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花开 >> 我们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去做?
返回
我们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去做?
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去做?动机是什么?我们对这件事的基本态度是什么?这就是发心。
发心对修行至关重要,它不仅决定了修行的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见解和修行途径。
前面我们讲到修行的各种动机和态度。为了获得人天福报而修行,发善心,做善事,自然会修得善果,这一套思想和修行的体系可以称为下士道人天乘。
下士道非常强调做人要正直善良,因为这是获得人天福报最关键的要素。
为了自己能脱离六道轮回的痛苦而修行,是中士道声闻缘觉乘的发心。为了一切众生究竟解脱而立志成就佛果,是上士道大乘的发心,也称为菩提心。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大乘佛弟子,不要因为自己发心更殊胜,遵循的思想体系见解更高卓,而看不起声缘乘、人天乘。
一般世间有德行的人都值得恭敬,何况天人,他有他的善果。
声缘乘修行人发愿不伤害众生,谨言慎行,想想看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多么精密严格的持戒,而我们很多嘴上说学大乘的人却经常轻易就伤害别人,真的应该惭愧呀!
马鸣菩萨在《修世俗菩提心论》中写道:“上士道亦应取下士之善趣行与中士之寂静行,以其为上士殊胜出离道之支分或助伴之故。”人天乘的行善积德、声缘乘的寂静之行,乃大乘行仪的组成部分。
其实,法无大小,人心自有等差,所以阿底峡尊者说:大小乘以发心别。
我们只需时刻检视自己的心,确定自己的修行是为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就好了,不要枉自在行持上分别我是大乘、你是小乘、他是不求解脱的愚人。
众生的意乐根机不同,我们只是比一些人更有热情、更有勇气、兴趣更广而已,相信不仅是自己而且所有众生都有成佛的潜力。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