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索达吉堪布】只要对佛法有信心,做在家人也不要紧 返回

【索达吉堪布】只要对佛法有信心,做在家人也不要紧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7-07-25


生既孤独生,

殁复独自亡,

苦痛无人摊,

亲眷有何益?

生时,自己孤零零地来到人间,死时,也没有任何陪伴而前往中阴。漫长的轮回生涯中,我们感受过各种各样难忍的痛苦,但自己的苦痛只有自己承受,他人根本无法取代。佛陀在《教王经》中说:“人在临死时,父母兄弟眷属不能代受丝毫苦痛。众生生也孤单,死也孤单。”既然我们独生独死、独来独去,一切都是随自己的业力而转,亲友眷属不能分担,那贪执他们有什么利益呢?

 

我们在遭受生老病死时,亲友们对解除痛苦毫无帮助,连一刹那的代受也无能为力。当然,高僧大德通过自他交换代众生受苦,这种现象倒是有,但这并不是此处叙述的内容,这里讲的主要是凡夫人。什么叫凡夫人呢?有关经典中说,在六道轮回中独自漂泊,自己没有任何陪伴,这就是所谓的凡夫。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贪执亲人而放弃修习善法,藕益大师说:“世情断得一分,佛法即有一分得力。”若能断除对世间情感的牵挂,定会产生修持佛法的境界。

 

我希望在座的道友,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跟外面的联系越少越好,自己有吃有穿就够了。我认识有些居士,以前世界各地的朋友非常多,后来自己通过学佛,基本上跟外面不怎么联系了。因为联系得越多,修行的障碍越大,每天都是接电话,不是陪这个一起吃饭,就是跟那个一道喝茶,短暂的人生就这样虚度了,哪里有时间修行佛法?经论中常说:“断一分烦恼,证一分菩提。”作为修行人,世俗的琐事交往断除一分,就会在菩提道上前进一步,弘一大师也说过:“世情一定要看淡,要看破。”虽然完全看破有一定的困难,但也要尽量少联系。

 

移动公司在学院周围建了信号发射塔,但除了有些弘法利生的负责人以外,我们要求大家最好不要用手机。本来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你拿三四个手机都可以,但这对修行非常有障碍,我们没必要跟国内外经常联系,个人的生活能解决就可以了,要尽量减少亲人的干扰、打扰、骚扰。假如有了清净的环境,自己就能空出很多时间来观心,对佛法自然而然会生起定解。


佛陀在《弥勒经》中说:“得到人身、值遇佛法、对佛法生信、发菩提心,这四种法在千百万劫中难以得到。”然而,我们很多人完全具足这四种缘分,人身已经有了,佛法遇到了,对佛法也生起信心了,(昨天有个道友到我家,说:“我需要您的《华严经》,可不可以给我看看?”当时我心里很高兴,觉得这个人至少对佛法有信心。)并且发了菩提心,这是千百万劫难以获得的,一定要把握、珍惜,不要错过!

 

对亲朋好友要少联系,但有些在家人也不能过于极端:“堪布今天这样讲了,我从此以后不管孩子上学了,也不给丈夫做饭了,家里的人也不照顾,马上背起包前往寂静地方!”这是有点冲动了,既然自己业力现前,已经落入这样的网当中,马上跳出来也有困难。

 

其实,只要对佛法有信心,做在家人也不要紧。现在很多虔诚的居士,有时候比我们还好,我们到大城市里去时,经常还有一些散乱,而他们从来都不看电视,也不对亲朋好友请客,除了上班和家里该做的事情外,全部的时间用于修习佛法。当这样的在家人也很不错,因为佛陀时代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出家,在家人还是占大多数,佛陀在经典中对在家人的开示也相当多。 所以,你们有些在家人,即生中如果没有出家的因缘,我觉得也不要紧,自己应该当个很好的在家修行人。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释》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快过生日了,很多人都说要送我礼物。其实我最喜欢的礼物是放生,哪怕只放一只鸟、一条鱼。如果谁能给我这样的“生日蛋糕”,我会非常欢喜地享用,并且也分你一大块,甜甜的~



-- 索达吉堪布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 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