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171 | 慈善
三年前我资助了一个大学生,这次他到我这儿取学费。他每年放假来一次,但我每次都感觉他有变化,变得一年比一年差。以前我没说,但这次忍不住了,我说:“我感觉我给你的钱都浪费了。”
他说:“不会呀,我马上就大学毕业了,还准备考研,我读研究生没问题。”
他比较聪明,这是真的,考研没问题。但我说:“你读研究生的钱,我就不帮你了。一学年八千块,我把这八千块钱布施给八十个乞丐,每人一百,可能更有意义。我希望你明白,你的德行让我很失望,在家里不孝顺,在外面不好好做人,信仰也越来越弱了……”
他用各种方法讨好我,但我清楚,百分之九十是表演。
最近我资助了不少大学生到藏地汉地的大学读书。但我注意到,有的孩子一到那边就变了。变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学习氛围不好,缺乏向上的和服务社会的人文教育,但主要还是自己不争气。反正读了几年,我感觉他们的眼神、言行举止里多了一种卑俗和功利的东西。
经验告诉我,这种东西会淹没德行,而没有德行的人是很难真正有前途的。所以我对那个孩子说:“我希望你好好做人,做个有用的人。没有德行,你学得再好,将来也不见得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什么利益。”
我知道,自己做慈善的初衷是好的,我也理解,人是会变的。我不会因为对一两个人失望就停止努力,但我确实觉得,有远见的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德行。
前两天,有个八岁小学生供养我三十块钱,说是捐给慈善基金。我问他:“你想做什么慈善?”
他说:“有很多小朋友没有笔、没有纸,这是我积攒的一点零花钱,想用它帮助那些小朋友。”
他的话很朴实,但八岁就有这样的善心,可以想见,如果这颗心能够延续并发展,等长大了,他的存在对他周围的人、对整个社会,一定是有价值的。
我希望学校能够鼓励这种善心和善行,而不是只在意分数。现在的老师和父母喜欢用成功来激励孩子学习,但这种教育过了头,也许能给他一些动力,但同时也会强化他的自我观念。自我被强化的结果,就是将来在他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心里只有自己,那时候,虚荣、狡诈甚至不择手段,自然会成为一种人生常态。我相信没有一个家长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变成那样,这不是成功的教育。
社会是很残酷,但越是在这种残酷环境里,我们有意无意教导的那种只考虑自己、不关心他人的生存理念,越会给他们增加生存难度。相反,利他和慈悲的教育,一定会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带来广阔天地。这才是真正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