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禅修,也要小心误入歧途~ | 《楞严经》97导读
精彩摘录
我们自己确实需要有一点点功夫,没有功夫光是动嘴皮的话,虽然暂时可能会有一点点利益,但是长久来讲,自己没有自己的东西是很有困难的。
最近我也翻译了麦彭仁波切一个短短的《初学教言》。这里面讲的很简单。刚开始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心像风、像云、像阳焰一样,中间的时候它是利根的,最后知道心的本性是光明的——通过大圆满的修行来抉择,非常简单,但这种修法我们如果没有修的话,确实非常可惜。
所以希望修心班为主的道友经常学会观心,如果对自己的心性稍微有一点认识,无论是禅宗的窍诀也好,还是密宗的窍诀,或者说我们平时依靠不同的上师教言来观心,最后对自己的心稍微有所认识的话,那什么事情都比较方便。
这是第一个事情,大家要重视禅修。
无想天是什么样的呢?刚才不是讲福爱天有两条路,一条是直路,直接到广果天。还有一条是曲折的路,会误入无想天当中去,现在讲第二种情况。
【若于先心,双厌苦乐,精研舍心,相续不断,圆穷舍道,身心俱灭, 】
因为四禅的舍心一直在修,那个等舍的禅定、不苦不乐的禅定一直修,修的过程当中,“双厌苦乐”,他们对苦和乐有非常强烈的厌离心;不断深入、专心地去修舍心,“精研舍心”。修的时候,所有其他的因缘暂时都压住了;“相续不断”,一直相续不断的修行;“圆穷舍道”,最后圆满、穷究了舍的等持,舍道。
他什么都不执着,乐也不执着,苦也不执着,忧也不执着,无也不执着,什么都不执着,他就一直专注在这样的境界当中。
“身心俱灭”,身心所有的粗大执着全部都已经灭完了。
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不执着是比较好的,但是很多前辈的大德们经常说,你要修行,一定要有明分,一定要具足止观双运,如果止观双运不具足的话,那是非常危险的。我们讲《解生密经》的时候,里面主要的两个字:止和观,止也要有,观也要有。光是有止,没有观的话,也许入于无色界,或者入于无想天当中去,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前辈大德们一直说止观双运的原因也是这样的。
这里讲到,苦和乐,所有的有、无、是、非全部都没有了,最后全部的执着都灭尽,身心专注在一个任何执着都没有的状态当中。
【心虑灰凝,经五百劫。是人既以,生灭为因,不能发明,不生灭性,初半劫灭,后半劫生。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这个舍心最后到了一定境界的时候,“心虑灰凝”,你的心,你的第六意识,你的心识像寒灰一样,凝然不动,凝固了。
我们禅宗当中用的比喻,夹冰鱼,夹在冰里面的鱼。或者说是石头压草,很多禅宗的比喻。并不是所有冰里面的鱼都能活下来,你看现在冷冻里面的有些鱼就没办法活嘛。但是有些地方的鱼虽然夹在冰里面,冬天或者天气已经冷了,但是鱼随着水温的不同,它的身体也有变化的能力。看起来夹在冰里面的鱼已经冻完了,但过一段时间,水融化了以后,鱼儿也活了。并不是所有的鱼都能活下来,但是有一部分可以的,这也是合理的。
包括有一些火山爆发,生活在热水里面的鱼,水冷了以后,他们浮在水面上,有些人捡来放在锅里面煮的时候,鱼反而活过来了,因为它适应开水。也有这样的案例,以前也是讲过,众生是各种各样的。
因此这些天人,心虽然已经在禅定当中凝固了,“经五百劫”,这样经历了五百劫。
你想一想五百劫的话,还是挺漫长的。我们平时说的旱獭,包括冬眠的一些蛇,这些冬天冬眠几个月,但是他们好像也有呼吸,我不知道蛇有没有。一般我们说那个旱獭,它在冬天是呼吸的。怎么知道有呼吸呢?我们以前放牛的时候经常有旱獭的洞,洞口有它呼吸蒸汽的霜,如果有霜的话,知道这里面有旱獭在闭关,因为它的洞口有霜。有些洞口根本没有任何的草木,没有任何东西。如果里面有冬眠的旱獭,它们的洞口有呼吸的霜。不过现在你们可能看不到吧?一般都是有的。包括我们自己呼吸的时候,在你的毛领子上面经常有一些结成冰,有这种情况。有些猎人冬天根据洞口有没有这样的痕迹,如果有的话,通过各种方式把它挖出来,也有这样的。
