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雨甘露 || 快来“偷听”,开始给国王直指心性了
【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
国王这样讲了以后,佛陀说:你这样见到了一切从一岁到六十岁之间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刹那不停,一直不断地迁流,那你应该知道你自己终有一天会死的。
【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然后佛陀说:你知道最终会灭的,那你灭的时候,你身中,或者你的相续中有没有一个不生不灭的法?
【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
我确实不知道。我知道是无常,还有什么不灭的东西?
【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
佛陀说:你不知道的话,我今天告诉你,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
【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
你几岁的时候见恒河水的?
可能国王都有点蒙了,刚才给他说不生不灭,然后现在开始问你几岁的时候见到恒河水。
【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
他说:我是在三岁的时候。当时很小,他的慈母带着他,去耆婆天殿堂。这个时候他经过那里的时候,看见恒河水。
【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
然后佛陀告诉大王:“你不是说你二十岁的时候,跟十岁的时候相比较起来,二十岁的时候老了很多,一直到六十岁的时候,跟前面的五十岁比较起来,六十岁的时候老了很多,这样日日月月,年年月月,时间不断变化。”
【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
他说,你不是说岁月一直都在变化,那变化的过程中,我问问你,你三岁的时候见到恒河,一直到后来再过十年,十三岁的时候见过恒河的话,那这个水有没有什么差别?
【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国王当时还是讲得很清楚,他说:我三岁的时候,和后来十三岁的时候,中间差十年,这个之间没有见到,后来十三岁的时候见到,好像在我的印象当中,恒河没有什么变化。从三岁一直到现在六十二岁,五十九年的差别,五十九年之前见到,和今天见到也没什么差别。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
现在说到国王他自己,我看到你国王应该心里比较悲伤,因为六十岁的人呐,而且头发白了,满面皱纹,这样的满面皱纹的面貌,跟童年相比较起来肯定是有变化的。
【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
你从原来三岁的时候很小,现在六十二岁,整个你的相貌、你的身体,你的一切一切,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心态也有变化,以前是特别活泼的小孩,现在已经是六十二岁的国王,肯定有很大的差别。那我问问你,你童年时候看到的恒河的见,和现在六十二岁时的见,有没有衰老和童年之差别呢?
意思是你的见的层面来讲,你恒河层面刚才说是好像没什么差别,但是你国王他自己身体的角度来讲,你自己前面也承认有很大的变化,那这样的话,你见到恒河的,三岁的时候你的见,和现在六十二岁的见,有没有差别呢?
其实如果从眼根见的话,肯定有差别的吧。因为三岁的时候,眼睛很明亮的,很清净的,见得应该很清楚的吧;六十二岁的时候,不知道当时波斯匿王有没有眼镜,如果没有眼镜的话,当时六十二岁的人的眼睛来看的话,也许不一定很清楚的,也许比较模糊的。
可能不是从眼识的角度来讲的,那这样的话,这个见者就像我们前面讲的,应该从心的角度来讲的。见者是心,前面也说见者非眼而是心嘛。
那从你的见者的角度来讲,他有没有年轻的见,以及衰老的见,有没有呢?
【王言:“不也,世尊。”】
当时国王说:“没有什么差别。”
这个还是很关键的。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
佛说:“大王,你的身体有皱纹。”
【而此见精,性未曾皱。】
“你的见性,本性上是没有皱的。”
【皱者为变,不皱非变。】
有皱叫做有变化,你的身体有皱纹,有变化。这是我们每个人看的话,自己也是看得很清楚的,应该是有皱的,这个是有变化的。但是没有皱是什么呢?就是你的心没有变化,尤其是心的本体上面来讲,确实是没有变化的。不仅是小时候到现在的心没有变化,而且我前世和来世之间的心的变化,从心的本性来讲,应该承认是没有的。
【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
如果有变化的话,他肯定会接受灭亡的,就像我的身体一样的,它最后还是会灭亡的。如果不变者的话,根本上是无生无灭的,这就是我们的心性。
现在佛陀开始给国王直指心性了,不知道他懂了没有。
【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如果心性没有什么变,没有什么生灭的话,为什么在这个当中你就感受生死,一直不断地感受流转生死轮回呢?不应该的。
【而犹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你为什么还跟随这些外道说人死了以后已经断灭了,身心分离以后心也没有了,身体也没有了,为什么还跟随这样呢?这个时候佛陀一边呵斥他,一边跟他讲不生不灭的心性的道理。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
波斯匿王不像我们,我们听了多少多少年的话,越来越变成法油子,好像就没什么感觉。波斯匿王当时听了这么短短的一个教言的时候,他就听到了这个以后就深信不疑,知道了我们身后,以后来世的话“舍生趣生”,这个意思是说,舍弃了我们的这一生以后,趣入下一世,意思就是从时间角度来讲,轮回都是生生灭灭,这是他第一步的了解。然后如果再进一步地去了解的话,正在生灭当中的话,其实本性不生不灭的。
这是包括交光、蕅益等好多大德解释的时候,“舍生趣生”这个道理国王懂得了什么呢?国王一方面懂得了远离外道断派的观点,这是第一步,而且知道在名言当中,轮回生生一直不息地流转的过程;然后这个当中再进一步地去思维的话,我们的心实际上是无生无灭的,这么一个道理。
【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这个时候,当时波斯匿王,还有他的所有的这些眷属、大众特别欢喜,这种欢喜从来都没有过。
不知道我们这边有没有这种教言。其实佛陀亲自跟波斯匿王直指,直指的时候,相当于我们也在旁边“偷听”一样的,如果我们有因缘的话,我们也到现在也是可以获得证悟的。
敬整理摘录自
《楞严经》讲解16
音频及完整笔录
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