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量世间的非量人生——以因明的观点阐释物理学的量子纠缠
文|释圆蒋
天才不一定只出现在科学界。事实上,佛教界的天才不比世间任何一个领域的少,只不过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佛教了解甚少、误解甚多的缘故(当然也由于佛教界的天才都极为低调、两千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隐藏自己功德美德的缘故),对于佛教说了什么、为什么这么说,多以形而上学的思维惯式扣上一顶“迷信”的帽子不了了之,绝不求甚解。
而因明学,恰恰是佛教中最客观、最注重严密分析、最不“迷信”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就是我们所面对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科学主要研究我们所面对的客观世界。
既然二者都自称是对宇宙世界(因明中叫“对境”)严密而客观的研究,那么因明与现代科学之间,必定会有相同的结论,这一点恰好成立。然而由于因明同时介入了对主观世界的分析和研究,故所得结论与科学必定有相异的地方,这一点也恰恰成立。
本文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藏传佛教的天才——至尊文殊菩萨化身的萨迦班智达根嘎嘉村所著的《量理宝藏论》。作为萨迦五祖中的第四祖,萨迦班智达生活的时代相当于汉地的南宋时期,尊者本人在藏传佛教中极为著名,是公认的雪域三大文殊之一,精通十明。在尊者之前,藏地没有“班智达”的称号,当时他被称为整个藏地的“第一班智达”,其智慧和功德可见一斑。在藏地,尊者进一步弘扬了因明学,从而真正奠定了藏传佛教因明的基础。尊者与蒙汉亦多有渊源,曾于五台山传讲佛法,七十岁左右圆寂于甘肃武威(凉州)。
尊者所造的《量理宝藏论》,是藏传佛教中一部前所未有的巨著,概括性地论述了藏汉两地共同的因明祖师——陈那论师和法称论师的究竟观点,含摄了《集量论》《正理门论》《因明七论》等根本因明论典的内容,一切因明的要诀在本论中已囊括无余。
01
现代物理学的经典问题量子纠缠及相关理论
1. 何谓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由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提出的。何谓量子纠缠?我们看百度百科的三个标准答案:
定义一: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或称量子缠结,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其定义上描述复合系统(具有两个以上的成员系统)之一类特殊的量子态,此量子态无法分解为成员系统各自量子态之张量积(tensor product)。
定义二:量子纠缠是粒子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粒子组成系统中相互影响的现象,虽然粒子在空间上可能分开。纠缠是关于量子力学理论最著名的预测。它描述了两个粒子互相纠缠,即使相距遥远距离,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当其中一颗被操作(例如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爱因斯坦将量子纠缠称为“鬼魅似的远距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但这并不仅仅是个诡异的预测,而是已经在实验中获得证实的现象。
定义三:所谓量子纠缠指的是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存在非定域、非经典的强关联。量子纠缠涉及实在性、定域性、隐变量以及测量理论等量子力学的基本问题,并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体系的量子态的最普遍形式是纠缠态,而能表示成直积形式的非纠缠态只是一种很特殊的量子态。历史上,纠缠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35 年薛定谔关于“猫态”的论文中。
从以上三个定义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量子纠缠的三个特征:
第一,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粒子(对境)之间的关系;
