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愿文大疏释》02 * 甘露丸
你愿意把房子提供给大家作学习佛法之用吗?
佛陀在《广戒经》中有描述:“所谓实福者,有大果、大利、大威严、广大义,若善男子、善女人,是行、是坐、是卧、其善根恒时增长。何人建造经堂,乃为七种实福之首。”其他经论也讲,这是转生梵天四因之一。现在有些道友把房子提供给大家作学习佛法之用,不管你买房子花了多少钱,只要大家能在里面听一堂课,哪怕只有很少的人在一起学习,其功德也远远超过房屋本身的价值,因为提供学习环境的功德非常大。人生短暂,如果这些有漏的财产没有得以合理使用,那就丧失了它的价值。
1991年我盖了现在住的木头房子,当时我想,盖房子的钱来自十方信众,最好在使用之前能在里面讲一堂课;本来那时有讲法的经堂,但我还是特意在里面讲了一堂麦彭仁波切的《入智者门论》。虽然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它的功德,但钱财确实来之不易,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尽力将施主的血汗钱用在闻思修行佛法上。
有些道友房子一直空着,我总觉得这非常可惜,有些佛友的条件非常不错,但很吝啬,不愿意把自己的房子提供给大家使用。可能,这是不懂这样做所具有的功德的原因导致的。大家一定要明白,讲经说法在一切善法中功德至上,对讲经说法提供方便同时就具足福慧二种资粮,即闻思修行是智慧资粮,布施财物是福德资粮。可见,这样做对自他的今世来世都有非常大的利益。因此,大家一定要尽己所能为大家提供闻思修行的顺缘,这非常有意义。上师如意宝住世时,也经常为大家宣讲建造经堂与供养经堂所具有的殊胜功德。所以大家应该合理使用有漏的财产,以让自他都能获得无漏的圣财,可以说这就是智者的选择。
往生四因与三殊胜的关系
往生极乐世界的四因(明观福田、发菩提心、积资净障、发清净愿),则必须结合三殊胜:最初发心重要、中间积资重要、最后发愿重要来宣讲。因为,欲往生极乐世界者,最初都应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发无上菩提心,中间还要广积福慧二种资粮,最后为使功德辗转增上,还应以《极乐愿文》、《普贤行愿品》等愿文来摄持发愿。其实,往生四因都可以包括在这三者当中,因为明观福田也可以这三者来无余含摄。
必须要依师闻法
因为佛法非常深细,所以一定要听闻;不要说一般人,即使智者也应听闻,否则很难通达。《华严经》云:“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意谓:没有灯则不可能见到暗室中的如意宝,同样,佛法无人说,即使智者也不可能通达。世间的知识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老师教,想自学电脑也很困难。因此,大家皆应精进依师闻法。
如果经常听受善知识的开示,或经常看佛经,那行为就会逐渐善妙起来。如果我们能安住在善知识身边长期闻法,法义就有融入自心的可能。《菩萨藏》云:“有情由何转,二因即二缘,随顺他者声,如理观内缘。”其意是说:众生随着什么而转变呢?当然是内外二种因缘。所谓的外缘或外因,就是指我们所随顺的对象,也即他人所宣说的教言;所谓的内缘或内因,则指自己专注听闻并思维所闻之义。如果心能专注于善知识的教言,内心自然会变得良善;若心专注于恶人的言论,内心就会变得恶劣。凡夫人的心没有自主的能力,它一直随着内外因缘而转,所以大家一定要创造一个好的因缘,也即长期依师闻法。
听闻佛法的机会极难得
如果转生到三恶趣或边鄙之地,那在很多劫中,连一瞬间想听受正法的心念也不会生起,真正闻法修法的机会绝对不可能有。三恶趣的众生就不用讲了,就是在佛法不兴盛的地方,有些人活了七八十岁,但连听闻一天佛法的机会也没有,甚至有人连阿弥陀佛的名号也没有听说过。他们每天都是浑浑噩噩,除了造罪之外,一辈子根本没有做过任何有意义的事情,临死时也只有双手空空而前往漫漫中阴长道。
很多人表面上参加这个法会、那个法会,或者经常依止新来的上师听法,但都是以无记的心态,或者说以看热闹或其他不清净的心来听受的,这样的人相当多。而真正认为佛法像如意宝那样难得,我能听到这样的佛法非常荣幸,以这样的心态来闻法的人可谓少之又少。佛陀在《宝积经》中云:“呜呼以信心闻法,如此百劫亦难得。”佛陀很感慨地说,无数众生都在不断地造作恶业,真正能以信心来听闻佛法,这在百劫当中也很难遇到。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认为:佛法很容易得到,听不听都无所谓。《佛说甘露经》中亦云:“难得人身,难遇佛法,难生信心,难证菩提。”意思是说,如意宝般的人身很难得到,佛法也很难值遇,遇到佛法后生起真正的信心也很困难,最后证得菩提也极为难得。正因为如此,大家一定要珍惜听闻佛法的机会,更应以信心、恭敬心和欢喜心来闻受。即使我们没来得及思维法义,或没有机会实地修持,但只要能以这样的三心来听受,也具有极大的意义。不说别的,在末法时代,能圆满一部法的传承,心里也值得数数欢喜。
