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显密佛网 >> 门措上师祈祷文03|讲记 返回

门措上师祈祷文03|讲记

益西彭措堪布 显密佛网 2021-07-17

空行自在至尊母门措上师祈祷文

——持明母之耳饰  第三讲


齐美仁增堪布   著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点击收听相关音频 ♬


< 左右滑动查看 >


■ 丁四、稀奇群生依怙圣传 分三:

一、共声闻乘殊胜依处

二、共菩萨乘殊胜依处

三、不共金刚乘殊胜依处


戊一、共声闻乘殊胜依处


■ 戊一、共声闻乘殊胜依处  分二:

一、求解脱者殊胜依处;二、出家法众殊胜依处


■ 己一、求解脱者殊胜依处


八法贪嗔间语无,

小义仓促散乱断,

心唯求法唯菩提,

尊者求脱胜所依。

这一颂忆念上师具足圆满的出离心德相,成为求解脱众的殊胜依处。
出离心有两分德相:一、离;二、向,也就是欣厌二心。离指舍离世间的集谛与苦谛,向指欣求道谛与灭谛,以大出离心而言,欣求远离三有、寂灭二边的大菩提之果。前三句忆念上师圆满出离心的德相,第四句依此德相认定上师为求解脱者的殊胜依处。
此出离心的二分德相,在离这一分上非常地彻底、圆满,前两句指彻底远离世间身口的作业。口业方面,远离了世间八法与贪嗔所发的乃至间接的话语,因此非常彻底。八法即八风——称、讥、毁、誉、苦、乐、利、衰,凡是世间苦、乐、利、衰等所引出的话题,或者称、讥、毁、誉上相关的话题,不但不会直接去说,就连带有这方面涵义的话语也从不说。同样,由内在贪欲与嗔恚所发的语言,不必说直接说,就连间接带有贪嗔口气的话语也根本没有。身业方面,彻底断除了小意义上的事务的散乱,或者由仓促或忙乱而作业的散乱。小义即小利,如世间名利、享受等的蝇头小利,心不会有一点点发散在这些地方,而留在轮回的集谛因缘中。在身心的状态上,不会有一点急促、慌张、慞惶等的做那些事忙乱、散乱的状态,因此,就连身心威仪、做事,心留在有漏道路上的作为都是没有的。
以上二句要忆念,至尊上师的确在厌离这一分上具足圆满的德相,也就是身语的作为上,完全没有向着轮回流转的行为。那么心的方向在哪里呢?心所求的唯一是圣法与菩提。圣法的内涵就是道谛与灭谛,诠释它的教法也归在法的内涵中,总而言之,心所求的唯一是解脱的道与果,及无上菩提。这样可以看到,心已经到了一个全分唯一欣求解脱与菩提的方面。
厌离与欣求达到了圆满,这就是具足圆满出离心的德相。到此心里非常地信奉,而说到:您是求解脱者的依靠之处,也就是可以作圆满的增上缘。


■ 己二、出家法众殊胜依处

出离心雨浸润园,

三学净莲千叶广,

持律蜂飞戏彼处,

尊者出家法众依。

这一颂随念上师圆具出世无漏三学的功德,成为出家法众在内的殊胜依处。
出离心如雨水,心相续是园地,三学如莲花,各类德相如千叶,开发圆满如花叶广为增长,即体积增长。持律者如蜂群,受此无等德相的感召自然归附,如蜂群飞舞盘旋。即此具千叶妙莲的园林,成为吸引蜂群的处所,它们纷纷前往,想依止于彼处,在彼处游戏,指在此大道德怙主的加持下,在此处可以非常快乐地修行,而且能采集妙花之精酿成花蜜,也就是可以发展出圆满出世道行的庄严。第四句,以此心中认定,上师为出家法众在内的依止之处。
出离心即是欣与厌两分的出世道心的内涵,或者出世的欲乐,如上一颂所说。由于德相极为圆满方面,非常充分滋润了内心的田地,通过类比来显示这个缘起关系:比如大乘方面,菩提心如水,经菩提心充分滋润,会发出极为广茂的六度功德的花朵,假使没有被菩提心滋润,心地干干的,不会出大乘的德相;共小乘解脱道的方面也是如此,出离心非常地圆满、充沛,滋润了心地以后,每一次都是非常浓厚的出离的欲乐在滋润着心,从这里就会出现非常广大的无漏三学的功德。如同夏季连续下雨,地上的植物会迅速地发展、增长,比如蔬菜的叶子会非常蓬勃地发出来,就像这样,以出离心的雨水滋润的心地上,三学莲花的千叶非常广大地发展出来了。“千叶”表示戒定慧三学方方面面的德相;“广”即广为增长,指增长到圆满的地步;以此而召感持律的法众前来依止,而且在这里受用出世修行的法乐,比喻为在这个花园里游戏或者嬉戏,或者清净地修行,很是逍遥快乐。


