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慧眼看教育(十四) 返回

慧眼看教育(十四)



慧眼看教育



仁波切曾说:

他没有别的伏藏法,

大学演讲系列就是他的伏藏法。




培养完善的人格






可能是受环境或是急功近利的教育影响,不说来世,就是这一世的人格或人生意义,也很少有人理会。现在多数人是只顾眼前的,就盯着钱,不顾道德,不顾生命价值,甚至都不知道孝顺和感恩,不知道要尊重有德的人,心里只想着自己的那点快乐,其他的什么都顾不上。


人要现实一点,这个我理解,读书期间想着毕业后怎么成家立业、怎么买房买车、赚大笔大笔的钱,我也理解,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最好不要落入偏执的心态当中。


有些过于悲观的人,白天晚上担心前面的压力,学业、工作、生活,人生的路还没真正开始,就被想象的障碍压垮了,“像我这样的人,怎么会成功、幸福呢?


而有些人也太乐观了,认为毕业后的生活一定比校园里幸福。实际未必,或者说,正好相反。中午我接到一个老师的电话,他说:“我现在太想读书了,真想回到学生时代,但我已经成家,时光不能倒流……生活怎么这么难?


因此,我们不必太悲观,也不要太乐观,我的建议是,好好享受眼前的读书生活,单纯、快乐、无忧无虑。如果你真为将来着想,那就好好培养自己的人格和善心,具备了这些,你就可以面对压力,也就有可能迎来真正的幸福人生。


幸福人生总是和善良以及完善的人格连在一起。

我们现在学的多数是知识、是技术,不是道德。我们可以用它去完成一件事情,却不知道如何沟通,所以很多人一进入社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有道理就可以啊……”实际上不是。我们还要看别人是怎么想的。社会很复杂,人的想法也不一样,所以要为别人想,这才能沟通。


毕业证上看不出这种能力。你学历再高,如果对上不懂得尊重领导,对平等者不会谦让合作,对下面的人不知道慈悲爱护,工作起来一定会受挫的。加之承受能力又差,领导批评一句也耿耿于怀,那就前途堪忧了。


这些很重要,老师们要常常提醒。从长远看,人格教育不亚于一般的知识和技术,把这些放空、不重视,是很难真正关心到学生的。你们也知道,在过去的传统里,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都会教孩子洒扫应对、待人接物,做人的一套从小就教好了。但80、90甚至70后的父母,自己都不懂,更谈不上教了。父母不教,到了学校老师也不教,从小学到大学都没人教,一二十年读下来只会考试,那这些怎么办呢?


——节选自《智慧人生 和谐社会》2013年9月28日广东金融学院演讲






随缘教育






引导别人时,还是要正面给他宣讲道理。

他有缘接受当然很好,如果无缘接受,我们也随缘。

佛教一直讲随缘,随缘弘法、随缘教育,这很重要。


——节选自《为什么要利他》2013年7月20日第三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演讲





人有约束,才会幸福





大家不要认为守了戒就不自由了,其实人有约束很重要。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年戒色、壮年戒斗、老年戒得。”意思是,一个人想要成功,就要警觉三条:少年人容易贪恋美色,对此要警觉;壮年人容易争强好斗,对此要警觉;老年人最后在愚痴心中会贪得无厌,对此要警觉。


现在有的人触犯法律或者痛苦失败,大多是没有以戒律约束自己所致。家庭不快乐、社会不安定也是很多人缺乏行为规范、丧失道德底线的结果。一个人如果无视道德伦理、内心无惭无愧,就已经入于禽兽之列。孟子也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人没有羞愧心就不能做人了,已经跟畜生没有差别。


今天在座的有管理学院的领导,我特别希望你们重视人心的教育。如果不重视教育人心,很多孩子内心非常脆弱,那么即便为他设计了很美好的蓝图,也终究难以实现,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心力去完成。


而教育人心的道理在传统文化中珍藏着,所以如果把传统文化锁着、藏着,害怕拿出来,就无法从中汲取到营养。而且处于这种思想保守的状态,也始终无法跟国际接轨,单单物质的开放是没有用的。所以,将传统文化传递给下一代非常有必要。


具足戒律的约束,人生才会过得很幸福。古人也说:腹满诗书,自会才华流露;不具规矩,必会无恶不作。所以,戒律非常重要。



——节选自《戒定慧与人生幸福》2013年11月2日江西财经大学演讲




排版 | 一心一意

图片 |  Any 



求学足迹

分享上师的金刚语

        愿您得到殊胜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