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一脉心香 >> 索达吉堪布:天人放逸过甚,没有时间修行 返回

索达吉堪布:天人放逸过甚,没有时间修行

索达吉堪布 一脉心香 2015-03-25

长寿天:

长寿天,就是无想天。《俱舍论释》中说:无想天位于四禅广果天附近,转生于此的众生,在八万大劫或五百劫中,就像冻在冰中的鱼一样,灭尽一切粗大心识,安住在无念的状态中 。我们藏地的旱獭,三四个月中在地洞里“闭关”,它也不生分别念,但还是在喘气——冬天早上能看到一些洞口有很多霜,这说明洞里有“闭关者”。

有些人每天就是打坐,什么善事都不做,这样若利于解脱倒非常好,但有时候对坐禅还是要好好分析。像汉地禅宗、净土宗的有些寺院,在原有传统的基础上,若能借鉴藏传佛教的有些教义,肯定是有利益。但有些人可能怀疑:“你是不是在拉拢人啊?想通过这种方法改变我们的信仰。”这是我梦中也没有想过的,只不过自己学习佛法多年,对修行的障碍了解得比较多,末法时代这些很容易出现,所以非常希望大家互相学习。

在禅宗历史上,高僧大德的传记中,开悟的人确实不计其数,就像大圆满的成就者一样。但是后来,有些窍诀没有如理如实地传到位,许多人凭自己的想象坐禅,经常出现一些歧途。因此,依闻思修行来指引修证、印证境界非常有必要。否则,一直安住在无念的状态中,很可能会转生长寿天,于禅定中安住数个大劫,一旦引业穷尽,将以邪见之因而下堕恶趣。

有些天人安住在无念的禅定中,没有修行的机会,而有些天人由于放逸过甚,成天忙着娱乐、享受,也没有时间修法。(现在汉地有些城市里的人,条件稍微好一点,就开始追求各种享乐,像生活在天堂里一样,实际上这对修法很有影响。)曾有这样一则公案:佛陀在世时,神医耆婆常为国王、僧众等治病,并在目犍连面前皈依了三宝。耆婆死后转生于忉利天。有一次目犍连因为弟子有病,就升到忉利天去向耆婆问诊。当时正赶上天人们进入欢喜园,目犍连在路旁站着等待,没有一个天人看他。只有耆婆最后到的时候,坐在华丽的花车上,向他举起单手致意,然后乘车飞驰而过。目犍连虽是大阿罗汉,但心里有点不舒服:“我的弟子怎么对我这种态度啊?我好不容易从人间来趟天界,他不但不请客,反而招个手就走了。”于是以神通定住耆婆的花车,耆婆不得已只好下车,向尊者顶礼。尊者以种种因缘训斥他,耆婆回答说:“实在没办法,我们这里忙得很,每天玩都玩不过来。您看,其他天人对您连招呼都不打,正因为我在人间是您的弟子,所以才用了最大的力气向您举一只手问讯。”

我们人间的生活比不上天界,但有些人也只要有条件,就今天看节目,明天到卡拉OK厅,后天逛花园,再过两天到九寨沟、三亚……一直这样散乱着,绝不会有修行的机会。有些人觉得人间很苦,发愿来世要转生天界,可在天界享乐并不是真正的解脱,这无有任何实义,所以大家不要有这种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