第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当对其中一个进行“操作”——比如量子测量(即有境进行观察)时,另一个(或多个)却诡异地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第三,这种相应的变化极为迅速,“即刻”,而且不管距离多遥远。也就是说,对A粒子进行操作时,远在千万里之外的B粒子同时莫名其妙地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对于这种现象,科学虽然暂时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却不妨碍将它应用到远程通信上,以期造福人类或者可预计不可预计地给人类带来某种灾难,如同原子弹一般。而这正是科学之剑双刃的地方,佛法却不是如此,佛法唯一以利益众生、造福人类为己任。
2. 理论发展
众多的物理学家在自己观点的指引下,对量子力学的基本解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主要有三种:传统解释、PTV系统解释和统计解释,这三种解释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传统解释出发点是量子假设,强调微观领域内每个原子过程或基元中存在着本质的不连续,其核心思想是玻尔的互补原理(并协原理),还接受了玻恩对态函数的概率解释,并把这种概率理解为是同一个粒子在给定时刻出现在某处的概率密度。
PTV系统解释的代表是玻姆,这种解释试图通过构造各种隐变量量子论来寻找量子力学的决定论基础,即为态函数的概率解释建构决定论的基石,目的是在微观物理学领域内恢复决定论和严格因果性,消除经典世界同量子世界的独特划分,回到经典物理学的预设概念,建立物理世界的统一说明。
统计解释认为态函数是对统计系统的描述,量子理论是关于系统的统计理论,这个系统是由全同的(或相似的)制备的系统组成,不需要一个预先确定的动力学变量的集合,是一种最低限度的系统解释。
上面讲到三种观点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正是由于各方都坚持己见,才有了著名的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论战。(爱因斯坦说:“上帝不掷骰子。”波尔说:“亲爱的爱因斯坦不要指挥上帝做什么。”)量子纠缠才被爱因斯坦以一个悖论的疑问提出。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朱清时教授发表了他独特的观点。作为国内外多所研究所客座教授的朱院士是这样描述的:
“现在再来讲量子力学第三个诡异之点,这个和前面讲的状态有关,是它们的直接结论,叫做量子纠缠。量子纠缠与‘薛定谔的猫’是类似的,只不过‘薛定谔的猫’讲的是同一个东西处于不同的状态的迭加,量子纠缠讲的是,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东西它们都处于不同的状态的迭加,它们彼此之间有什么关联。这就是量子纠缠。量子纠缠最典型的例子是:如果有一个原子在空中爆炸,它变成了两个碎片向两个方向飞去。这两个碎片的状态一定有明确的关系,比如角动量守恒就告诉我们,这两个碎片的状态,如果一个角动量是正的,另一个角动量一定是负的,这样它们的和才是零。在没有被人检测的时候,两个碎片都是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比如它们的角动量既可能是正,也有可能是负。而一旦被人检测,受测的碎片马上选择一个确定的角动量,或者正的,或者负的;另一个未检测的碎片,也马上选择与之相反的状态,或者正的,或者负的。这就是刚才讲的两个的状态从不确定到确定。”
“大家记住量子纠缠就是对于多个微观物体,在被观察之后,它们的状态会从不确定到确定,作一个有关联的突变。”
“在量子物理中,这种没有确定的状态,一被观测,也就是人的意识一参与,基本粒子的波函数就开始坍缩了,电子就会出现在某个确定的位置,就出现某种客观实在,所以客观实在产生于意识参与的测量。”
无独有偶,从事科学研究多年,前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是这样描述的:
“著名的双缝实验,显示了基本粒子在不被干扰时(如被观察),是处于一种自由状态,有着各种可能性:或是粒子,或是波动。自由状态的粒子亦可以同时存在于不同地方,在未被观测时根本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实际状况是怎样。它以何种状态出现,会受到人类意识所影响,例如当它被观测(人类意识引申的动作)所干扰时,粒子会以某一确定状态出现在某一确定地方。一旦观察者不再理会,它又会回复各种可能的自由状态。”
