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钦哲仁波切:你的业障,让你对上师生起邪见!
作者简介:
当今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佛教上师之一,公认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仁波切,曾引发中国知识分子学佛热潮。
我宁愿一个人
“祈愿一切众生获得快乐”自称佛教徒
而不希望他因吃素、持咒、禅定而自称佛教徒
点
击
播
放
器
收
听
情绪很难预料,我们又都充满了骄慢与不安,当我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就会气馁,然后开始数落上师的不是。
我们批评一些小事:例如他打太多哈欠或放屁,接着我们就开始对任何事都吹毛求疵起来。
我们看到他喜欢的弟子为他四下奔波而感到恶心;我们认为他们都是阿谀的马屁精,盲目地赞同任何从他嘴巴吐出来的话语。
然后我们告诉自己,我们绝对不会像他们那么容易就轻信他每句话的表面意思,我们籍由这种自我的解释来撑托自己的骄慢。
我们自认是所有弟子中最实在而且勇敢的人,因为我们是极少数与上师意见相左的人,其他人都是伪君子。
这些连接不断的念头,只会在我们心中生起不悦与厌恶的习气,由此所引发出来的骄慢,更是只会摧毁自己而已。
当有些弟子感觉被忽视或遗忘时,会对上师开始产生怨怼。他们也许会认为上师只花时间跟一小圈他喜欢的人相处,而把其他人排除在外。
这种弟子需要特别留意自己的不安全感、期待与假设。他们必须记住,这些表相很可能是他们自己想像的产物。
他们也应该记住,前来找上师的目的是为了要证悟,而不是为了要上师的注意力,我们大多数人都充满了过多的蔽障与邪见。
当我们的看法及偏见,与上师的希望及行止产生冲突时,就会变成问题,这可能会生起对上师的邪见。再度地要强调,证悟是上师——弟子关系的主要目的。
因此,询问上师一些微小的问题,或寻求上师认同你所有的价值观与判断,都是浪费时间。如果你经常需要肯定上师完全知道你的状况,它就会变成一种障碍。
蒋贡·康楚罗卓泰耶曾经引用蒋扬·钦哲汪波的话,他说:一生中最重要的二件事是生与死,但是都无法协商或辩论的。
所以,对于这二者之间的所有其他小事,斤斤计较的目的何在?它完全无用。我们一旦对“心的真实本性就是上师”有所了解,念诵各种“遥呼上师”祈请文时,就不需要担心上师是否听得见。
而且,如果心的真实本性就是上师,任何我们可能对上师所产生的邪见,也会影响自己的心,唯一损失的,只有自己。
如同佛陀在《诸法无生经》中说,在所有可能的蔽障中,最微细也最强大的,就是业障。
想要避免被业障染污的人,应该避免批判别人,而要随喜他人,并如此思惟:“我永远无法了解他人的心,因此也无法了解他们的行为。”
禅
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