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旅112 | 优秀的企业理念
2015年3月1日,老师受邀前往中国人大重庆校友会进行演讲,主题是关于“商之大者,自利利他”,是为响应习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学习各种思想精华,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的号召。
来,我们一起去看看。
重庆罗汉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原名治平寺。寺因罗汉洞而建。据《蜀中名胜记》记载:“治平寺……有罗汉、先天二洞,皆古洞。”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因前殿坍圮,改建龙神祠。后又称罗汉寺、古佛岩。罗汉寺是全国重点佛教寺庙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佛教协会驻地。
罗汉寺内长20多米的古佛岩,存有宋代摩岩石刻佛像400余尊,其中卧佛涅像(俗称“睡佛”)、观音像和供养人像等,风格颇近大足宝顶山石刻。
(一)经营利他的精神财富
事实上只有秉持自利利他的精神,企业才会有长久生存的希望。
如果我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匮乏,即使物质生活再富足,也不一定会让人感到快乐。比如,现在有的人住别墅,开豪车,存款无数,但他的家庭不一定和谐,内心也不一定快乐,为什么呢?因为忽视了精神财富的重要性。
快乐主要取决于内心,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内心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宁。
(二)传播优秀的企业理念
不相信不要紧,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虽然这只是一句简单的咒语,但也许能给你的人生带来意想不到的转变。
事实上,依靠一种行为,依靠一种信念,确实可以慢慢改变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三)企业家也要有无常观
现在的精英人士缺少精神层面的财富,虽然他们拥有很多物质财富,但这有可能会转瞬即逝。
希望大家在内心抱有美好愿望的同时,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因为人生总有些事情发生得让你措手不及。如果我们平时只想着赚大钱,其他什么都不想,一旦遭遇了突发事件,可能会变得非常痛苦。
(四)坐菩萨样的企业家
利他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先自利,然后再去利他;另一种是先利他,然后自然而然就会成办自利。
有些人可能想:“我自己还没有解脱,怎么能帮助别人获得解脱呢?”事实上,这是最好的一种利他心态。虽然我们还在轮回里,没有获得超凡的开悟境界,但仍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别人,这就是菩萨的行为。
(五)偏见来自认知的局限
人生就像是一块布,我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的很多“经线”,却看不到隐藏的很多“纬线”。同样,我们也只看到自己的努力。他人的帮助等可见的因缘,却看不到相续中像纬线般隐藏的一些业。
事实上,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众多因缘错综复杂的和合。而我们的眼识、耳识等六根识的判断很有局限性,这就导致了人们有时候会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六)成功应遵循因果法则
有些人特别渴望发财、快乐和成功,但所作所为却总是背道而驰。尤其在当今这个时代,有的商人无恶不作,杀、盗、淫、妄等十不善业无一不沾。他们认为这是身不由己,不得不做,但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很不好。事实上,如果你长期坚持做善事,也许暂时会吃一些亏,但慢慢会出现很多不可思议的善缘。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多人只想着尽快赚大钱,为此不惜欺瞒顾客,采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打击竞争对手,并且还认为这是现实所迫,不得不这样做。但实际上,世间万法都有一定的规律,一旦违背了它,不要说不能成功,恐怕未来的生存都会成问题。
(七)经营依赖踏实的积累
只要你诚心诚意地去帮助别人,这就是真正的自利利他。
我了解到有的家族企业已经代代相传经营了三百多年,而且都是一些小型企业。他们的经营理念和我们不太一样,并不是刚在一个城市起步,就马上去另一个城市开拓新市场,在全国开设连锁店,甚至想要控制国际市场,这样的话,最后可能会把自己累垮。要知道,随着生意越做越大,身心也会越来越疲惫,慢慢可能会变得痛苦不堪、闷闷不乐。
(八)和合精神是经商之道
如果想要做好一家企业,首先要对下面的员工负责。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应该重视培养团队精神。人与人之间需要有一种信任,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只喜欢谈论金钱、美色、名声之类的话题,不重视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和健全人格,这样的话,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是人,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生物,所以说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很重要。
(九)人生不过大梦一场
我们应该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在座每个人实际上都是一个历史人物,都在书写自己的“传记”。因此,每一天都是人生的重要时刻,如果过得愁眉苦脸、痛苦不堪,那将来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时,大多时候可能是伴随着眼泪和痛苦。
明天发生的事是明天的梦,昨天发生的事是昨天的梦,今天的我们正在做梦。
(十)莫贪欲过甚而无自制
大家都是成功人士,但你们的心里未必有一种满足感,可能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成功。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满足感。有些人被关进监狱,失去自由后才意识到,原来拥有自由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快乐的;还有些人生病住进医院,收到病危通知时才明白,原来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并且愿意为此付出一切。
当然,我们也需要有基本的物质生活。佛教里经常会讲到中道,既不过于奢侈,也不过于贫穷。吃得饱、穿得暖,在解决最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要有一种满足感。
(十一)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第一,希望大家能多做善事,从利他的善行当中收获快乐。
第二,希望大家能学习传统文化,并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我刚提到的两本书,从中汲取一些精神食粮。
最后,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保持微笑,保持快乐的心态。
注:相关景点介绍,引自“百度百科”词条和网页,图片来自“WPS”侵权即删。
旅游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