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生、无灭、无住
无寿,离寿,
裸形外道还有另外一种观点,寿是人的生命,他们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包括植物、大自然都有生命。这个寿命跟科学、生物学讲的生命不一样,他们讲的寿命跟佛教讲的寿命一样,生物学家讲的这种生命,除了人和动物以外,植物也可以有,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这种生命可以有。
佛教讲的生命是什么?就是像人和动物的这种生命,有情感、有痛苦快乐的感受,我们十二缘起当中就发现了,这样流转下来的才叫作生命。这个生命除了人和动物,六道轮回的众生以外,植物及其他东西不会有。
但是裸形外道认为植物有生命,植物为什么有生命呢?砍掉了以后会干枯、坏掉,所以他们认为植物有生命,就是这样的一个观点,这个也叫作寿。
所以这个里面,无寿的意思是从胜义谛的角度讲,人、动物或者是其他众生都是无我的,这个寿也可以指的是我、自我,自我不存在,所以就是无寿,离寿;另外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讲,植物不会有人和动物的这种生命,所以这两个意思都是无寿、离寿。
如果我们把缘起法学好了,就知道没有一个这样的自我存在,因为这都是因缘。比如说某一个植物,植物的生长需要有很多的条件,这些条件有了,这个植物生长,但这个不能说明它有像人和动物这样的生命,为什么不能说明?因为万事万物都有它自己的因缘,它会产生,它产生了不等于它有人和动物这样的寿命。
如实性
我们学了缘起的时候,从世俗的角度来讲,万事万物都有它自己的因和缘,除了它自己的因和缘以外,不需要其他的因缘,这个我们前面已经学过了,不管是内在的外在的,都有不常、不断这样的五个法则,这个是真实性,这个就是自然的规律,这叫作真实性。
还有,深入观察的时候,因和果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是空性。我们看到的因和果,实际上是一种虚幻,这种观点也是如实性,也是真实的正确的,所以叫作如实性。
无错谬性
在世俗当中,所有的果它需要因,需要有因和缘,没有因和缘就不会产生果,所以有果就一定会有它的因和缘,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因和缘一定是相似的因和缘,比如说稻芽,它的因一定是稻种,不可能是其他的种子,这个我们前面一个法则里面讲过了,最后一个就是因和果是相似的,就是这样。在世俗当中所有的万事万物都需要它自己的因和缘,如果它的因和缘不具备,任何一个造物主、任何一个万能神没有办法创造出来,需要有它自己的因和缘。
如果它自己的因和缘都具备了,不需要造物主、也不需要万能神,这是多余的,因为它自己因缘具备了,它就会产生。如果它自己不具备这些因缘,即使有了万能神、造物主,也不会产生这个果。所以在世俗当中,任何东西必须因和缘都要有,所以我们今天感觉到的幸福和快乐,还有痛苦、不顺利,都有它自己的因和缘。这都不是偶然,不是巧合,都有因和缘。但是很多时候,只要我们自己的肉眼看不到,我们就认为都是巧合,其实不是这样,有它自己的因和缘。
这个因和缘也不会错乱,随便有一个因和缘就会产生这样的果吗?不会的,因和果必须是相似的。所以我们今天感觉到的幸福和快乐,它不是随意一个因和缘的结果,它就是善的结果;我们感觉到的不顺利、生病或者痛苦,这些也不是随意一个因和缘的结果,它一定是恶的结果,所以这叫作无错谬性。
我们学了《佛说稻秆经》,学了缘起法以后就明白了,原来都需要有因和缘,而且这个因和缘必须是相似这个果的因和缘,否则不会发挥它的作用。这五个法则非常重要,这个叫作无错谬性。
无生
虽然从我们感官的层面,从我们现实生活角度来讲是我们刚才讲的这样,是无错谬的,它必须要有因缘,而且这个因和缘是跟它相应的因缘,虽然是这样,但是这些都是我们的错觉。深入观察的时候,从来没有这些因和缘给这个果发挥了任何的作用,所以是无生。实际上深入观察的时候,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讲就是无生,所以有生是我们的错觉,有生、有灭、有住是我们的错觉,无生、无灭、无住是事实。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点击下图二维码,即可请购法宝。↓
(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与平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