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体日记 | VOL.5 剥开心上的茧
超体日记 VOL.5
剥开心上的茧
『快乐都去哪了』
当今时代,心理问题日益严峻。
处事不顺时,很多人往往感到焦虑不安,甚至暴躁,人际关系越来越紧张。职场上,人们争先恐后地扮演着精英角色,甚至一向被称作“软妹子”的女孩,也摇身一变成了“女汉子”。为了升职加薪,我们用尽一切手段与竞争对手博弈,与此同时,种种用来防御他人的屏障却也将自心缠裹,变得越发冷漠僵硬。夜深人静时,独自望着镜中憔悴的脸,发现快乐早已成了虚无缥缈的幻影 ……
日复一日,尘封于内心的暗沟渐渐变深,缓缓拉长。
『心空的乌云』
什么是“业障”?《成唯识论》中讲:“起身语思,有所造作,说名为业。”简单来讲,“业”指我们每个动作、语言和念头在当时和过后所产生的惯性力量。这三者中,心念的影响力是最大的,所以《普贤行愿品》中也讲:“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由贪嗔痴三毒所引发的无量烦恼,障碍了心本具的光明自性,故称之为“障”。
『剥开心上的茧』
凡夫与佛的根本差别并非外在的财富或相貌,而在于反观与内省。佛之所以被称为觉者,是因为其圆满具足了洞察内心的能力。而身为凡夫的我们,却仍然落于烦恼的系缚与业果的纠缠之中。如同一只折翼天使期盼恢复羽翼,重返蓝天,烦恼深重的我们也希望早日回归心的本性。而开启这扇大门的钥匙,正是忏悔。
“忏”在梵语中译为“忍”,即请求他人忍罪;“悔”则有追悔、悔过之义。实际上,忏悔是一个认识、接受并完善自我的过程。曾听一位朋友讲:自己年轻时不懂事,把父母的教导都当作耳边风,认为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的。直到有一天在社会上碰了壁,吃了大苦头,这时才开始反思自己。之后与母亲通电话,向母亲真诚地道了歉,并忍不住痛哭流涕。从那以后,她跟家里人的关系很快有了好转,内心也成熟了许多。
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性格狂妄的人,很难将自心丑陋阴暗的一面裸露出来。而忏悔本身含有扒露之义,如果能坚持串习,便可以剥开心上的茧,增上心的力量。
『忏悔≠懊悔』
有些人忏悔时一味地盯住自己的过失,对造过的恶业念念不忘,甚至在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表明其对因果谛理已深信不疑,但这同时也是一种执著,陷入了另一种极端。再大的恶业也是因缘所生,而凡是因缘所生之法,都可以改变。所以,忏悔并非让自己陷入深深的自责,相反,它帮助我们敞开心胸,坦然接受自身的过错,顺着缘起的规律调整身心,使之回归正轨。
『你的罪障,我来忏』
随着内观不断深入,潜藏于心底的种种不完美逐一显露出来。慢慢地,我们开始懂得,不仅是自己,世间的每一个众生都被种种烦恼系缚,被种种恶业牵引。如果继续执迷不悟,不悦意的果报必将现前。推己及人,悲心便很容易生起。因此,作为一名大乘修行人,在自己忏悔的同时,更要为无量无边的有情众生忏悔。
剥开心上的茧,每一个错误,就有了化茧成蝶的美丽。
文字来源
【你是超体】潜能课-忏悔业障篇-第5节
剥开心上的茧
http://pan.baidu.com/s/1eSDRWUu
往期回顾 To review ⬇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完整录音
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
开放|包容|求真|利他
• 官方网站
http://www.wybuddhist.com
•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u/3573842014
• 脸书账号
www.facebook.com/wybs2011
• 联系我们
wybuddhis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