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一脉心香 >> 释迦牟尼佛舍利的首次科学鉴定结果(组图) 返回

释迦牟尼佛舍利的首次科学鉴定结果(组图)

一脉心香 2023-10-18

大约2500年前,末罗国王在佛陀圆寂的地方修了一座寺院,名字就叫大涅槃寺,供奉起了释迦牟尼佛的舍利。

接着又过了200多年,北印度摩揭陀国的阿育王横空出世,开创了大名鼎鼎的孔雀王朝。阿育王南征北战,开疆拓土,除了次大陆的南端和斯里兰卡,今天印度的绝大部分再加上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亚的一部分,都在孔雀王朝的统治之下。

阿育王到了中年,突然就厌倦了战争,成了最虔诚的佛教徒。他把大涅槃寺的舍利取出并且分成了八万四千份,派出僧侣团送到各国用来弘扬佛法。

约公元前240年,由僧人释利房为首,护送佛骨舍利一路往东到达了中原。《历代三宝记》当中说,他们一共带来了19份佛骨舍利,法门寺地宫内的佛指骨舍利就是其中的一份。

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原历经了多次战乱,而印度更是经历了佛教的没落、婆罗门教的复兴和后来伊斯兰教的征服等重大历史事件。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当年阿育王送出的八万四千份舍利当中,绝大部分早已不知所终。

仅存的舍利被佛教徒视为至宝,除了因为它们是佛祖所留下的遗骨之外,还是佛法金刚不坏的物证。为什么这么说呢?

纵使经过烈火焚烧,它们却依然晶莹剔透,同时坚硬无比,这在佛教徒看来正是佛陀所留下的教法真实不虚的证明。

但在当今,要想证明其真实性就必须有科学依据,就得需要科学鉴定,而这也正是问题之所在。因为虔诚的宗教徒对于拿本教的圣物去进行科学技术鉴定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抵触。

直到2014年左右,才有山西应县佛宫寺把佛牙舍利送往比利时安特卫普的钻石鉴定中心鉴定,这才让人们首次在全套先进的现代仪器下了解到佛舍利的神秘面纱。

上图就是送来鉴定的佛牙舍利,可以看到在这颗没有烧毁的牙上,有一颗颗水晶般的小珠子,这些小珠子就是佛舍利。

鉴定它的人是一位叫高斌的博士,高博士鉴定程序的第一步就是排除造假嫌疑。他要先确定这些小珠子和周围的物质是不是人工聚合物,或者是不是后人粘上去的。

高博士首先用红外线和电镜检测,检测结果是珠子和周围的物质里没有有机物碳,也没有使用胶水黏合的迹象,这也就排除了人造的可能。

第一关通过了,第二关就是测成分。高博士拿出电子探针测出珠子是由四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是最主要的占99.97%,另外的0.03%分别是硫、锌、硅、锶。

这些成分和钻石的成分相当吻合,让高博士非常的诧异。难道说佛骨舍利是钻石?

为了解答疑问,高博士又搬出了另外两台仪器,导热仪和电压力仪。之所以要使用这两种仪器,首先钻石的导热性是自然界的王者,别说其他宝石比不过它,就连任何金属都比不上钻石,所以用导热性来检测真假钻石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另外钻石的硬度很高,在测量矿石硬度的莫氏排行榜当中,数值从1到10,钻石是10,也位居榜首,所以用压力来检测钻石真假也很有效可靠。

在使用了两种仪器测试后,高博士发现导热仪的数据是1000-2600瓦/米,而电压力仪测试的结果是在2,000吨长柱压力下,珠子仍旧完好如初。

这下高博士是彻底的惊呆了,这说明舍利在一些物理指标上的确堪与钻石比肩。为了更加详细测试,高博士又搬出了X衍射仪。

X衍射仪的主要功能是观察宝石的晶体结构,而高博士这一看就更不得了了。在仪器下,珠子里的晶体竟然是清晰的六方晶体。

在自然界中,水晶是三斜晶体,钻石是等轴晶体,而六方晶体的钻石却只存在于陨石中!也就是说,舍利不仅是钻石,而且还不是地球上的钻石,是天外飞来的钻石。

高博士说,这种陨钻他一生当中只见过一回,还是在华盛顿的博物馆里隔着玻璃看到的。

迄今为止,全球也只发现了两颗陨钻。除了华盛顿博物馆的那一颗,另外一颗在中国。而现在,佛牙舍利的成分居然是陨钻,这简直让高博士不敢置信。而让他更加不敢置信的是,在放大了1000倍之后的电子显微镜下,舍利居然完完整整的显示出了五尊佛的坐像,这和佛教中的五方佛造型相当一致。

这次鉴定的结果让包括高博士在内的鉴定中心的所有研究员都彻底傻眼了,虽然高博士心中仍持有怀疑,但科学严谨的鉴定数据可不会说谎。

一份鉴定要有说服力,是需要同一份样本在不同的实验室重复同样条件的检测,然后再对比结果是否一致。如果有条件,最好有多份样本,也就是拿不同的佛骨舍利做同样的检测,然后再来对比结果。由于佛舍利特殊的意义,要对它进行持续且重复的实验和检测就很难得到配合,因此在比利时宝石鉴定中心做的这一番检测就成了科学上的一份孤证。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也相信这个不可思议的鉴定结果,那就分享给更多的有缘人吧。


喜欢我吗?动动手把我设为星标
不要走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