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图是前不久火遍全网的一张合影,来自电视剧《三十而已》,展示了一种“包包阶级”,即你有怎样的包包就在合影里站怎样的位置。
在生活当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光鲜亮丽,富有多金,享受着一般人不可企及的高品质生活。我们可能也会非常羡慕而心向往之,但要清醒地明白,追逐这样的世间的有漏福报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解脱才是我们的诗和远方。
有些人之所以对于眼前微薄的财富、地位感到稀奇罕见,原因有三:
其一、自己孤陋寡闻,见识短浅;
其二、对于现世过于贪著;
其三、并没有一五一十地懂得前面所说无忧树之果等要诀的因果规律或者只是懂得而没有诚信。
如果是这样,华智仁波切指出,我们的相续中就已经出现了三个问题:
自己孤陋寡闻,见识非常短浅,没有从整个轮回和宏观的整体和视野来认识。
我们无数劫以来在轮回中流转,连帝释天都曾做过,更何况人间所享用的荣华富贵呢!在天人的眼里,世间的这些美妙生活,包括非常美丽的人等等,都是极为丑陋不堪的,如果他们来到人间,只能感受到娑婆世界是非常污秽的地方,根本无法与天界相比。
所以,从整个轮回来看,羡慕世间的有漏福报没有太大意义。
我们为什么会对别人高品质的生活生起羡慕的心态,巴不得要生活得一模一样呢?是因为自己对轮回没有真正生起出离心,对轮回是苦的本性认识的程度还不够深刻的缘故。
如果我们深刻认识到轮回是苦,就不会耽著世间的享受,不会认为这些安乐值得我们去追求,就会心心念念地想从轮回中出离。不但自己要出离,而且还会发愿让沉溺在轮回当中头出头没的一切众生都出离。
如果我们对现世过于耽著,就会只看眼前的一点点利益,从而心胸、眼光都会变得很窄。
业是自作自受、增长广大、未作不遇、已作不失、决定感果。
所有的业都是自作自受,自己做了这样的业,自己必定会感这样的果。
业果是不会虚耗的,乃至江河湖海的水枯干,劫末时一切器情世界变成虚无的时候,业果也不会空耗。
造了业,如果没有任何因缘对它进行破坏,就一定会感受相应的果,而且业会增长广大。
业果不会虚耗,除非在中间出现破坏感果的因缘。例如,造了恶业之后,如果发起了深深的忏悔之心,在进行忏悔的时候,业因也在不断扭转。将感受下堕地狱的果,可能会因为忏悔而重罪轻罚,乃至于有可能最后不感果。因为做了对治,有了“对治”的因,因为业果不虚之故,就感受“不用感果”的果。
下面依据《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略说因果:
☛见到一些国王、长者们的地位非常尊贵,也不用大惊小怪、羡慕嫉妒等等,这些果报是从礼敬三宝中得到的。如果我们同样这样去做,也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大富之人财物无限,是从以往布施当中得到的。我们如果想成为非常富有的人,就将自己的所有财物尽量上供下施,如此将来也能成为大富大贵之人。以前佛陀在世的时候,须达长者一生当中以七次散尽家财的方式进行上供下施,最后感得了大富大贵的果报。
☛如果见到有人长寿无病,要了知是从清净持戒中得到的。
☛有人相好庄严、容光焕发、肤色洁白,是由于往昔修持安忍而得到如今的果报。
☛有人非常勤奋,乐于去做福德之事,是从精进而来。
☛为人安详、言行审谛,是从禅定中来。
☛为人才明,达解深法,赞叹妙义,开悟愚蒙,人们闻其言,都易信受,是从智慧中来。
☛声音清澈之人是因为过去歌咏三宝而来。现在有人喜欢唱流行歌曲或者引发贪嗔痴的歌,倒不如去唱诵赞叹三宝的歌,如此将来会感得声音非常清澈,令所有的人都愿意听闻。有些歌星的声音很好听,有很多的粉丝,今生能有这样的善果,是因为往昔种植了缘三宝进行歌颂的善因。
☛有人身心非常清净,没有病痛,是由于修习慈悲心而得到的。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中也说到了一些恶业果报。
看到了这些果报之后,最重要的是要管理好我们的当下——不但要管理好我们的心,也要管理好当下的所作所为,当下的所作所为都是为未来种下果报之因。
文|整理自
菩提洲网站 >在线学习 >慧觉法师
《普贤上师言教》浅释 第107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