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心伏藏》二十九 | 了悟一切如梦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自心伏藏
在禅修中稳定我们的心,我们才有更大的力量去利他,这是咏给明就仁波切多年来不断叮咛弟子们「不要忘记将禅修带入生活中」、「要练习,要实修」的慈悲之爱。
本书内容中的选文与每日禅修口诀是由了觉、了尘两位法师发心,节录了咏给明就仁波切自2008年起到2015年多本出版著作中的精华,以及明就仁波切在2008年于化育道场教授「弥陀天法」的开示内容,2011年闭关前留给弟子们的书信和闭关期间为弟子们捎来的新年祝福语录。
这些语录内容的选辑,是依着人身难得、生死无常、因果业力、轮回过患,以及皈依、发心、慈悲的禅修、止禅与觉知、观禅、菩提心、自性、空性、生活的智慧、禅修的体验等等主轴做整理,希望此书能成为你日常生活禅修的好朋友。
了悟一切如梦
当我们把空性带入思想和行为,整个情况便灵活了起来。曾经觉得真实而具体的经验,现在变得如梦一般。就像在梦中看到他人受苦,我们采取行动帮助他,但不会陷入戏剧化情节,也不会把自己和行为看得太认真。我们可以全心投入福利工作,同时也认识到整个过程,其实都是从自心生起的。
—《自心伏藏》之两百八十一
升起智慧
智慧认识出空性,对一切现象空性本质的明晰感知,从智慧生起,同时稳定了智慧,並累积更多的智慧。生起智慧是最究竟的利益,因为我们所作的一切修持,都是为了透过智慧导向自他究竟的离苦。
—《自心伏藏》之两百八十二
从业当中,出离
业是空性的,就是因为业是空性的,所以我们才能够从业当中解脱出来。如果业是空性的东西,我们便无法从业当中出离了。
—《自心伏藏》之两百八十三
脱离我执
一切的迫害都是由我执而生,因为有这种希求跟恐惧的念头,因此就会招到魔的侵扰。在修空性的时候,脱离我执,各种的魔就不能害我们。
—《自心伏藏》之两百八十四
万法空无自性
经由不断地观修,能完全证悟到“万法空无自性”时,才能彻底除灭自心妄想。这时,即使是生、老、病、死,乃至一切的现象都无法伤害我们。因为我们已体证到:外在的一切显相,包括自己的身体。无非是自心妄想的投射。
—《自心伏藏》之两百八十五
解开束缚
一位学生曾经问一位佛教大师:“当你证悟的时候,你还会痛苦吗?”“会的。”大师回答道:“当我太太去世的时候,我哭泣了很久。但我的眼泪没有根基。”眼泪无根。当证悟空性,痛苦不再对我们有束缚,痛苦不再从习性或神经冲动而来,它也不会让我们对痛苦和自怜的执著持续下去。
—《自心伏藏》之两百八十六
对空性的洞见
如果我们失去对空性的洞见,那么菩萨的誓言不只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可行的。要真正达成誓言,我们必须对空性有所体认,即使那意味著是一个信念的飞跃。没有任何经验的话,空性也只是另一个概念,因为我们抓住的仅仅是概念,所以仍然流转于轮回之中。
—《自心伏藏》之两百八十七
如同看镜子
空性禅修如同看镜子,镜子里一切都看得很清楚,但那不是真的,它是无常的,没有实质或独立性。
—《自心伏藏》之两百八十八
空性本质
我们能够转化所有的痛苦为加持,因为痛苦本身也只是个感知,空无本质的意义,而加持本身也是空无本质的意义。
—《自心伏藏》之两百八十九
纯真的觉受
空性的体验是无法用真正适切的语言传达。传统佛教将这个体验比喻为“哑巴吃糖”:哑巴尝到糖果的甜味,却无法形容它。现今,我们称这个经验为“纯真的觉受”,一如我们看著风景,当下单纯只有看的觉性:在一瞬间,“观看者”、“观看的对境”、“观看的行为”是没有区别的。
—《自心伏藏》之两百九十
图文|网络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
文中内容、图片源于网络,
版权归作者所有。
随喜关注
紫莹微信:athenatang1001
紫莹微博: http://weibo.com/tangchiieng1001
老中青义工协会网站: www.macaulonglife.org
动物乐传心公众号:bodhichitta
喜马拉雅_FM:紫莹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