闻法规矩极为重要
对刚开始闻法或不懂闻法规矩的人来说,了知闻法规矩极为重要,否则就会像印度大德单巴桑吉所说那样:“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恶趣因。”其原因是,佛法是极严厉的对境,能如法而行,则可依之获得解脱;不如法而行,则会依之堕入恶趣。所以,大家一定要杜绝不如法的行为,而如理行持一切佛法。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以希求世间八法之心贩卖佛法,有人对佛法生邪见,有人诽谤佛法,有人与同行道友经常闹矛盾……如果以这样不清净的心行来听闻、受持佛法,那决定是恶趣之因。如果我们能对佛法生起正信,并如理闻思修行,那就会获得佛菩萨的果位。这就像如法服用药物则会治愈疾患,错用错服则会导致生命危险一样。
于是有人这样想:既然如此,那还是不听法的好。其实,这种想法并不正确。虽然不如法的听闻能让我们堕入恶趣,但仍应听闻佛法。还有人问我:学密宗和空性法很危险,我不学好不好?不学肯定不好,即使你学后生邪见舍弃,轮回也有终结的机会;如果我们没有与之结上缘,则永远不可能得到解脱。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大家一定要清楚。
倘若我们能够懂得闻法方式,那么正法的如意宝藏就已开启,获取大者就能得到大的利益,获取小者则可获得小的利益。虽然大家都能按闻法方式如理如法地听法,但人的根机和信心并不相同,所以依靠同一个法,不同的人则会有不同收益。虽然你的信心不一定很足,或者说见解不一定很高,但只要能如理如法地听闻,都能获得相应的利益;这就像如意宝藏已经开启,不同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收获一样。
怎样闻法才算如法?
虽然外在的行为很重要,但至为关键的还是我们的心。寂天菩萨云:“应先观自心,安稳如理行。”意思是说,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应反复观察自己的心,看它到底是善、不善还是无记。若是不善,则应马上制止;若是无记,则应转为善妙;若是善,则应继续保持。这样之后,我们才能安稳如理行。以前,堪布尼登在传任何一个法之前都要念一遍这个教言,以此要求弟子认真观察自心,并能安稳如理而行。
观察内心的必要性
世尊曾说:“诸法之前意先行,意者迅速意为主。”大家都知道,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内心都要进行周密细致的策划。比如修经堂,在还没有开工之前,内心的建筑物就已矗立起来了;又比如谋杀,这之前内心已有长期酝酿。确实,心乃万法的前行,它起主导作用。不说别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吵架、打架,也完全是心在支配,如果心中没有烦恼,也就没有所谓的打架与吵架了。可见心乃万法之根,它能操纵一切善行与恶行,或者说一切善不善业的作者就是心。所以世尊再再告诫,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心。
以听法而言,其功德是大是小,或者说是功德还是过失,这完全由心来决定。因此,在由想听法的念头支使,进而坐在听法行列当中的时候,一定要向内反观自心:我是以什么样的发心来听法的?如果是恶心和无记心,则必须排除;如果是善心,则应护持。
如果上师宣说佛法的目的是贪图地位,弟子求学的目的是为了竞争,有些还欲得智者美名,那这样的傲慢者又怎能趣入正法,于此大家都应深深思维。如果我们的目标不正确,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的话,那听闻佛法就没有真实的意义。本来解脱是向上的,但有些人偏偏向下而行,虽然他们也已来到求解脱的行列当中,但解脱却将遥遥无期。如果是不信因果的人,可能在未达目的之前,他会一直装模作样地坐在听法的行列当中;如果是相信因果或真正希求解脱的人,那在这样发心的前提下,他就不会前去听法。
所以,大家在做任何善法之前,一定要观察自己的心,看自己的发心到底正不正。作为凡夫人,永远不生恶念也不太可能,但根本的目标已经搞错了的话,那就没有实在的意义。如果总体上为了获得解脱,只是偶尔生一些烦恼,这也很容易忏悔;否则就应了“正法非但无利益,依其反而堕恶趣”的古语。
佛法的加持依恭敬心而得
