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只是嘴上会讲“我要度化一切众生”,内心生烦恼却束手无策。
不能只是嘴上会讲“我要度化一切众生”,一旦真正遇到怨恨的敌人,内心生烦恼却束手无策。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说过,发心后一定要实修,修的时候,先将关系最不好的众生观在面前,以他为对境修四无量心,这个修成了以后,再一个一个众生增加。
——大德
在想众生时,正如刚才所说,不能只是嘴上会讲“我要度化一切众生”,一旦真正遇到怨恨的敌人,内心生烦恼却束手无策。
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说过,发心后一定要实修,修的时候,先将关系最不好的众生观在面前,以他为对境修四无量心,这个修成了以后,再一个一个众生增加。若能如此,你以后无论见到什么众生,都会发自内心地爱护他,哪怕是看到一条小虫,对它的悲心也会油然而生。
我们现在修菩提心非常难,难在哪里呢?就是遇到实际情况用不上。你虽然口头上念过十万遍发心,但若没有以四无量心摄持,付诸于实践相当困难。很多窍诀书里也讲了,闭关或静坐时念诵的发心,一定要用在日常生活中。
你念发心偈时若能一直想“三世诸佛怎么发殊胜菩提心,我今天也在十方三宝面前发这个愿, 要发菩提心度化众生”,每一次都这样观修,那久而久之,因为提前有过训练,当遇到任何众生时,自然就想去利益他。
尤其是前世有善根的人,稍微修一点,菩提心就很容易生起来,从此之后,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就像禅宗有种说法:你进来时是凡夫,出去时是佛陀。我们虽不敢说是佛陀,但也可以说:刚修这个法时是薄地凡夫,最后完全断除了自利心。
当然,作为凡夫人,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 无法断除实有的执著,但自利心却可以斩断。平时也看得出来,有些出家人或居士刚来学院时,一点利他心都没有,但后来通过学习大乘佛法,慢慢地根本不把自己当回事,就像佛陀在因地时一样,全心全意只想利益众生,为此愿意付出一切。这种人是真正的大乘菩萨,任何一个佛教道场中都非常需要。
我有时候去藏地、汉地的一些道场,看见很多出家人的行为,确实非常感动,觉得他们是活生生的菩萨,除了利益众生,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事情。而有些出家人虽然名气很大,但对菩提心从来没观修过,利益众生也从来没想过,这样就不太好。
不过,别人的相续具体怎么样,他到底是菩萨还是众生?我们凡夫肉眼也看不准,故不能随便妄加评论。
总而言之,在修行中,最需要的就是菩提心。菩提心仅仅生起一刹那,其功德在亿劫中也说之不尽。《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云:“若赞菩提心,所有诸功德,经于多亿劫,称赞不能尽。”
因此,上师如意宝常说:“你们每天听课, 法师要求发菩提心时,自己应稍微安住一下, 知道今天听法是为了利益众生;最后作回向时,相续中也要生起这样一颗心。若能如此,它的功德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稍稍思维一下就有这么大功德,那我们在一座间去实际修持,功德就更不可思议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把发心修好。
对于菩提心,历代传承上师都特别重视,有了这个基础,修大圆满才是真正的大圆满。为什么呢?因为大圆满并不是自我解脱的小乘法,它的根本就是利他。所以,有了菩提心的话,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它的加持。
其实,为利益众生而修行,自利不求也会无勤成办。诚如上师如意宝在《胜利道歌》中所言:“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 故你想自己成佛的话,就要把利益众生的事放在第一。我们作为凡夫人,若能生起这样相似的菩提心,也能断除流转轮回或堕入恶趣的因。
法王如意宝有一次在大经堂专门立宗,说:相续中若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此人绝对不会堕三恶趣。然后让所有法师对此驳斥,最后法王引用很多显密教理力折群雄。这也是一个 殊胜的缘起,我讲《入行论》第一品时就提到过,后来又看了《华严经》、《大宝积经》等大乘经典,深感法王所说的道理完全成立。如果相续中真的有了菩提心,一般来讲不会堕落;即使堕入恶趣,痛苦也非常轻微,时间也极其短暂,就像弹球般很快能得到解脱。
所以,我们每个人在今生中,最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十万遍发心;退一步说,即使质量上不过关,数量上也一定要圆满。其实,光念十万遍倒不是很困难,但在念诵的过程中,每次都能前前后后观想,这个才不容易。
有些工作特别忙的人,上班或走路时就念完了发心的数量,这也算是一种完成。有没有功德呢?决定会有。因为这些发心偈,是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等大德的金刚语,如果念了十万遍,就算一点也不会观想,甚至常生自私自利的念头,这也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只不过严格来讲,最好能以利他心为前提。但即使不具足,念也总比不念好。
现在许多人觉得菩提心不重要,吃饭、睡觉、好好休息才重要, 所以每天特别懈怠,一个偈颂都不念。跟这种人比起来,你念了十万遍的话,当然功德不可思议。
不管怎么样,希望大家在规定的时间里,按照传承上师的传统和要求,一定要完成偈颂的数量,最后将善根回向予一切众生!
回 向 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智悲脚印 ∣一个自利利他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