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索达吉堪布】学习些古人的行为规范还是有必要的 返回

【索达吉堪布】学习些古人的行为规范还是有必要的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9-09-02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勿践阈”:碰到有门槛的地方,绝不可以往上踏,一定要跨过去。由此可以引申为,不论别人的衣服、器具,还是三宝所依,凡是不能踩的就不要踩,不能跨的就不要跨。然而,现在的人根本不管这些,什么帽子、衣服、经书,统统随便踩、随便跨。尤其是学院刚来的居士,甚至从出家人的僧衣上跨来跨去、在经书上踩来踩去,一点执著也没有,非常可怕!“勿跛倚”:站立时不能站一只脚,另一只脚斜放着,这种姿势不雅观。“勿箕踞”:坐的时候,不能两条腿张开,像过去的畚箕一样,如此显得粗俗失礼。“勿摇髀”:不能抖动大腿,让身子颤动。同时也不能跷二郎腿。否则,会让人感觉你很散乱、很傲慢,一点也不稳重。这些基本行为,每个人都要值得注意,不然,别人会觉得你没有教养。


几年前,上师如意宝在道孚灌“上师心滴”的顶,我和另一位出家人晚上去县上过夜。我认识一个领导,就在他家借住一宿。当时那个领导离婚后刚结婚,娶了一个刚毕业的小女孩。吃饭的时候,那个小女孩行为很不如法,在沙发上一会儿抱着他,一会儿使劲撒娇。她丈夫用眼神示意她坐好,但她装作没看见,依然我行我素。后来他忍无可忍,指着她呵斥道:“你给我坐好!”但她还是没什么感觉:“哎呀,你说什么呀?你过来啊……”


这些行为看似微乎其微,但古人非常注意。可是现在很多人,根本没有这种概念,想什么就做什么、说什么,不知礼貌恭敬为何物。那天我跟一个同学在一起,他就深有感触地说:“在我们读书时,老人们常教训:‘这上面不能踩,那上面不能坐;走路时该如何,吃饭时该如何……’而现在的年轻人,这些完全没有了。”确实,现在的年轻一代,整天除了吃喝玩乐,心目中什么都没有。他不在乎这是违规的,这样违越了传统、违越了佛教戒律,反正只要有条路,他就直接走过去,根本不管前面是红灯还是绿灯。


所以,现在人很需要学习古人的行为规范。我们佛教中讲究“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全部是对身口意三门的约束。若能如此行持,今生中身心得以调柔,堪能行持善法,也会为来世播下善妙种子。所以,我们对行为应该有所约束、有所规范,这不但要从内心接受,更要点点滴滴贯彻于实际行动。


老子曾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上等人听了“道”,会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去做;中等人听了“道”,偶尔想起来就做,想不起就不做;下等人听了“道”,不但不接受,反而还大声嘲笑,行之若素:“为什么不能张开腿坐啊?这有什么嘛!” 所以,我们要做哪一种人?不妨考虑一下。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弟子规另解》


每日箴言


现在有些人认为学佛就是避世,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在大乘佛教的理念中,就算为了一个众生离苦得乐,哪怕付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甚至入地狱感受无量痛苦,也都心甘情愿。那世间上的一点区区小苦,又怎么不能忍受呢? 


--索达吉堪布






致朋友:


澳洲(菩提)佛学会开始招生啦!

学会开设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

  悉尼:

0423121173

   墨尔本:

 0401352062

      阿德莱德: 

   0401677855

       布里斯班:

      0420687876

珀斯

       0449813721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