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索达吉堪布】因为无常,更应精进 返回

【索达吉堪布】因为无常,更应精进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8-09-29

《净土圣贤录》里有一个公案。民国时期江西有一个农民叫赖祥麟,晚年他对世间生起强烈的厌离心,于是放下万缘,长斋念佛,一心求生净土。日子久了,邻人见到他都以阿弥陀佛称之,他也随声以阿弥陀佛应答。七十多岁时,他患了脚痛病,行走不便。他知道自己要离世了,便向家人告辞说:“我要到极乐世界去了。”孙子问:“你不是脚痛吗,怎么去呢?”他说:“不是身去,是心去。”说完就趺坐面西,念佛而逝。


从这个公案可以看到,如果能对轮回生起厌离心,觉得世间没有任何意义,一定要远离这个世界,前往清净的佛国,这才有解脱的希望。这种厌离心类似有些出国者的心态,觉得国内没什么留恋的,在学术、地位方面都没有前途,应该去别的国家深造,学佛也要有这样的厌离心。


总之,大家应该想到,世间的很多事情确实无有实义。有些人可能认为:既然一切事情都没有实义,那行持善法、为来世积累资粮也不用做了吧?并非如此。《诸法集要经》中说:“有为皆无常,如水泡非久,应当行善行,为二世饶益。”意思是,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就像水泡易破一样无法久住,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精进行善,为来世而努力。


在座的各位要知道,名声、财产、地位、父母、子女以及眷属等,这些在你离开世间时一点都带不走,甚至自己的身体都带不走,所以没必要贪执它们。什么能带走呢?唯有善法的功德能带走,不仅能带到下一世,而且在未来的生生世世都能利益自己,所以有智慧的人应该以行持善法对来世有所准备。


现在很多人对加行方面的道理不重视,这就是不懂修行次第的表现。如果不经过共同加行和不共同加行,不一定能得到正行的灌顶和窍诀,即使得到,你的境界也像冰上建筑一样不稳固。在修行人中,确实有百分之一或者千分之一的人不经过加行,依靠上师直指心性马上就能开悟,甚至顿超佛地,这一点我们也不否认,但除了极个别利根者以外,大多数人都是渐次根机者,所以还是应该按照次第修持。


最初,我们对轮回过患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要对因果之理坚信不疑。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即使你自以为开悟了,已经获得了超胜的境界,甚至诸佛菩萨每天在眼前显现,你可以跟他们随意对话,等等,有很多稀有的“成就相”,但因为没有出离心,实际上你连小乘的境界都达不到。有些人请想一想:你经常嗤之以鼻地说别人是小乘,但小乘行人是什么样?他们的见解和行为非常如法,你根本比不上他们。所以有些人要注意了:不要以禅宗和密宗的高深名词来否定一切次第之道,否则就不算真正的佛教徒了!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作为修行人,即使两个人身体很健康,离别时也应该当成永别:“我们以后不一定能见面了,极乐世界再见吧!”时时有种无常观,这是相当重要的。世间人或许觉得这不吉祥,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修行人之间需要一种观无常的微妙缘起。


-索达吉堪布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

学会开设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

悉尼:

0423121173

墨尔本:

0401352062

阿德莱德: 

0403411556

布里斯班:

0420687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