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合集
#弟子规
57个



卜式是西汉时期河南人。父母过世后,卜式把家里的田宅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留给弟弟,自己带着一百只羊,到山里过起了放牧生活。十几年后,他有了上千只羊,而此时弟弟已经将那些家产全都耗尽。于是卜式分了许多羊给弟弟,之后又好几次分羊给他。卜式轻财重义,但历史中说,他后来并不缺财,而且还赢得了当时从上到下的赞誉。不重利、不贪财,反而为他的人生打开了更广阔的前景。所以,我们的教育里不要缺了这些。钱财是很重要,生活中离不开它,但我们太看重钱财,鼓励孩子追求甚至争夺,就能得到吗?不见得。父母如果不教导孩子轻财,孩子就只会死死盯住自己的利益,变得目光狭窄,无法形成博大的胸怀。把钱财看得太重的人,小时候争小东西,长大了争大东西,这样不仅会因财伤义,甚至会为财丧命。这几年社会上发生的许多悲剧,例如麻将桌上杀人、出租车上杀人,往往无非只为了几块钱;每每被曝光的杀兄杀弟、杀父杀母案件,也不过是为了一点家产。除了这种极端例子外,更多的是那些或明或暗的争夺和算计。当然,争也好,算也好,都不一定能得到。听说有这么一位老父亲,很有钱,平时生病,子女们没有一个来看他的,但得重病要死的时候都来了。父亲当然知道,他们都是为钱来的,并不是因为孝顺,于是就把自己的钱全部捐出去了。老人无声的愤怒,不知道有没有提醒子女些什么,但我觉得,从这件事里,很多人应该反省:我们人活这一辈子,到底需要重视什么?父母和老师们尤其要反省:我们到底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家庭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什么样的学校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当我们的思想全部被物质抓住的时候,物质就成了孩子的人生目标。所以,在这个物欲本来就强的时代里,我们要考虑,是不是应该多传递轻财的理念,以淡化过了头的物欲气氛。如果真能强调这些,强调礼义廉耻、责任和奉献,那么我相信,即便现实再功利、再残酷,等孩子长大了,也还是会守护一分道义和尊严,绝不会为了钱财伤害他人,更不会伤害兄弟姐妹。
欢迎大家以学习心得方式参与打卡,刊登后即可获得精美礼物。邮箱收稿:qiuxuezuji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