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讲堂 >> 从《乌合之众》看众生相 返回

从《乌合之众》看众生相


学佛以后,很少看其他书籍,一头扎在佛学典籍中,只恨时间太少,读不完那千经万论。生活越来越清净,然而毕竟没有与社会绝缘,正如上师仁波切在宣讲《论语》时所说:
 
实际上作为佛教徒,当然最根本的是要打好佛教的基础,然后精通五部大论、密宗教义,这是不可缺少的;但同时也需要世间的知识,做人做事必须要了解,而且要通达,否则到最后自己的修行可能也不成功。很多人因为做人做事不成功,后来所有的修行全部都没办法进行下去,更不用说弘法利生。所以,我们也非常有必要学习世界上各民族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


今天,让我们打开被世间人奉为经典的社会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用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视角来看众生相,其与佛陀所说的教法又有何异同之处呢?



勒庞和《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勒庞(1841-1931),法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有"群体社会的马基雅维里"之称。

 

《乌合之众》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至今已被翻译成大约20 种语言出版,仅是中文版,也有多个版本。作为只能读中文译本的小编,在选择版本上面颇费了一番周折。这里要感谢豆瓣读书的代洲,他对《乌合之众》的各版本做了详尽的梳理和介绍,小编从中选中了广西师范大学的冯克利版(2015年1月第3版、2018年9月第9次印刷)。


乌合之众

THE CROWD



本书分为三卷,分别是群体心理、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以十分简约的方式,考察了群体的特殊心理与思维方式,尤其对个人与群体心理的异同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书中金句频出,比如:

 

★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

 

★没有必要考虑组成群体的个人的智力品质。这种品质无足轻重。从他们成为群体一员之日始,博学之士便和白痴一起失去了观察能力。

 

★群体慢慢杀死没有反抗能力的牺牲者,表现出一种十分懦弱的残忍。不过在哲学家看来,这种残忍,与几十个猎人聚集成群用猎犬追捕和杀死一只不幸的鹿时表现出的残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群体是不受推理影响的,他们只能理解那些拼凑起来的观念。因此,那些知道如何影响他们的演说家,总是诉诸他们的感情而不是他们的理性。逻辑定律对群体不起作用。要让群体相信什么,首先得搞清楚让他们兴奋的感情,并且装出自己也有这种感情的样子,然后借助于初级的联想方式,用一些非常著名的暗示性形象,去改变他们的看法,这样才能够——如果有必要的话——再回到最初提出的观点上来,慢慢地探明引起某种说法的感情。


下面这段视频对本书的要点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而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佛教是如何观待的呢?



共业和别业

 

山本修一在《大乘佛教与环境伦理学:唯识教义之透视》中说到:在阿赖耶识上熏有两种业种子:同一家庭、同一种族、或同一社会团体共同造作的业种子,以及个别人所独有的业种子。前者称为“共业种子(gugo-shuji)”,后者则称为“别业种子( ... fu-gugo-shuji)”。一个人的身心活动由生命个体独自完成,因此是由“别业(fu-gugo)”所决定的;相比之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景不属于个人独有,而是由某群成员或某个区域共有,因此是由“共业(gu-go)”形成 ... 的。这些观点在玄奘法师(Genjo)《阿毘达摩顺正理论》(现代版《大正新修大藏经》,1962年)中有具体地阐述:“山河大地等由共业所生,而有情众生则由别业所生。”



智悲佛网上有篇文章《原谅世界,就是给自己一个新的开始》,作者面对种种社会问题以及强大的共业和别业问题上,提出了一种积极而又稳妥的抉择方法——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文章很长,但是很走心,下面是部分原文的摘录:
 

在这个信息传播越来越方便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善于发现和观察,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抱怨,开始批评“我们的社会环境怎么这么糟糕?”社会问题几乎成为人们难以过上理想生活的最大阻力,甚至几乎变成了一种思维习惯,认为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这个社会造成的,都是这个世界惹的祸。

 

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由各种社会关系编织而成的口袋,人们都在往口袋里倾倒着整个人类的各种情绪。好的,不好的……人们的各种情绪就在这个网中交织着,传递着,最后就变成了社会情绪,社会氛围。

 

佛法中有一个名词,叫做共业。共业就是特指一个群体共同所做事情造成的影响和结果。在一场共业当中每个人都是共同的制造者,同时又是共同的责任承担者。



我们的小环境,大环境,整个社会环境的好与坏,人人都是制造者,人人都是承受者。谁是无辜者呢?

 

如果我们选择原谅,化解了怨气,不再把怨气传递下去。负面情绪的传递便开始在我们这里终止了。

 

如果我们能够成为一个正面情绪的传播者。那么至少你自己的世界,已经开始有一半的情绪是正面的了。

 

或许很多人都会担心自己的力量很小。但是,想一想社会何尝不是由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个体组成的。没有一个实体的东西叫做社会,社会就是由我们每一个人组成的概念。

 

我们常常期待他人去解决我们自己的一些问题,这样是行不通的。其实,办法和钥匙不就是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是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如果我们用这样的视角看问题,那么,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就在我们每一个“自己”的手中。


那么,向内看,向外走,新时代的学佛人,如何在社会群体中自处呢?上师仁波切如是说——

 


恒顺众生


《普贤行愿品》里有句话,就是“恒顺众生”,但这对我们来讲很难。一是自己有分别心,再一个就是,众生的确是有善有恶、有正有邪。面对善的时候好做,我可以从善如流、与人为善,但面对恶人恶事的时候,该怎么办?还要随顺吗?


恒顺众生,就是在一切时候随顺众生。这是《华严经》等大乘经典教诫菩萨利益众生的殊胜方便。


法王如意宝的《胜利道歌》里说:“言行恒时随顺友。”针对这句,曾有人问:“如果对谁都随顺,那么对贪心大的人,是否也要随顺他生贪心?对嗔心大的人,是否也要随顺他生嗔心?”


法王说:“当菩萨随顺这种人的时候,一定要有度化他们的智慧和能力。比如,文殊菩萨在度化国王的明妃时,首先就是随顺她们,然后才让她们皈依,并引导她们获得解脱。”


不仅是文殊菩萨,许许多多菩萨也都有自己的善巧方便,他们在各种场合里随顺世人,度化有情。


所以,在接触所谓恶劣众生时,如果你有能力、有方便,不妨先顺着他,以赢得信任。比如,当你想帮助一个有邪见的朋友时,可以先听听他的观点,甚至适时地表示认同,但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可以恰当地提出你自己的看法,慢慢度化他。


不过,你没有这个能力,就不要随顺了。一“随顺”,说不定被别人吸引,度不了别人,还跟着人家跑,这不成了“同流合污”?

——摘录自《只为一颗“心”\
中国文化书院现场问答(二)》




新时代的学佛人,生活在世间,修行在世间,读读世间书,从中感悟佛法真谛!乌合之众——我们也是其中之一,我们同生共长!众生——我们慈悲的对境,我们修行的助缘!






推荐阅读 :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