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的规律是未造不遇,已造不坏失。就是说,自己没有造过的业,不会成熟在自己身上;造过的业,不论相隔多久,因缘具足时便会在自己身上成熟。《功德藏》中有一个比喻:金翅鸟在高空飞翔时,地上看不到它的影 子,但它俯冲下来时,黑乎乎的身影便覆盖住地面。
简单地说,业的成熟有四种情况:一种是今生造业,今生受报;一种是极大的善业和极大的恶业,下一世一定会报应;第三种是肯定会报应,但也许是几世之后,也许更长时间;第四种是不定业,有的本身即是不定业,有的则由定业转变为不定业——当业因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遇到强大的对治力,果报就有可能被削弱乃至消除。
《杂譬喻经》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可见,我们今生的遭遇不全是今生造作的因果,有一些是过去世的因在今生成熟的果,今生的因所产生的果也有一些要到未来世才显现。
有人学佛后,工作、生活等并没有变得顺利起来,还是磕磕绊绊、挫折不断,因此很困惑:为什么佛菩萨没有保佑自己?为什么修持佛法没有带来快乐?学佛后,恶业并不会在一夜之间被摧毁,过去的恶业还会继续。如果我们通过修持佛法断恶行善,那么很多缘起会改变,尚未成熟的恶业可能被削弱,但已经成熟的恶业,事到临头很难改变。尤其对一些特别精进的修行者来说,由于他们的精进或者发愿,过去某些恶业会提前成熟,或者说,本该在后世以更惨烈的方式体现的果报, 在这一世投生为人尚有取舍的自由时成熟,以后就不再受此一报了。
《金刚经》云:“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意思是说,以持诵《金刚经》的功德,消灭了后世堕恶道的罪业, 而以现在被人轻贱这样相对轻微的果报代之。所以,有的修行者会在逆境、厄难现前时,提醒自己这是恶业被扫除的征象,并把逆境转变为修道的助缘。
添加PTZ小程序,随身听更方便
嗡 班玛夏瓦热 帕德 南巴希 纳嘎南 达雅塔 萨瓦沃热达 哈纳哈纳班贼纳RA恰RA恰索哈
时 间
网络念诵方式
2.在线念诵:v.pt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