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拔草”攻略
在所有普通人心中,都有着类似的三种烦恼:贪图心、嗔恨心和无明。用佛教的语言来讲,这叫“三毒”。
为什么称为“烦恼”呢?这有两种原因:第一,当嗔恨心、嫉妒心等念头进入心相续的时候,就会让人很不舒服、很苦恼,所以称之为烦恼。第二,烦恼如果串习以后,就会在阿赖耶识上留下烦恼的种子,到了一定的时候,这粒种子会成熟。烦恼种子成熟的时候,肯定会产生痛苦。由于它还会导致下一世的痛苦,因而称之为烦恼。
有了三毒烦恼以后,我们的心会变得失去自由、毫无自在,当烦恼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大动肝火、怒不可遏,从而伤害自己与周边的亲朋好友,甚至还会给社会造成危害。
我们要断除烦恼,首先就要找到烦恼的根源。佛教对出世间的一切法都很讲究因果关系。若要毁灭“果”,就必须找到“因”。只有找到“因”,才能打破、毁坏它。“因”毁坏了,“果”就会自然消失。这是一个非常理性、合理的做法。
执著是所有烦恼的根源。对某种事物的执著越强烈,它带给我们的痛苦也越强烈;越是让我们感到无所谓的东西,对我们的影响也越可以忽略不计。
我执和我所执,这是所有烦恼的根源。
小乘
小乘是以回避为主——很多烦恼不敢面对,而是尽量回避,回避以后,就可以减少一些粗大的烦恼,趁着粗大烦恼较少的时机,先通过小乘修法断除细微烦恼,随后,粗大烦恼也就自然断除了,这是小乘断除烦恼的方法。
大乘显宗
大乘显宗断除烦恼的方法不是躲避,而是把烦恼转为道用。怎么样转为道用呢?有两种方法:
一个是菩提心。譬如说,从小乘的观点来说,我执是一定要断除的,小乘佛法从来不认为我执可以转为道用,所以要断除我执,而不会保留我执,但是,大乘行人却利用我执来发菩提心——“我”要度化众生,“我”要成佛,“我”要利益众生等等,这些都是以“我”为起始点,从而把我执转为道用的方法。
另外一种烦恼转为道用的方法,是在证悟空性以后。一般而言,证悟空性以后,不会有太大的烦恼,即使因为以前的习气而产生烦恼,也不会像普通凡夫的烦恼那样严重,不会影响修行和成就,这也是烦恼转为道用的方法。
密宗
而从密宗最高的境界来说,就根本不会认为烦恼是什么不好的东西。密宗认为烦恼就是智慧,轮回就是佛的坛城、涅槃,轮回和涅槃从来没有分开,烦恼和智慧也从来没有分开,但是,这种见解离普通人的境界还非常遥远。
以上三种层次的方法,都是断除烦恼的方法。
仔细观察会发现,许多人的内心都被各种烦恼“种了草”,心也失去了自由,苦恼万分,幸而“拔草”的方法很多。愿大家都能成功“拔草”,收获轻松自在的喜乐人生!
素材来源:本文根据慈诚罗珠堪布相关开示编辑整理。
灰色字为小编语。
推荐文章:你的这种能力,天人都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