戊二、共菩萨乘殊胜依处


高无赞颂护情面,

低及畜类仁爱护,

悲月净光处处等,

尊者菩萨女典范。

这一颂前三句忆念上师菩萨乘的根本德相,即圆具大悲的德相,以大悲为佛道根本故。其中前二句随念事迹,第三句忆念德相,第四句认定身份。第一句从所断上显示没有不平等的偏心的状况,第二句正面显示大悲平等显露,第三句用比喻指示大悲德相。

所谓“等”,指没有高低亲疏的差别。第一句说,对于处在高位的官员,也没有护情面及赞颂之语。“护情面”即是顾情面、看面子。此处显示平等心的德相。与凡人对比来看,通常世俗的心态是,对于上者,表现一种重视的态度或善待的态度,对于下者,有一种藐视的态度、不上心的态度;上师不会对于高官显得很重视,要作赞颂或者常常照顾他的心,而对于低的畜生以上,比如对于小狗、小猫、小鸟等,都是一样地用仁爱之心护持。此大悲月轮的白光普遍照到一切处,所谓“等”,就是没有亲疏厚薄的差别。月亮的白光有平等周遍的德相,任何处都有,而且没有一处多一点、一处少一点的状况。由此认识到,上师是佛子女菩萨们的榜样或典范,“典范”即是眼看齐的目标,随学效仿之处。


戊三、不共金刚乘殊胜依处

■ 戊三、不共金刚乘殊胜依处  分二:一、空行根本无等依处;二、上师根本无等依处


■ 己一、空行根本无等依处

八大寒林怖畏殿,

勇士空行禁行圆,

胫骨号筒铮铮奏,

尊者处境空行主。

此颂第一句显示殊胜道场,第二句显示殊胜行者,第三句显示殊胜妙行,第四句显示殊胜主尊。

殊胜道场,是八大恐怖尸陀林的大殿。“八大寒林”,即八大尸林、八大弃尸的处所,指东方暴虐寒林、北方密丛寒林、西方金刚焰寒林、南方骨锁寒林、东北方狂笑寒林、东南方吉祥寒林、西南方幽睹寒林和西北方啾啾寒林。瑜伽行者选择恐怖之处迅速增长道行。殊胜行者,是八大尸陀林中成就禁行的勇士空行。“禁行”即止旧行新,禁止平凡庸俗之行为禁,奉行不共非常之约为行。殊胜妙行,是勇士空行们用胫骨号筒铮铮吹奏的时候。“胫骨号筒”,即用胫骨所造号角,为密宗常用乐器之一。“铮铮”是吹奏胫骨号筒所发出的声音。至尊上师正是二十四处境空行海众的主尊。


■ 己二、上师根本无等依处 分二:一、最胜补处;二、万众所依

■ 庚一、最胜补处


三传上师加持雪,

信敬日光感化融,

熟脱法流满心海,

尊者胜师大补处。

此颂前三句随念上师的殊胜德相,第四句认识上师为法王如意宝的最胜补处。前三句由雪山、日光、河流、大海四个比喻相,揭示上师为具量三大传承的祖师。雪山即是三传上师的加持,三传指如来心印传、持明表示传、补特伽罗耳传,雪山指法的清净、巨大的内涵。日光指具热量的信心与恭敬,由炽热的信心与恭敬作为能感,将有加持融入,比喻雪山在炽热日光的能感下,雪融化而成河流,即是在至尊母身上出现成熟与解脱的相续的法流。由河流使得大海充满,即此成熟与解脱的修证之流,最终达到充量满足。三大传承到至尊母心中圆满传续,故为具量之祖,因此您是无等上师法王如意宝的真正补处。


■ 庚二、万众所依


普满希愿如意宝,

瞻洲庄严已迁逝,

心意法道传至尊,

尊者我等徒众依。

“普满希愿如意宝”,指法王如意宝在世时,有什么愿望都能如意满足,成为南瞻部洲的大地的庄严。在事业已尽时,法王如意宝示现涅槃,色身不在这个世间。此后弟子们的依处在哪里呢?法王心中的法道,或者心法、心意所迁移之处为门措上师的缘故,往后的阶段,至尊母是我等学徒的心的依处。

