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宝性论 Uttaratantra | ​通往佛性的旅程 (12) 返回

宝性论 Uttaratantra | ​通往佛性的旅程 (12)

钦哲诺布 骑着蓝色獅子BL 2022-08-12

宗萨钦哲仁波切说:

佛性是法身,

它是如来,它是证悟,

它是胜义谛(圣谛)或说究竟实相,

它也是真正的证悟。

所有这些名相都是同义词,

是以不同名称或方式来说明同一件事,

正如太阳与其光芒,

它们是一体的,但具有不同面向

......

时光飞驰

又到了周五更新《宝性论》时间

今天连载《宝性轮》第十二讲

在通往佛性的旅途上

让我们去学习佛性的第十个面向


(图片来自网络)


 第四金刚句 : 佛性 / 十个面向(续)  

  • • 主讲人:宗萨钦哲仁波切

  • • 地点:法国多尔多涅(Dordogne)

  • • 翻译:宝性论读译小组

  • • 版权:Siddhartha’s Intent


十、无二

84(续)

法身如来及圣谛,涅盘如光不离日,
如是功德无二故,除佛之外无涅盘。

情况几乎像是这样:一名空性行者修持空性之道,经历空性〔不同的〕次第并证悟空性。就这样!我的意思是,如果一名遵循中观的行者要翻译《宝性论》的教法,或许会说出如此的话。

这是很棒的一段偈颂。佛性是法身,它是如来,它是证悟,它是胜义谛(圣谛)或说究竟实相,它也是真正的证悟[1]。所有这些名相都是同义词,是以不同名称或方式来说明同一件事,正如太阳与其光芒,它们是一体的,但具有不同面向。因此,除了佛性之外,别无涅盘。这会再广泛解释。

85

总之无漏法界中,依于四种义差别,
当知四种相应名,称为法身如来等。

这会再广泛解释,但先作个摘要。这个无垢界、无漏法界(藏ying)分为法身等四个类别,现在讨论法身。

86

佛陀诸法不相离,及彼佛性如是得,
不妄不欺之法性,本来自性寂灭性。

(一) 法身:佛的功德,例如十力,甚至未曾须臾与佛性分开。因此之故,我们有时称佛性为「法身」

(二) 如来:有时在道上,当诸如十力等的佛功德显现时,尽管它们一直都在,却好像刚刚才获得一样,因此我们称佛性为「如来」。如来当中的「来」意指「去及到达」。我们看着同一件事、同样的佛性,但我们现在给它一个不同的名字,我们称它为「佛果」、「证悟」。就像云散去后,我们说太阳出来了,但太阳早就在那里。

(三) 胜义谛(究竟真理):佛性的功德从来不曾衰损,它是永不虚妄的真理,永远不受二元分别的过患所垢染。因为不二,所以没有改变。这又是同样的佛性,但我们有时将此面向称为「胜义谛」或「究竟真理」。龙树这些人就是这么称呼它。

(四) 胜义(究竟)涅盘:从一开始,佛性就是本初清净,没有各种看似存在、其实却只是暂时的染污,这是「胜义涅盘」。

再回到我那玻璃窗户的怪异例子。什么是「尘垢不存在」?那自然就是干净的窗户,对吧?这个面向即我们所称的「法身」。我们说窗户实际上是干净的,只是现在有尘垢。我们甚至会那么想!我们心想:「窗户其实是干净的,所以我来清洗它。」我们渴望「干净」这个结果,这个面向被称为「法身」。不是「清洗」这件事,而是「尘垢不存在」被称为「法身」。

你也许注意到,这四点当中的两点,第二和第四点,都提到「证悟」,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类型的证悟。第二点像是清洗之后的干净窗户,像是那种证悟。许多修行者发愿获得那种证悟,那样已经很好,不过那是我们所谓的「近似证悟」。相对之下,垢染前和清洗前的窗户永远不改变,这是胜义谛,有时也称为「究竟证悟」。

87

遍知一切现菩提,已断障垢及习气,
如来以及涅盘者,于胜义中无二性。

当我们解释「不二」或「佛」的意义时,指的是一个了知一切的「心」、「觉知者」或「智慧」,它了知现象是什么以及了知现象的外显[2];我们称这种遍知为「证悟」。当暂时的染污被清净时,我们也称这种状态为「涅盘」。因此,究竟的了悟称为「佛」,究竟的净化称为「涅盘」,但事实上它们完全相同,并无分别。

88

一切诸相无数量,无思无垢之功德,
无别体相即解脱,解脱彼者为如来。

什么是「涅盘」?什么是「解脱」?那是当佛的一切功德圆满时,当一切功德无法被度量或思量时,而且是当所有染污都已清净并因而拥有无垢功德时。我们称这种不二为「解脱」。这还会以譬喻来详细解释。

88(续)

譬如种种绘画师,各自善巧各不同,
某师了知能绘分,此分余人不知晓。

89

此后于此由诸师,我之形貌当共绘,
具权国王于彼等,下谕布绢赐与彼。

90

从彼听闻此事已,着手绘画国王像,
绘画王像画师中,若有一人去他方。

91

由于彼人远行去,缺少彼者一人故,
圆满王像遂不成。此喻此处如是知。

我们现在想象,有个国王想要画肖像。许多画师分别描绘国王身体的不同部分,有的画他的眼睛,有的画鼻子。这些画师都只善于描绘某个部分,善于描绘耳朵的不知道如何画其他部分。国王命令画师们绘制他的肖像,并且给了他们画布,于是画师们开始画。如果他们当中有人必须离开去别的国家,这幅画像就无法完成。这个譬喻取自龙王所请的一部经。接下来你们会听到真正的含意。

92

所言彼等画师者,布施持戒忍辱等,
具有殊胜诸方便,空性即说圆身像。

画师们就是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和智慧。当他们同时出现而无人缺席时,法身之相便可以完成。假使缺少任何一人,法身之相就无法完成。这是为什么像是集资与净障、空与明等功德都必须圆满,才能建立法身

93

般若以及智解脱,光明照耀及清净,
无二是故如光明,光芒日轮无二般。

了解现象是什么的智慧(如所有智)与了解现象外显的智慧(尽所有智),当这两种智慧离于染污时,就称为「明」、「光」、「净」。明、光、净是一体,但有三种不同的面向或功德;好比太阳、光亮及光芒,它们无法分割。

94

是故乃至未得佛,真实涅盘不可得,
如舍光明及光芒,日轮永时不可见。

这是为什么如果我们还未证得佛果,也就是先前谈到的第二种「近似证悟」,那就无法证得涅盘,也就是第四种证悟。这也答复了有关集资、净障的问题:如果还未圆满净障,就不会达到觉悟。就如同假使除去太阳的光亮及光芒,便看不到太阳;净障与觉悟必须一起出现


「注解」

[1]  即「胜义涅盘」,于偈颂86讨论。

[2]  即《瑜伽师地论》所说:「如其所有」与「尽其所有」。



- 翻译/宝性论读译小组 -

- 版权/Siddhartha’s Intent -



到目前为止
宗萨钦哲仁波切共讲过五次《宝性论》
在法国讲述的这一次
被认为是最完整 最深奥的一次
效法玄奘和鸠摩罗什大师
《宝性论》读译小组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让这部释论的中文版得以首次呈现
我们将在每周五持续更新
相约星期五
相约在永不变易的佛性里
邮箱:zhengjian2007@163.com


 宝性论 Uttaratantra下载 

我们将陆续把每周发布的内容上传到以下网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