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 >> 为什么要学中观? ||慧灯FM·120 返回

为什么要学中观? ||慧灯FM·120

慈诚罗珠堪布 2019-03-17

慧灯 FM·120


Hui Deng Zhi Guang

BY

慈诚罗珠堪布





见相违不成,此于尊教法,


如何能了知?


虽然佛陀讲的缘起,是真实存在的,但在除了我们看得见的因缘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因缘就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作用,其中也包括了前世善恶业力的作用。这就是佛教的世界观,其中没有任何信仰的成分,是谁也无法否定的事实。但那些认为缘起自相矛盾与不成立的人,又怎么能够了解释迦牟尼佛的深奥教法呢?根本不可能!





一般来说,有两种人会反驳缘起性空的说法,其中一种人会说不可能,另外一种人会说这种观点自相矛盾。这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个来自于教内,一个来自于教外。


“相违”,是来自于教内的声音。也即小乘佛教一切有部和经部,再加上一部分唯识宗行人的观点。他们认为,这种说法是自相矛盾的。虽然他们也承认缘起, 但他们对缘起这两个字的解释是不一样的。


举一个例子,前面讲《稻秆经》当中的“如来出现,若不出现,法性常住”这句话,从小乘一切有部到大圆满,各个宗派解释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教派对佛陀教法的理解程度有着高低之分。


大多数一切有部行者的理解是:释迦牟尼佛出现也好,不出现也好,自然规律是恒常存在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因果始终常住。


唯识宗认为:法性,即佛性。但他们所谓的佛性,是指阿赖耶识中的一种能量。他们认为这句话说的是:如来出现也好,不出现也好,阿赖耶识是恒常存在的。


自空中观认为这句话说的是:如来出现也好,不出现也罢,世界恒常是空性的。


他空中观认为这句话说的是:如来出现也好,不出现也罢,如来藏永远都是存在的。





密法认为这句话说的是:如来出现也好,不出现也罢,世界的本质永远都是清净的佛的坛城。


所有的结论,都不能说谁错谁对,因为除了佛的境界以外,没有一个绝对的错误和绝对的真实。但相对而言,却是后后的结论胜于前前。与后面的解释相比,前前的解释就显得比较皮毛了。所以,听经闻法,必须要找到一个具德的善知识,仅靠自己理解,就根本无法领会佛的真正密意。藏传佛教非常重视传承的原因,也在于此。一旦传承断层,佛陀的密意就无法完全通达。所以,藏传佛教规定,如果没有传承,我们就只能念和看,而不允许讲解。


同样,唯识宗以下的宗派虽然承认缘起,但他们对缘起的认识是有所保留的。唯识宗认为:物质世界是虚幻的、不存在的,可以说既是缘起,也是幻觉;精神层面的贪、嗔、痴等情绪,也可以说是既虚幻,也缘起,但阿赖耶识却不是虚幻的。如果用缘起这两个字来判断一切事物是虚幻的,就有自相矛盾的问题存在。阿赖耶识就不可能既是缘起又是实有,所以不能说所有的缘起都是虚幻,否则就自相矛盾了。





“不成”,是来自教外的声音。除了佛教以外的外道徒,以及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在没有懂得缘起理论的时候,也会不承认缘起性空。


我们以前都认为:稻种会产生稻芽,稻种产生稻芽不可能是虚幻的。稻种和稻芽是实在、实有、真实的东西。从稻种当中产生稻芽,也是真实的。


只有中观以上的教派,才能真正理解佛的缘起道理,所以我们要学中观。如果不了解缘起性空,就无法推翻我们的无明,也就无法断除轮回,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所以,从严格的意义来讲,阿罗汉还没有完全脱离轮回,因为十二缘起的完全停止,是在成佛的时候。虽然阿罗汉不会像我们普通人一样造业,不会不自由地流转轮回、受尽磨难,但仍然没有完全超越轮回,因为他们还没有彻底证悟缘起性空。





往期回顾


成佛,即幻觉瓦解的那一天 ||慧灯FM·119

“旋火轮”——眼睛的幻觉 ||慧灯FM·118

我们的第六意识非常固执 ||慧灯FM·117

闻思可以让我们接近真相 ||慧灯FM·116

佛陀——真正稀有罕见的大师 ||慧灯FM·115




长按二维码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