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另解】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一个人不能自以为是而狂妄自大,但也不能妄自菲薄而自暴自弃。从大乘佛教的角度讲,每个众生都有如来藏、都可以成佛,只要肯精进努力,纵然是圣贤的超越境界,最终也可以获得。
那什么是自暴自弃呢?孟子云:“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暴就是说话不遵守礼义,自己残害自己;自弃就是心里想的不是仁义,自己抛弃自己。像有些世间人为一点小事就自杀,或者有些修行人觉得“像我这样低劣的人,怎么能成就”,如此自甘堕落、鄙视自己,都是不合理的。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个军队的主帅可以被夺去,但一个人的志向不能被夺走。
有些人还有种不好的习气,一生气就摔锅砸碗,甚至个别修行人也这样,发脾气时面前不管有什么东西,拿起来就“啪”地扔在地上。你砸这些锅锅碗碗干什么?又不是它惹你的。真有本事的话,应该直接跟嗔恨心作战,何必摔这些东西呢?这种行为,只能显露你特别没有水平,这也是一种自暴自弃。
其实人要自强、自立,仁义的境界并不是圣贤的专利,只要我们长期努力,最终定能登堂入室,步入圣贤之域。荀子说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再好的良驹,也不能一下跳出十步远;再差的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路,所以成功在于不放弃,只要锲而不舍,没有什么境界是得不到的。
众所周知,王羲之是古代有名的书法家,被人们公认为“书圣”。有一段时间,人人都夸他的字写得好,他也自鸣得意、洋洋自得起来。有一天,他到一家饺子馆吃水饺,发现水饺都是从墙那边一个个扔过来的,而且十分准确地扔在锅里。他十分好奇,绕到墙后一看,见是一位老太太在包饺子,包好后,头也不抬就扔过墙去,没有一个掉在锅外。王羲之问她有何窍诀,她说:“没什么,只是熟练罢了!”王羲之听后,觉得自己的字远没达到这种熟练程度,于是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同样,对我们修行人而言,佛菩萨的境界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肯下功夫,早晚有一天也可以得到。《入行论》云:“不应自退怯,谓我不能觉。”我们不应怯弱畏缩,怀疑自己不能证得无上菩提,倘若持之以恒、永不放弃,成佛其实也不是件很难的事。
《弟子规》的这些训诫很深,与佛法也是相通的。因此,希望通过这次学习,大家在行为上有所调整,最终得到真实的利益。当然,我在开头也讲过,这部论我是自学的,没有传承,所以,假如有地方讲错了、理解不到位,望大家不吝斧正、赐予批评;而如果有些地方对你有利、值得借鉴,也希望你与更多的人分享。
最后,将此次讲闻本论的善根功德,回向予一切众生!
感谢您的阅读,《弟子规另解》连载圆满!!敬请继续关注《佛子行浅释》......
感恩您关注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
微信号:WYBS_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