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古往今来,但凡成功之人,无不是热爱着自己所做的事。因为热爱所以全身心投入,因为热爱才会以澄净之心、潜心笃行。世界再嘈杂,匠人之心也必定是安静的,面对变量,不将就、不凑合,听从内心安排,做个干净的人。我总相信:把简单之事做到极致就是绝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木匠梓庆”是如何事半功倍的做好他的木匠活儿的。
木匠梓庆的故事
《庄子》中有一个故事说:有个普通的木匠叫梓庆,他平时帮人家做的,就是祭祀时挂钟的架子。虽然这是个很简单的活,但他做出来的架子,人人见后惊为鬼斧神工,觉得那上面野兽的形状,宛如真正的走兽一般栩栩如生。后来当地的国君知道他的手艺之后,专门唤他来问其中的窍诀。
梓庆很谦虚,他说:“我一个木匠,哪有什么窍诀啊。如果你一定问,我就跟你说说:无非是我在做任何一个架子之前----
首先要守斋戒,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斋戒第三天时,我可以‘忘利’,把那些为自己得到功名利禄的念头全部扔掉;斋戒第五天时,我可以‘忘名’,别人对我赞叹也好、诽谤也罢,我都已经不在乎了;斋戒第七天时,可以达到‘忘我’之境。
有了这样的心态,我就拿上斧子进山。进山以后,因为我的心很清净,哪些木头天生长得像野兽,一眼就会看到,然后把木头砍回来,随手一加工,它就成为现在的样子。我做的事情无非是以天合天,这就是我的窍诀。”
确实,我们做事不成功,要么是为名,要么是为利,要么是为自己的事情,有了这些障碍以后,心就静不下来,言行举止也跟着左右摇摆,甚至跟别人吵架争执。若没有按古人这些行为来规范自己,就会与客观规律背道而驰,做事情的时候,恐怕别人看你不顺眼,你自己也不会成功。
但若符合实际道理,自己的行为如理如法,即使别人暂时对你有不满的看法,不久也会消失的。如此一来,就像日月在空中自由运行一样,我们可以逍遥自在地承办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事业,不会遭遇任何违缘。
—— 恭录自索达吉堪布
《二规教言论讲记》
友情提醒
回复"1":学会“面向未来”招生简章
▼ 点击“阅读原文”欣赏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