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 >> 无明的源头是非常清净的如来藏 返回

无明的源头是非常清净的如来藏

慈诚罗珠堪布 慈诚罗珠堪布 2017-06-15

慧灯之光
智慧照亮人生

  

无明的源头是非常清净的如来藏  

《四圣谛》 21



相关法义摘要



2

集谛之烦恼


既然业与烦恼,组成了集谛,那烦恼又是什么呢?


一、烦恼


每个人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些情绪多数属于烦恼。


佛教小乘的《俱舍论》和大乘的《大乘阿毗达摩》中,讲了很多烦恼的定义与分类,我觉得大家有必要以后进一步学习。《大乘阿毗达摩》和《俱舍论》中的一部分,是佛教专有的超级心理学,虽然与现在西方的心理学也有共同之处,却完全超越了西方心理学。《大乘阿毗达摩》讲了常见的五十一种心所或心理现象,包括善的、恶的、无记的情绪。其中二十六种是烦恼,包括六种根本烦恼,与二十种随烦恼。当根本烦恼产生的时候,会随着根本烦恼而产生的烦恼,就叫做随烦恼。


当这二十六种情绪产生的时候,所有人都会立即不开心、不舒服,内心烦乱、痛苦不安,所以叫烦恼。有些烦恼产生的时候虽然没有明显的痛苦,却会导致很多痛苦,或者会让我们去造业、犯罪,所以也叫烦恼。当我们心里产生这些烦恼的时候,立即要认识到,然后采取措施去对付、控制、断除这些烦恼,

六种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见。又可以分为见烦恼和非见烦恼。见烦恼,是见解的烦恼。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见烦恼加上五种非见烦恼,这样就是十种根本烦恼。如果五种见烦恼归纳为一体,加上五种非见烦恼,就是六种根本烦恼。非见烦恼,即不属于见解,但其本身就是烦恼。十种根本烦恼,加上二十种随烦恼,这样就有三十种烦恼。


(一)根本烦恼


1、痴


六根本烦恼的第一,是痴,即愚蠢、愚昧。不懂得因果,不懂得生命轮回,不懂四圣谛,对人生、世界、内心的本质一无所知,都是痴,也叫做无明。无明是所有烦恼的来源和基础,所有的烦恼都离不开无明,都包含了无明的成分。不但是所有的烦恼,包括整个轮回的根源也是无明。无明会产生烦恼,有了烦恼就会造业,造业以后,就出现了恶趣的现象,轮回就因此而生。所以,十二缘起支的第一支,就是无明。


虽然所有的生命都不愿意接受痛苦,但所有的生命体都离不开痛苦,这就是源于无明。因为有了无明,追求方法就出了问题,所以会南辕北辙,求幸福反得痛苦。所以,轮回的第一推动力,就是无明愚昧。因为愚昧,产生了我执,有了我执,就有了我所执,这样一来,贪心、嗔心、傲慢等等就应运而生。


如何打破无明呢?唯有佛学里面,才有能彻底打破无明的方法。

无明不像睡着以后迷迷糊糊、一无所知的感觉,它有时候的表现反而显得很聪明,比如生产地沟油、毒奶粉,都是要有研究生或博士生的水平才能做出来,但这些行为的本质,却是无明愚昧。

我们不要自以为是,处处耍小聪明,以高科技的不正当手段去赚钱、骗人,这样做的下场,绝对是自食其果。


《俱舍论》中讲,无明是与智慧对立的心理现象。本来一切法都是空性,无明不但不懂空性,还固执地认为一切不会是空性,而是实有。虽然无明的源头是非常清净的如来藏,但在无明的后面,却都是被无明污染了的产物。


要想断除轮回,获得解脱,就一定要战胜无明。学佛就是学智慧,而不是烧香、磕头、拜佛。虽然烧香、磕头、拜佛是好事,是积累资粮的好方法,但学佛的核心价值,却不在于烧香拜佛,而在于闻思修。通过闻思修,才能产生智慧。有了智慧,才能推翻无明,推翻轮回的第一推动力。



《四圣谛》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我们相信的东西,并不都是自己亲自发现或参与研究的

什么是轮回的真正源头

为大圆满做铺垫的修行方法

“我”在哪儿?

佛说,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官


随喜关注

智慧照亮人生,让慈爱温暖您的内心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WeChat:cichengluozhu2015

慈诚罗珠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cichengluozhu 

慈诚罗珠堪布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ichengluozhu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网站

http://new.huidengzhiguang.com 

慈诚罗珠堪布官方法本流通

淘宝/微店:慧灯坊

TEL : 15828578609/15528038027



长按二维码关注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