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 又所受五阴,不从自性有。若无自性者,云何有他性?【每日一颂】《中论》
二十二观如来品
戊五(抉择轮回为空性)分二:一、破轮回相续之果;二、破轮回相续之因。
己一(破轮回相续之果——观如来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庚一(以理证广说)分三:一、破如来成实存在;二、以此理舍弃一切见;三、以此理类推他法。
辛一(破如来成实存在)分三:一、取受者如来不成立;二、所取受之五蕴不成立;三、彼等之摄义。
壬二(所取受之五蕴不成立):
又所受五阴,不从自性有。
若无自性者,云何有他性?
所取受五蕴的自性并不存在。如果没有自性,怎么会有他性呢?
◎无自性,故无他性
中观宗驳曰:所谓的五蕴,从其本身自性的角度而言并不存在,因为它是观待而有的缘起法。
关于五蕴不存在的道理,我们在第四品《观五阴品》中曾做过观察,如颂云:“若离于色因,色则不可得。若当离于色,色因不可得。”意思是,因色和果色观待而成立,离开了色法的因——四大种,果色也不可得;离开了果色,色法之因也得不到。通过这种方法遮破色蕴之后,以此类推,就遮破了其他四蕴。
此处可以同样以观待理来观察:所取五蕴需要观待能取如来以及其他因缘才能成立,否则就无法成立。这说明五蕴并没有真正的自性。因为,如果五蕴的本体已完好无损地存在,就无需依靠任何他法。《显句论》亦云:“色、受、想、行、识近取五蕴也不是自性存在,因为是缘起。”
既然五蕴没有自性,怎么会有观待五蕴的如来他性呢?不可能有,就像如果车的零件都不存在,就不会有所谓的车;石女儿的身语意都不存在,就不会有石女儿一样。可见对方观点根本不合理。
◎无自性之法,无法依他性而成立
对方又提出:虽然五蕴自身的本体不存在,但依靠其他法作为因缘,就能使其成立。
这种说法更不合理,如果自身连本体都不存在,那绝不可能依靠他法而成立。《显句论》云:“石女儿自性不存在,他就不能由他法来安立。所以,近取也不存在。”用上节课所讲的镜喻也可以说明:镜中影像的自性并不存在,这样依靠镜子等因缘(他性)也无法使其自性成立。
本品运用的比喻有非常甚深的含义,希望大家不要听完就过了,应该反复思维,在自心当中哪怕对一个比喻留下了深刻印象,对自己的今生来世都非常有利。
有人可能想,前面已经分析过自性他性不成立,此处又分析,是否重复了呢?并不重复,虽然推理方式基本相同,但角度截然不同,前面是从取受者如来的角度分析,这里是从所领受五蕴的角度分析。
这一颂宣讲了所取五蕴的自性以及如来他性都不成立的道理。学习之后大家应该明白两个问题:一、在名言中,观待关系非常重要,万法皆观待因缘而产生;二、如果某法观待他法,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性,依因缘而生的法没有一个不空。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版讲解
记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