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读物 十一 | 《做才是得到》把一天的生活当一生来观修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做才是得到
作者: 索达吉堪布
出版社: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1
第三章
把无常变成人生的正能量
07 把一天的生活当一生来观修
假如一天相当于一生,你要看看“这一生”做了什么善法?如果孩童时代、壮年时代、老年时代都没有做,那一辈子就浪费了,临死之前根本没有把握。
不管是什么年纪的人,对未来都应有一种无常感,提前计划好余生和后世的事情。
无常感如何才能生起呢?
根华仁波切教给我们一个窍诀:把一天的生活当作一生来观修。也就是,早上观想自己刚得人身,是孩童时代;中午观想自己为壮年人;下午观想为老年人;晚上观想开始生病,接近死亡;入睡时观为离开人世;做梦观为中阴阶段;第二天早上醒来时,观想为下一世。
假如一天相当于一生,你要看看“这一生”做了什么善法?如果孩童时代、壮年时代、老年时代都没有做,那一辈子就浪费了,临死之前根本没有把握。
如此观修,每一天才会过得有意义。如果你平时经常这样做,遇到什么事情才想得开,碰到什么问题才看得淡,行住坐卧始终都处于快乐的境地中。
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这方面的安排一点也没有,而世间的安排却一大堆,这实在有些颠倒啊!
08 多修无常,得佛安慰
佛陀曾这样赞叹观修无常:“多修无常,已供诸佛;多修无常,得佛安慰;多修无常,得佛授记;多修无常,得佛加持。如众迹中,象迹为最,佛教之内,所有修行,观修无常,堪为之最。”
关于修持无常,塔波仁波切从三个层次教诫我们:
开始的时候,害怕生死所逼,务必要像鹿逃出笼子一样义无反顾。若没有这样的出离心,则无法从世间琐事中解脱出来。
中间的时候,务必像农夫辛勤耕耘田地那样,对未来有一定的把握,做到死而无憾。
到了最后,要像大功告成的人一样,自己心安理得。就像法王如意宝在《快乐之歌》中所说:“死也快乐,活也快乐,一切都快乐。”
在未生起这种境界之前,我们务必要唯一观修死亡无常。普穹瓦格西也讲过:早晨若没生起无常之念,那么白天就空过了;晚上若没生起无常之念,那么夜晚就空过了。
有些人平时念头特别多,总喜欢胡思乱想,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老是安住不下来,非常苦恼。其实你若实在喜欢想,那最好想无常:山是无常的,河是无常的,我是无常的,你是无常的……最终我也会死,你也会死,除此之外,再没有更殊胜的教言了。
印光大师当年在佛堂里,就贴了一个大大的“死”字。想到自己要死了,还有什么放不下?哪一样东西能带得去?所以,对修死亡无常特别重视,这也是许多大德修行得力的秘诀。
宋朝有个人叫吴信叟,博学多才,一心向佛,他虽在朝廷身居高位,但深知诸法无常之理,从不贪慕荣华富贵。
他日日夜夜都观修无常,并请人做了一口棺木,晚上就睡在里面。每到天亮时,要求家仆一边敲击棺木,一边唱道:“吴信叟,归去来!三界无安不可住,西方净土有莲胎,归去来!”他一听这个声音,马上就起来念佛。
后有一天,他在念佛的时候,家人听到天乐鸣空。他告诉大家:“金台已到,我也该走了。”说完即安然往生。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很无常,何时会死,谁也无法预料。亲友再缠绵不舍,死后也带不走一个;财富再令人垂涎,死后也全留在人间;身体再万般珍爱,死后也弃如敝屣。所以,明代一元大师告诫我们:“西方急急早修持,生死无常不可期,窗外日光弹指过,为人能有几多时?”
遗憾的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无常明明就在眼前,却反而把一切执为常有;老年明明已经到来,却还以为自己仍然年轻。所以,活得苦不堪言,还不明白怎么回事。
09 如果想专修一法,无常最为重要
如果你害怕死亡,明白人生里里外外的事无一不是无常,无常就会变成动力,你也会觉得余下的人生不能白白浪费,必须好好用来修行。
一位居士曾问博朵瓦格西:“如果想专门修行一法,修什么法最为重要?”
如果是我们有些人,可能会回答“念阿弥陀佛”、“明心见性”、“修无上大圆满”……有许许多多说法,每个人也喜欢不同的窍诀。但博朵瓦格西是如何回答的呢?
格西答道:“如果想专修一法,无常最为重要。”
莲花生大士在教言中,讲过这样一个比喻:有个人不慎坠落悬崖,慌乱中抓住了崖壁的一把草。他紧抓不放,往下望去,是万丈深渊。这时出现一只白老鼠,叼走一棵草;又出来一只黑老鼠,叼走一棵草,两只老鼠就这样轮番叼,他手中的草越来越少。正在这时,他看到旁边有棵果树,树上长满了水果,他津津有味品尝着水果的甜美,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处险境。
这个比喻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寿命就像是那把草;黑白两只老鼠,比喻白天和黑夜,它让我们的寿命不断减少;身边的水果,比喻世间的名闻利养;身下的万丈悬崖,比喻死后的三恶趣。简单来说,我们的寿命眼看就要走到尽头,若还一味沉迷在妙欲的点滴快乐中,那么一旦生命彻底结束,等待自己的就只有一条路——堕入恶趣。
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一点。有些人年到花甲,却还忙着为未来描绘各种蓝图;有些年轻人认为自己身强力壮,用不着也没时间去想死亡的恐怖,却不明白“黄泉路上无老少”的道理,不知哪天死亡就会突然降临。
看看我们的周围,每分每秒都有许多人死去,有些是病死,有些是横死,有些是自杀……死亡的呼啸声一直在我们耳边回响,只不过我们一直充耳不闻,或者用双手紧紧捂住耳朵。但这样做,死亡就会离我们远去吗?
世间人对“死”字特别忌讳,平时连想都不敢想、连提都不愿提,一旦无常落到了头上,只能哭哭啼啼、万般不舍地撒手而去。
如果你害怕死亡,明白人生里里外外的事无一不是无常,无常就会变成动力,你也会觉得余下的人生不能白白浪费,必须好好用来修行,最后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获得了无生无死的把握,纵然死亡来临也丝毫无惧。
一起阅读
我们现在启动爱心读书计划
学习内容:《你在忙什么》、《八万四千问》、《修行百颂》等著作
我们的希望:每位参加学习的小伙伴在学完一本书后,能够发表2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我们的奖励:参加阅读3本书及以上者,奖励精美佛像一尊。参加阅读1-2本书者,奖励平安结或金刚结一个。以上加持品均会请高僧大德进行加持
大家可邀朋友一起参加,加持品有限,请快快行动哟
每天学习一点点,为自己的心灵充充电、减减压。
詳細可以加紫瑩查詢
随喜关注
紫莹居士微信:athenatang1001
紫莹居微博: https://weibo.com/u/598920426
老中青义工协会网站: www.macaulonglife.org
老中青公众号:macau_longlife
动物乐传心公众号:bodhichitta
世界绿色健康研究协会公众号: GHWAZX
Facebook:动物乐传心
喜马拉雅_FM:紫莹心连心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Vivien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