“物理学家慧勒(John Wheeler)及林德(Andrei Linde)均相信,人的意识会影响其所认识及感受到的现实世界。”
02
佛教因明学中有境和对境及二者之作用
1. 对境
萨迦班智达所造的《量理宝藏论》语言和推理都极为简练,如同物理的公式,对于所知对境,这位文殊菩萨的化身只用了两句话概括:“境之法相识所知”和“所量唯独一自相”。
什么是外境?外境就是识的对境,也就是说,对境必须通过识来安立。除了识的对境以外,根本不会再有其他的对境。
而真正的所量是什么呢?唯一就是自相,任何一个事物的本体、本质叫做自相。对此,在物理学或者其他世间论典当中也有提及,比如瓶子的本质即能装水的容器,因明学中称之为自相。
对应量子纠缠而言,所谓的对境,就是识所了知的外境——粒子。
2. 有境
那么能观察对境的有境识是怎么定义的呢?萨迦班智达曰:“识之法相即明知”。
也就是说,识的定义是明知,即明了觉知。不管是有分别识、无分别识,错乱识、非错乱识,现量识、比量识,正量识、非量识等等,所有这些识全都具有明了的性质;非明了觉知的心识,是绝对不存在的。
那么有境识是如何取境的?“由对境根及作意,所产生者乃为识”。
识取境分两个刹那,第一个刹那,根、外境、作意三者聚集,第二刹那产生眼识。第一刹那应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所缘缘,即外境,也就是前面讲的对境,如柱子、瓶子等存在的物体;
第二个条件是等无间缘,它分有分别作意和无分别作意(什么叫有分别作意呢?部分论师认为,要看柱子、瓶子等,这样的一种分别念叫分别作意。什么叫无分别作意呢?取外境时,虽然没有分别念,但是自己的眼根、耳根等往外散乱、动摇,从这个角度叫无分别的作意);
第三个条件是增上缘,如眼根、耳根等,按照经部宗的观点,所谓的根就是执著外境、取外境的一种能力。
比如说:“我正在通过仪器测量粒子。”从表面上看,把当下的粒子作为自己的对境;实际上并非如此,前一刹那眼根、粒子(通过仪器)、测量的作意三种因缘聚合时的粒子,它才是产生眼识的一种因缘,才能称为对境。
进一步说,按照大乘佛法的观点,什么叫做取境呢?比如说通过仪器所获得的粒子,在眼识当中生起与粒子一模一样的行相,这就是所谓的取境;除此以外,像用手抓柱子一样,眼睛抓住外境的本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而能取是从有境识的角度而言的。因此,在名言中识以外的无情法是不可能存在的。
综上所述,根、境、作意三种因缘具足以后,产生所谓的识,这就是因明自宗的观点。
3. 二者之作用
萨迦班智达曰:“是故对境有二果,心识亦许为二相”。
任何一个法(对境)都可以产生两种作用或果。
第一种果是它自己的相续没有毁灭之前,一直不断地出现同类相续的法。比如说粒子,第一刹那的粒子产生第二刹那的粒子,第二刹那的粒子产生第三刹那的粒子,这样一直延续,在其相续毁灭之前,它一直产生自己同类的法。
第二种果是可以产生眼识、身识及其他的根识,这是它的另一种作用。
同无情法柱子有两种作用一样,执著外境的识也有两种作用:
第一种作用,如眼识等外观的境证,境证是什么呢?就是识外观或识取外境,叫做境证;
第二种作用就是自证,这是从识内观的角度来讲的。
03
以因明的观点阐释物理学的这一难题
前面朱教授和潘教授都讲过,在量子物理中,粒子本来没有确定的状态,一被观测,也就是人的意识一参与,基本粒子的波函数就开始坍缩了,电子就会出现在某个确定的位置,就出现某种客观实在。
按照前面详细分析的因明的对境和有境的作用,这种现象比较容易解释。首先是对境的二种作用,一种是生起自己的后后刹那,一种是成为自己有境识的所缘缘,也就是说,对境在本性上就有能产生识的作用。
比如观测粒子,粒子的作用除了产生它自己的后后相续以外,还可以产生眼识。因为它在本性上有产生识的作用,所以一经观察,它产生了与其相应的识,它的位置就确定了。从两千多年前就创立的佛教因明观点来看,这个意识与现代物理之间的问题是如此的简单。
结语
让我们回到将近千年前,萨迦班智达《量理宝藏论》里识是如何取境的那个颂词:“由对境根及作意,所产生者乃为识”。虽然在眼识、耳识、鼻识等五根识和意识面前,显现了包罗万象的外境行相,但实际上这些都是识的一种游舞而已,除此以外,根本不可能存在识以外的其他法。
因此,我们学习因明能得出的最究竟结论,就是诸法为如梦如幻。但是在暂时位,应该按照因明观现世量的角度,即现量和比量来进行推理。在推理过程中,暂时不得不承认有外境存在,这一点按照唯识宗的观点,也是可以成立的。
在没有达到现见真如实相的瑜伽现量之前,我们都生活在非量的境界中。年复一年,在这个比量的世间,演绎着非量的人生:“四十年来公与侯,纵使是梦也风流。”愿我们都不再做梦,早日回归生命的真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