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演讲】利他,要有心
大学演讲
今天讲的是“佛教的经济观”,就一个人的生活来看,以中道的方式,不特别奢侈,也不特别落魄,过中等日子,算是比较符合这种理念。当然,在此基础上,也不要忘记利他,而且在利他的时候,要有心。
俄罗斯文豪屠格涅夫遇到一个乞丐,他从口袋里掏钱,结果没带,于是失望地握着乞丐的手说:“对不起,我忘了带钱。”乞丐很感动:“不,我宁愿接受您的握手。”让乞丐感动的是他的好心,一贯被人歧视,有句安慰话,已心满意足。
在一本书里,有这样一个笑话:又到学雷锋的时候了,有个老人想过马路,但被那些做好事的人从这边搀到那边,又从那边搀到这边,走了好几回,一直回不了家。无奈之下,老人只好装着倒在地上,结果没人敢扶。终于回家了。
这个笑话很有趣,也很深刻,它温情地提示大家:其实我们考虑的还是自己,做好人好事也是表面形象太多。
什么时候,如果能发自内心地帮助别人,像对待家人一样,就有了真正的利他心,由此可以发展出佛教的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我们小时候常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西方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精神与菩提心有些类似,不过菩提心还要宽广,境界也高得多。
如果上上下下的人都为自我发展而活,整个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所以,尽量弱化自我、扩大利他的心态很重要。如果是发自内心地想做好事,那么每天做一件,甚至一个月或者一年中做一件,也都是真正的好事。
摘自佛教的经济观——中央财经大学演讲
今日开示提醒
北京时间2018年7月10日 晚19点30分-21点30分(悉尼21点30分-23点30分),索达吉堪布将传讲《维摩诘经》第17课
平台直播:
新浪show:491755,491338, 491337
YY:78569736,72383501
试用平台:
【电脑】
https://www.bsasamaya.com/live-open/play.html
【手机】
http://zblive.ml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