定有用。藏传佛教非常伟大的仲敦巴尊者在藏地的时候,阿底峡尊者每天给他讲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道次第的法。仲敦巴尊者问:“很多上师都给大家传大法,您为什么天天给我讲这样的法?”阿底峡尊者说:“我给你讲的道次第是佛法的核心教义,是最重要的。”最后从历史上看,阿底峡尊者所有的心要确实都是仲敦巴尊者弘扬的。因此,有些人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觉得“怎么又讲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这些我以前都知道”。如果要修高楼大厦的话,就要从基础开始,而在修行上,我们自己也可以看看,人身难得的定解到底有没有。我特别喜欢讲前行法。为什么呢?虽然我没有人身难得等境界,但至少知道人身为何难得。我也经常勉励自己:不能浪费啊,人身那么难得,学法特别不容易!一般人在邪知邪见等众多因缘中,根本不可能遇到学修佛法的机会,而我特别幸运地遇到了善知识。我有时候想,能一直在喇荣不离开佛法,唯一是依靠上师的加持和慈悲摄受,否则我可能早已漂泊在茫茫人海中,谁也看不到了。这真是上师的悲心勾招,自己才一直没有离开佛法的教义。人生中,失去地位、财产、青春等任何东西都无所谓,这些毕竟都是无常的;最重要的是,如果来到人间后能够值遇佛法,确实就像盲人获得了如意宝一样。因此我们应该用欢喜心来“修利乐”。“利乐”指的是佛法,因为佛法是利乐的源泉;或者是指利益众生的大乘菩提心的法要。所以我们应该有欢喜心,不知道在座的人有没有欢喜心?乙二(广说暇满难得)分八:一、宣说十八暇满;二、虽得暇满然无可信之理;三、劝勉勤于正法;四、今当精进之理;五、暇满难得之理;六、今若不勤则受轮回之苦;七、暇满为诸法之依处;八、以比喻说明暇满难得。
下面分八个科判来讲。第一个是宣说暇满难得。“暇”是空闲的意思,即是指远离了八难或八无暇,具足了八种闲暇。这不是藏传佛教独有的说法,汉传佛教中,唐代译师翻译的《佛说八无暇有暇经》,也提到了何为无暇和有暇。“何为闲暇与圆满?吾者未生三恶趣,”什么是闲暇和圆满呢?首先,我们没有转生到三恶趣。如果转生到地狱,整天都受寒热痛苦,没有修行的机会;如果转生为饿鬼,感受饥寒交迫,也没有修行的机会;如果转生为旁生,则非常愚痴,依然没有修行的机会。以前给孤独园有一群蚂蚁,当时佛陀说:“这些蚂蚁历经七佛出世都没有解脱,生生世世都转生为蚂蚁。”因此变成旁生确实很难获得解脱。还有一次,舍利子尊者观察一只鸽子的前世,却根本看不到边际,八万大劫之间还是鸽身。他问佛陀:“为什么这个众生生生世世都是鸽子?”佛陀说:“轮回就是无边无际的,如果变成旁生,将长期这样流转。”所以我们很幸运能得到人身,如果转成旁生的话,连一句观音心咒也没法念。“边鄙邪见长寿天,佛不出世及喑哑,远离一切八无暇。”如果转生到有各种邪见的边鄙地方,那就连佛教的名号也听不到。现在有些国家中也有这样的邪道,比如娶自己的女儿为妻等,这些不要说与佛法不相合,即使与世间规律也是违背的。在这些边鄙地,也没有修行的机会。如果转生为持巨大邪见之人,不信因果、轮回,也没有修行的机会。如果转生到长寿天,整天都会处于散乱和放逸中。如果佛没有出世,就不会有佛法,谁都无法修行。而且转生为喑哑之人也无法闻思修行。喑哑,一般是指不会说话的哑巴,间接也指业力特别深重、刚强难化、无论如何也不相信佛法的人。个别道友的家人就是这样,无论对他怎么讲,他还是一直诽谤佛法、顽固不化。虽然他嘴巴很会说,但也是喑哑之人。《菩提道次第广论》:“长寿天者,《亲友书释》中说是无想及无色天,《八无暇论》中,亦说常为欲事散乱诸欲界天。”《前行引导文》:“所谓的喑哑,通常是指不具备知言解义这一人之法相的哑巴,他们也身处无暇之处。但由于意根喑哑之人愚不可及而无法领悟正法的含义,所以他们也属于无暇之处。”
以上讲了八无暇。如果转生到这些地方,确实没有修行的机会。总的来讲,我们身边持邪见的人非常多,也很可怜。有些患有心理、精神疾病的人,心态可能很难转化,比如一些综合症、抑郁症、孤独症等患者,也属于无暇的范畴。他们根本无法学习佛法,更不用说修行了。而且没有平常的心态,连产生信心都很困难,特别可怜。不过在座的大多数人已经远离了这些无暇,虽然偶尔产生邪见、心理不平衡、心态不正常等情况,但总的来讲都非常有福报,因为没有转生到上述三恶趣、边鄙地等无暇之处。听课的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你所在的地方是边地——除了你以外没有信仰佛法的人,可是现在利用各种方法学习佛法,你还是处于佛法兴盛的群体当中。所谓的修行就是,从道理上一个一个地去想,从而使心态慢慢调柔。学佛不是办个皈依证就马上不一样了,也不是闻思几年就可以了,而是需要长期学习。我们学院的很多老堪布,一部法都听了无数次。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修行佛法的次第性和长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