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今日当精进 >> 《亲友书》12丨小测 返回

《亲友书》12丨小测


1

关于无常的说法,下面哪些是正确的?

A.生命无常,谁也无法确定何时会死;   

B.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间,生缘可谓少得可怜,而死缘却多如牛毛;

C.我们生存的机会少之又少,甚至仅在吸气与呼气之间;

D.今年可以先只闻思,等过十年我退休后,再到学院出家修行;

E.我的身体虽然无常不实,不得不面临死亡,但大地、须弥山、七大海洋等器世间,应该是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C

【解析】法本P66-70。

(思维寿命无常)分四:一、思维死期不定而修无常;二、思维必死无疑而修无常;三、思维他理而修无常;四、此等之摄义

本题相关颂词:“寿命多害即无常,犹如水泡为风吹,呼气吸气沉睡间,能得觉醒极稀奇!” “大地山王与海洋,终为七烈日所焚,有情化为尘无余,弱小人身岂堪言?”


2

“如果最初没有对轮回产生强烈的厌恶心,纵然孜孜不倦地闻思修行,也不会成为超越轮回及恶趣之因。”以上教言是哪位大德说的?

A.宗喀巴大师;

B.基巴大师;

C.普穹瓦格西;

D.上师如意宝。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

【解析】法本P73。

宗喀巴大师说:“如果最初没有对轮回产生强烈的厌恶心,纵然孜孜不倦地闻思修行,也不会成为超越轮回及恶趣之因。应当将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等高深的法暂时束之高阁,先精勤修持出离心,直至出离心生起为止。”


3

以下哪些比喻用来说明“人身难得”?

A.盲龟值浮木;

B.壁上撒豆;

C.针尖著芥;

D.生命如水泡;

E.无实如芭蕉;

F.垂线入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CF

【解析】法本P75-76。

《亲友书》:“大海漂浮木轭孔,与龟相遇极难得,旁生转人较此难,故王修法具实义。” 《涅槃经》云:“壁上撒豆,针尖著芥,如偶值者,尚较得人身为易。” 《提谓经》云:“如有一人在须弥山上,以纤缕下之,一人在下持针迎之,中有旋岚猛风,吹缕难入针孔。人身难得,甚过于是。”


4

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只闻思而不修行,大限来临时,可能无法坦然面对;

B.如果认为自己今天肯定不会死,或是今年肯定不会死,就在放逸中度日,这是不合理的;

C.暴死横死时,能一刹那间忆念善法、观想佛陀等等,也能转生到清净刹土去;

D.里里外外、林林总总的万法,均是无常、无我的本性;

E.即使没有对轮回产生强烈的厌恶心,只要孜孜不倦地闻思修行,也会成为超越轮回及恶趣之因。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CD

【解析】法本P67-73。

选项A,P68。现在很多道友都爱闻思,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但若只闻思而不修行,当你大限来临时,可能无法坦然面对。

选项B,P67。寂天菩萨说:“或思今不死,安逸此非理。”如果认为自己今天肯定不会死,或是今年肯定不会死,就在放逸中度日,这是不合理的。

选项C,P68。就算是暴死横死,没有时间修行,只要像《妙臂请问经》所说,一刹那间忆念善法、观想佛陀等等,也能转生到清净刹土去。所以,大家平时应该多观修无常,为死亡做好准备,这是极其重要的!

选项D,P73。如上分析,里里外外、林林总总的万法,均是无常、无我的本性,这个轮回没有能救护你的皈依处,也没有能饶益你的怙主,更没有让你永远不死而安身之地。

宗喀巴大师说:“如果最初没有对轮回产生强烈的厌恶心,纵然孜孜不倦地闻思修行,也不会成为超越轮回及恶趣之因。应当将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等高深的法暂时束之高阁,先精勤修持出离心,直至出离心生起为止。”故选项E错误。


5

哪些教证说明无常的死期不定?

A.“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

B.“寿命多害即无常,犹如水泡为风吹,呼气吸气沉睡间,能得觉醒极稀奇!”

C. “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

D.“三界无常如秋云,有情生死如观戏。”

E.“明日死谁知,今日当精进。”

F.“或思今不死,安逸此非理。”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EF

【解析】法本P66-71。

A.P69。“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思维必死无疑而修无常。C.P70。“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思维他理而修无常。D.P70。“三界无常如秋云,有情生死如观戏。”思维他理而修无常。


6

修行人应如何对待身体?

A.身体无常,不由自主,早早找个神佛当靠山;

B.买保险就是买平安;

C.最近身体各种不舒服,不着急上火,安住在修行境界中;

D.亲身体会无常之理,对佛法生起坚定信心;

E.认识到身体本是各自分散、支离破碎的自性,断除对身体的执著;

F.天天健身经常跑马,保健品不离口,保温杯不离手;

G.每天吃甘露丸喝加持水,获得三宝护佑。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DE

【解析】法本P69-70。

因此,我们要认识到身体本是各自分散、支离破碎的自性。每个人特别珍惜自己的身体,生时被针刺一下也不愿意,但到了一定时候,它必定会损坏毁灭,没有任何实质。寂天论师也说:“他骨及吾体,悉皆坏灭法。”

不过,现在人确实对保护身体特别讲究。有些老年人为了自己长生不老,从早到晚吃各种保健品,但无论吃什么东西,也不能得到长寿持明的果位;有些年轻人千方百计地保养身体,希望能够青春永驻,但谁也不能永不衰老。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身体的本质,遭受违缘或疾病时,应当安住在以前的境界中,不必心烦意乱。同时,要对佛法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因为佛陀早在经典中揭示了无常的道理,过去自己只是道理上明白,今天终于亲身体会到了。若能这样修行,懂得无常的观念,面对死亡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

往期文章

《亲友书》11丨小测

《亲友书》10丨小测

《亲友书》09丨小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