所以我们的心实际上也是这样的,他在五百劫当中一直在禅定当中冻结,这个时候苦也没有,乐也没有。
我看到圣严大师问索·甲仁波切,中阴身的时候有没有记忆?索·甲仁波切回答他说,在中阴的时候,有法性中阴的光明。这样回答也是可以的。但最重要的,可能我们在中阴的时候,所有的六识粗大分别念全部都融入阿赖耶当中,阿赖耶完全不需要有任何的分别念,记忆这些都不用了,以种子的方式藏在里面就可以了,中阴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有的。你到天界,你看无想天,五百劫当中一点动摇都是没有的,但是它有一种隐藏的方式,就像我们现在有一些特别大的文件,放在一个很小很小的U盘里面,或者说一个芯片当中的话,要等一个符号,它可以传递过去,它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同样的道理,庞大的世界依靠心,心的话,也可以浓缩在一个习气当中,这种习气可以含藏在含藏识,阿赖耶识。懂了这些以后我们也会明白佛教的生死观,前世后世的道理。
有些人觉得我身体都已经放弃了,来世怎么过去,我怎么进入母胎呢?很多非常简单的疑惑。这些根本不用任何的考虑,意识是没有任何阻碍的。整个中阴过程都讲得很清楚,他刚开始有一些分别念,进入到母胎后是没有的。或者刚开始我们入于中阴的时候,也有这样的这种意识,这些方面讲的比较清楚。
所以说他的心已经凝固了五百个劫。
“是人既以,生灭为因”,这种天人,他前面修的时候,是以一种生灭因缘,有生有灭的因缘来修的。
他说,什么都不能想,一切分别念要灭尽;有些说要有灭,要产生一种无想的东西,有生灭的因缘来修的。
“不能发明,不生灭性”,这样的原因,他不能现前什么呢?不能现前无生无灭。
就像我们《中观根本慧论》里面讲的,一切都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如果我们因这样修的话,果的时候也不会转生到凡夫的无想天去。但是他不能现前无生无灭的境界。
那五百个大劫的话,在那里的过程是什么样呢?“初半劫灭”,五百个劫的话,拿出一个劫,还剩下四百九十九个劫。拿出来的这一个劫,一半放在前面,可以说他的心慢慢入于无想天的时候要半个劫,这个时间比较长的。初半劫要灭我们现在的分别念,全部都要灭,一直灭到最后的无想天。
中间有四百九十九个劫,一直在无想天的境界当中安住。
“后半劫生”,刚才不是拿出的一个劫,一半前面灭的时候要用,一半后面生的时候要用,也就是五百劫中的0.5个劫。他要生的时候,又逐渐从无想定当中起定,所以也要0.5个劫。
有些注释当中说,整个中间的四百九十九个劫像深度睡眠一样。我们有些睡得比较深一点的人直接睡下去了,多少个小时根本不知道。有些人很累了,晚上九点睡觉,第二天十二点才醒过来,连身体的姿势都没有变,“我昨天太累了吧,一直睡到12点了?”就像是这样的。
比如说你有五百分钟,前面的半分钟开始入睡,中间的四百九十九分一直睡着,后面的半分钟从睡梦中醒过来,这样的一个比喻。
这个时候,“我待了这么长时间还没有得到解脱?”他对自己的法产生邪见,产生邪见生以后直接堕入到地狱当中去了。
所以,“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我们八无暇当中也是经常讲,入于无想天的话,没有修法的机会——虽然时间很长,但是没有修行的机会,说的原因也是这样的,这么长的时间当中一直睡觉。
所以我们有些人在修行的过程当中,真的一定要注意,不然的话自己觉得自己禅定的功夫很不错,24小时可以入定,七天可以入定,当然入定是好事,但是光是没有任何执着就这样入定会不会有危险?以前不是有两个禅师比功夫嘛,一个人连24小时都坐不下来,一个人坐了七天七夜,虚云老和尚还是谁,也有这样的说法。当然虚云老和尚他们的禅定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我们不好说。以后修禅定的人不注意,没有明分,没有通达上师窍诀的话,光是什么都不执着就这样安住,虽然你能住很长时间,依靠禅定的力量可能转到第四禅天,但没有入于广果天,却去了无想天,有这种危险性和可能性,所以一定要注意。
讲解全集,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