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水泡,何必贪执另一个水泡?
我们自身本来就是无常的,假如还要贪著无常的亲人,则是非常愚痴的行为。因为依靠贪执所造的恶业,必将导致百千生中见不到自己所爱之人。
我们的身体和心的感受,均是刹那变化的无常法。按照噶当派和宁玛派的教言,无常分为粗无常和细无常,粗无常包括春夏秋冬、年月时节,乃至身心随外境转变的五蕴现象;细无常则是事物分分秒秒的刹那迁变。
世人对常有的执著非常严重,自己的身心尚不知是无常法,没有丝毫的可靠性和稳固性,却还在拼命贪执自己的亲友。若以智慧详细观察,这些亲友的身心全是无实的,毫无可靠之处,犹如刹那毁灭的水泡。假如去贪执他们,就像一个水泡贪执另一个水泡一样愚痴。但由于无始以来的习气深重,众生深陷于此而不自知,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看见动物互相贪执时会觉得可笑,而在圣者的眼里,人类彼此贪恋的情景又何尝不是如此?
为了贪执一个人,便会造作种种恶业,种下种种恶的习气,果报成熟以后,后世将堕入恶趣,千百万劫中见不到所喜爱的人。纵然下一辈子偶尔见面,是亲是怨也很难预料。所以世间人的很多行为,的的确确相当愚痴,他们歌功颂德的伟大爱情,去观察时无有任何意义,反而是毁坏自己的根本因。通过这次学习第八品,希望很多人对亲友的贪恋能得以解决。
有些人对许多事情想得开,可是一遇到感情问题就相当执著。原因应该有两个,一是没有认识贪恋心的本体,所贪恋的对境是什么样的形体;二是自己无始以来有严重的串习,至今尚未斩断它的根本。若按本品教言一一分析,利根者当下能断除这种贪执,其他根基的众生,烦恼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其实,对亲友的贪恋是修行的一大违缘,若能舍弃这种狭隘之心,将会产生真实的慈悲心。以前华智仁波切和纽西隆多在多廓的森林里修行,有一天隆多的母亲让人给他捎了一块酥油,华智仁波切问:“今天收到母亲的礼物后,你特别特别想念她吗?”隆多回答:“不太想。”上师马上谴责他,说他这样忘恩负义不合理,要他用七天的时间专门观想母亲的恩德。隆多依教奉行之后,对母亲真实生起了感恩心,体会到了母亲的恩德相当大。华智仁波切继续让他观想一切众生都做过自己的母亲。依靠上师的循序引导,隆多对一切众生都产生了如母之想。我们可能因为业力深重,不一定像隆多那样在很快时间中对众生生起平等心,但即便暂时没有生起,也一定要努力串习,倘若没有生起这样的信念,修行是不会成功的。
《无量寿经》云:“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在漫长的轮回中,彼此贪著没有任何实义。大家应当想一想贪欲本体到底是什么、贪著他人是否可靠,多思维一下这方面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