如果某人对上师和正法不但没有恭敬心,反而还生邪见,甚至产生敌对的心态,那在这种人面前就不能宣说正法。虽然佛陀慈爱一切众生,但佛陀也要求不能给这种没有恭敬心的人传法,作为上师自然应该随顺佛陀的教言。有些人还有“得不得法都一样”的心态,对这样的人也不能传授佛法。那天我对一个人说:“某某上师很了不起,他的发愿力极为广大,你应该到他那里去听法。”但那个人说:“我得法也可以,不得法也可以。”如果是这种态度,说法者就不能给他传法。
弘扬佛法时一定要慎重。虽然观察众生的因缘和根机,对凡夫来讲有一定的困难,但也要尽量观察。如果某地的人对佛法有恭敬心,缘分也比较不错,那就应该给他们传法;如果他们对正法与传法者毫无恭敬心,甚至还生邪见,可能有人还有毁坏正法的恶心,那就不应强行传授。
如果向没有恭敬心的人宣说佛法,则会丧失佛法的价值,因为即使向这种人宣讲了佛法,他们也不可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印光大师说:“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华智仁波切也说:“如果自己具有上等的信心与恭敬心,那么所得到的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也是上等的;倘若具有中等的信心与恭敬心,那所得到的悲悯与加持也是中等的;假如仅仅具备下等的信心与恭敬心,就只能获得少许的加持与悲悯;如果根本没有信心和恭敬心,那绝对不能得到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虽然上师三宝没有执著,但要得到他们的加持与悲悯,那就必须具备信心与恭敬心,这就是一种无欺的缘起规律。其实,这就像清澈的水中能清晰显现月影,而浑浊的水中则不可能现出月影一样。所以大家一定要反观自己,并尽量使自己真正具有恭敬之心。
谚语亦云:“若不恭敬者,不解说佛法,若不熟悉者,不能说忠言。”在世间,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那就是对素不相识或不熟悉的人,绝对不能讲忠言密语,否则别人可能会认为你精神有问题。同样,在佛法中恭敬心非常重要,没有恭敬心,就不能为他宣说佛法。以前,很多上师都通过观察弟子的恭敬心,来判断他所得法益或加持的多与少。总之,佛法的加持唯依恭敬心才能获得,而无恭敬心的人,显然即是断绝法缘者,因为任何时候想用佛法来滋润他的心田都不太可能。
对于闻法者来讲,大家一定要认真观察自己的心,如果相续中不但没有信心和恭敬心,反而还经常产生恶念,那就要特别注意。虽然凡夫人难免不对正法生邪见或不起信心,但自己一定要励力忏悔,并应至诚祈祷上师三宝。其实,我们的心就像孩童一样,只要有善巧方便,转变起来还是很容易。孩子虽然调皮,但有耐心的老师和家长,还是可以通过种种方法来教育他。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心有时生这个恶念,有时生那个恶念,但只要坚持不懈地通过佛法来调整,它就可以趋入正道。历史上,很多高僧大德都是这样,起初他们的心也不调柔、行为也不如法,但依靠善知识和正法的加持,以及自己的努力,最后也成为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者。
对佛法要爱如至宝
无论如何,对无比珍贵的佛法,我们一字一句也不能浪费。因为,现在仍存留在人间的佛法,都是佛陀以无量苦行成就的。当然,这一切都是佛陀利益众生的大悲等流。《华严经》云:“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对传承上师传下来的非常珍贵的佛法,我们一定要爱如至宝。如果有人对佛法有恭敬心,那我们就可以毫无保留地传给他,否则就不能随便传授。如果仅仅关心供养的财产,或想利用他人帮助自己出名,然后就传讲最深的法的话,那就太不负责任了。当然,只要我们能随学佛陀,即以胜过珍爱自己生命之心来珍爱佛法,那就一定能得到佛法的实益。
本来证法和教法是法身,但有些人对此毫无信心,那这样的话,恐怕释迦牟尼佛的色身亲自来到你面前也没有用。因为世尊曾说:“不敬我教法,见我有何益。”一般来讲,佛陀度化众生的方式是:自己宣讲佛法,弟子依之修行,以此则能获得解脱,当然这也是佛陀三转法 轮的原因所在。所以,当看到《般若经》等法宝时,一定要当作真佛来想,并且还应经常恭敬顶礼,这样佛陀的加持就会融入我们的心。
不但佛陀是依传讲佛法的方式来让有缘众生趣入解脱道,而且一切善知识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一定要以百倍的信心和恭敬心来听闻上师所传讲的佛法,在听闻后还应按照教言作如理如法的修持,这样之后,佛法不可思议的加持才能融入我们的相续,那时我们就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