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最关键的修行要诀
如果对上师有虔诚与恭敬的话,上师相续中的智慧、悲心等功德,自然而然会融入我们的心相续。这是一种特殊缘起。
——大德
离二障垢然示净除障,究竟胜道然现修学相。
超有寂边然显三有中,无等上师足下我敬礼。
这一偈,在讲述上师功德的同时,也总摄 了一章的内容。在修辞上,用的是藏文中比较特殊的“转折”方式。
偈颂的意思是:我的上师,虽已远离了烦恼与所知二障,但在众生面前,仍然示现精勤忏悔、 净除罪业。其实,诸多上师也都是如此,是为了众生,才示现的。
我的上师,虽已获得了究竟的果位,但为了接引凡夫行者,仍然示现次第修学——资粮道、 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一一修学。
我的上师,虽已超越了轮回与寂灭二边,但为了度化众生,仍以善知识形象在三有中示现, 而且与一般人无二:有行住坐卧,也有生老病死。
作者就在这样一位,无与伦比的具德上师足下,恭恭敬敬顶礼。
就像华智仁波切一样,我们在念修忏悔前, 也应该对自己的所有传承上师——具三恩德的上师以及结上法缘、善缘的上师,恭恭敬敬地顶礼。
如果对上师有虔诚与恭敬的话,上师相续中的智慧、悲心等功德,自然而然会融入我们的心相续。这是一种特殊缘起。
夏丹德,以前藏地著名的格西,他在讲解《修心七要》时,曾引用丰富教证,说明上师与佛无别;同时,也引用新旧噶当派祖师的语录,作了印证。他说:“若修行人对上师不具虔诚、恭敬, 智慧则无法开启,罪业则无法遣除……”讲了很多道理,我看了很有收获。
其实,这就是最关键的修行要诀。但可惜的是,很多人把它放弃了。放弃这一点,在别处寻找捷径,就像抛弃根而捉住枝叶一样,得不到核心的修法。
因此,不论何时何地,希望各位都能对根本上师心存恭敬。当生起不如理的心念时,要立即忏悔,始终安住于“善知识即为佛”的正念中。
最近,道友们正在修百字明,大多数人修得很精进,这样很好。我们自己也知道,没学佛以前,我们造了许多罪业,有些甚至是弥天大罪;而在学佛之后,入了别解脱乘、菩萨乘、 密乘以来,也犯过很多严重罪业。所以,为了清净这些罪业,就应该好好忏悔。
人都有自知之明,自己造过什么业,自己是知道的。因此,学院每年开“金刚萨埵法会“时, 四众弟子都会很自觉地念四十万金刚萨埵心咒, 不用管家特别要求。
洛若寺有个小佛学院,一百多人,那里有一 位老堪布金旺,很了不起。他以前在佛学院呆过很长时间。有一次讲法,他对那里的道友说:“喇荣开金刚萨埵法会时,你们一定要全部上去,每个人都要念十万金刚萨埵心咒(佛学院早期开法会时,规定是十万)。”随后,堪布又给他们讲了许多道理。
在座道友对金刚萨埵法门,都有所了解,应该也知道这个修法的重要性。其实我们都一样, 虽然对其他法门也有兴趣,但对这个修法更加重视。
不管是修显、修密,相续中生起殊胜证相的主要障碍,就是罪障和习气。为了使阿赖耶的明镜显现证悟影像,净除罪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就好比,要让镜子映出影像,就要擦拭镜面一样。
这里把阿赖耶比作明镜。在这面明镜中,想要在修无上密法时,显现本来清净或任运自成;在修生圆次第时,显现明点、佛父佛母以及诸佛菩萨的清净之相;在修显宗法要时,现前殊胜的止观境界等,都要先擦拭上面的“尘垢”,擦拭干净了,才能显现。
如《圆觉经》云:“常当勤心忏,无始一切罪,诸障若销灭,佛境便现前。”意思是说,修行人应当常常精勤忏悔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如果种种罪障全部息灭了,佛的境界便会自然现前。这就像镜子被擦干净以后,山河大地自然映现其中一样。
所以,我们一定要勤修忏悔,清净罪业。
回 向 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智悲脚印 ∣一个自利利他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