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2课-02 返回

《入菩萨行论》生西法师笔录*第52课-02

生西法师宣讲 菩提如意宝珠 2015-01-23


《入行论》第52课笔录

原文作者:寂天菩萨

本文作者:生西法师


此群烦恼贼,寻隙欲打劫,

得便夺善财,复毁善趣命。

“此群烦恼贼”,也即无正知的烦恼盗贼“寻隙欲打劫”,在力量强大之后,它就会到处寻找这样的机会,一旦有机可乘时,像强盗土匪一样呼啸而来,开始明火执仗地抢劫我们的善财,把所有可用的财富全部抢光,然后杀掉所有的人。当这种烦恼贼的势力逐步强大后,它的力量是极其迅猛的。当我们产生了一个很强的烦恼时,也就造了很强的罪业,我们的善根也就没有了,不但财富没有了,而且我们善趣的命根也被它杀了,最后就只有堕恶趣。

前段颂词与此处堕恶趣的结果是一样的,只不过前者是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堕入恶趣中,后者则是因为造了很强烈的罪业一下子堕入恶趣中。在前面它的势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只有盗,偷偷地、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消融我们的福报,最后将其一扫而光。但这段颂词里面,它的势力逐渐增大,就可以明目张胆地去抢劫了。

所以,我们可能觉得在修行过程中好像没有犯什么原则性错误,只不过是我们相续中没有经常性地去观修正知正念,好像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但是就是在这样的不察中,我们的福报、善根、修行慢慢走下坡路,到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就会感觉已经无法控制烦恼,此时烦恼已经非常强大,于是我们对治的心念和意乐也就都没有了,当相续当中的烦恼越来越强大,恶业也就越来越强大。

“夺善财”,此处的善财指圣者七财,圣者七财有时是指圣者相续中的财富,当然,如果已经获得圣者的功德,那么任何烦恼也无法夺取他的财富。还有一种圣者七财,是指能够获得圣者果位的资粮,也就是在凡夫的相续中修持的获得圣财的因,后者是可以被烦恼夺取的。信、戒、闻、施、惭、愧、慧,此圣者七财生起之后,如果好好保护并令其慢慢增上,就可以获得圣者的果位;如果这些圣者七财的功德全部都没有了,被烦恼夺走了之后,我们的圣者之路就经断掉了。因为没有资粮趋向于圣者的解脱大道当中,如同我们处于在沙漠中,要走出沙漠需要水、需要粮食,如果缺少了这些东西就无法到达目的地,会干死在沙漠中。所以,要趋向于圣者的解脱大道,必须要有信、戒、闻、施、惭、愧、慧这些资粮,如果缺少这些,一方面永远无法到达圣者地,另一方面由于失去圣者七财,我们也会堕入恶趣。失去财富之后,也会慢慢失去自己的生命。就像在沙漠当中一样,首先是失去了水和干粮,最后也会失去命根。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也是如此,先是失去善法,然后失去自己善趣的命根。

以上就是没有护持正念的巨大过患。

庚三(护持之方法)分二:一、护持正念之方法;二、护持正知之方法。

辛一(护持正念之方法)分三:一、护持方式;二、生起之因;三、护持之果。

壬一、护持方式:

故终不稍纵,正念离意门,

离则思诸患,复住于正念。

前面讲了未护持正知正念的过患,此处“故终”的意思是:在了知前面的过患之后,我立誓始终不放纵自己的正念离开心的大门。正念一旦离开,马上思维忘失正念所带来的失坏善趣、堕入恶趣等过患,思维一切过患之故,再令我的心安住在正念上、安住在取舍之道、善法上面,不忘失善法,精进修持远离恶趣,获得善趣然后获得圣者的果位,这就是护持的方式。

颂词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是“离则思诸患”。当然,我们最好不要离开正念。对初学者来讲虽比较困难,但最好是不离开,如果离开了就要思维诸多过患,对于前面两个颂词的意义反复思维:如果离开了正念我会怎样。我们首先应该把思路理清楚,然后坐下来静静地思维,思维第一层过患、第二层过患、第三层过患……或者说眼前的过患、以后的过患以及更严重的过患等,把这些相关联的问题反反复复地思考,思考轮回漂流的过患、思维解脱利益众生的安乐等,思维堕入地狱的种种痛苦……然后了知过患巨大,不应该离开正念,由于对诸多过患有非常大的恐惧,不愿意感受这样的痛苦,所以再把正念安住在我们的心当中,反复地忆念。

只有这样反复地护持,我们的正念才会尽可能地保持念念相续,这种力量逐渐就会从无到有、由弱至强。如果我们相续中的正念已经形成了势力,那么离正念、无正知等烦恼过患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弱,生起的机率也会越来越少,此时我们离调伏烦恼、获得解脱道就不远了。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不间断地修习、观察自己的三门、安住正念的方式,逐渐让心成熟起来之后,我们就可以更加容易地修持菩萨道。

今天课程就讲到这里。

(第五十二课辅导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