也就是说,法王如意宝的法道或者秘密的心法已传到至尊母心中,这个法道就在至尊母的心上,因此成为弟子们心的依处,如同佛涅槃前,将法道传到迦叶身上,付嘱说以后你们依止迦叶尊者。这样认识后发生深刻观念,至尊母为我等弟子的根本依处,由此而转入全心托付的祈请。



■ 丙二、就内层空行体系层面,忆念上师为如海空行总遍主,从而发起祈请之心 分五:

一、十万食肉空行首要之主尊

二、如海誓言空行顶奉之庄严

三、各类护教空行爱戴之大宝

四、俱胝妙土空行全体之代表

五、无数刹生空行信心之所依


丁一、十万食肉空行首要之主尊


灵鹫鸟王飞行步,

喜用尸聚大会轮,

十万食肉空行主,

门措上师我祈请。

此颂前三句随念上师为空行之主的德相,第四句称念名号而虔心祈请。

前二句半说到,以鸟王灵鹫的步伐飞到尸陀林中,欢喜而享用尸身的供品,这样的十万食肉空行。此自在无碍的空行会众,由人的眼识而反映为灵鹫的形相,至尊母为其中上首,是大空行自在。像这样随念至尊母的大功德、大能力,自己有特别大的希求想得到上师的加被,尤其在生死路途中得到上师的护念,而能自在去往清净刹土等等,由此称念上师尊名诚心祈求。


丁二、如海誓言空行顶奉之庄严


瑜伽持明道场巡,

治罚诸罪摄诸善,

誓言空行海顶严,

门措上师我祈请。

此颂前三句随念上师为誓言空行之顶严,第四句称念名号而虔诚祈请。

在瑜伽成就持明的殿堂或道场游行,对于造黑业比如违犯一些支分誓言者治罚,对于行白业譬如连支分誓言都未失坏者摄持,有如海那么多的誓言空行,至尊母为其中的顶严。这样认识到上师为空行主母的身份,具有大德大能力,能护持行者远离违缘,修行顺利,由此发生很大的希求心,祈求上师护佑我的修行。


丁三、各类护教空行爱戴之大宝


藏地诸多成就地,

守卫莲师深藏女,

护教空行心爱宝,

门措上师我祈请。

此颂前三句说到,在藏地众多成就的圣地中,守卫莲师甚深伏藏的听命女(服从命令女),也就是保卫圣教的玛姆空行,她们心中极爱的大宝就是至尊上师。认识到上师为护教空行们心中极为敬爱的大宝后,起大希求心,虔心祈祷上师赐予加持。


丁四、俱胝妙土空行全体之代表


佩天飘带天宝饰,

天花园林神通戏,

俱胝空行众代表,

门措上师我祈请。

此颂前三句显示至尊上师为空行刹土俱胝空行母的总代表,第四句在了解此身份后,称念上师名号而作祈请。

第一句描写刹土空行的相好庄严,耳旁带着天的飘带,头部有妙宝饰品,非常庄严,“天”指超出世间。第二句显示刹土空行神通自在或者受用自在,在花园当中以神变的舞蹈而游戏。至尊上师是空行刹土俱胝空行母的总代表。凡夫心识极为狭隘,比针眼还小,见不到如海空行的境界,然而由殊胜的因缘,在此心识的境界中现出上师的形相,而这也正是空行法界全体的总代表。如是归依上师、供养上师、祈请上师,实际上等同于供养无量空行刹土空行之海,像这样称念上师名号而作祈请。


丁五、无数刹生空行信心之所依


自幼信奉佛正法,

信心净戒庄严心,

贤种空行信心依,

门措上师我祈请。

此颂随念至尊上师为人间贤种空行母信心的依处,生起信心而作虔诚的祈请。

至尊上师从幼时起就对出世解脱的道法有胜解或有信奉之心,一生之中由信心与清净的誓言庄严心之相续,成为千万贤种刹生空行母信心的依处。由此发生大信心、大希求,称念上师名号而作祈请。


| 思考题   

1. 如何认定门措上师为求解脱者的殊胜依处?

2. 如何认定门措上师为出家法众的殊胜依处?

3. 如何认定门措上师为女菩萨众的典范?

4. 门措上师为空行主尊的德相如何?

5. 门措上师如何成为法王如意宝的大补处?

6. 为什么法王如意宝涅槃后诸弟子的依处是门措上师?

7. 随念门措上师为食肉空行主尊而修祈请。

8. 随念门措上师为誓言空行顶严而修祈请。

9. 随念门措上师为护教空行心宝而修祈请。

10. 随念门措上师为妙土空行代表而修祈请。

11. 随念门措上师为贤种空行信依而修祈请。


  点“阅读原文”,免费下载讲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