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前行广释》66课-重点&讲记脉络
本课重点
熟记本课中十不善业的感受等流果
• 邪淫
•前世邪淫的人,今生将感得丈夫或妻子相貌丑陋、懈怠懒惰,双方犹如仇人一样经常吵架,势不两立。
•教证说明:佛陀在《华严经》中云:“邪淫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妇不贞洁;二者得不随意眷属。”
•妄语
•前世爱说妄语的人,今生将感得常常遭到诽谤,或者上当受骗。
•教证说明
•《华严经》中也说:“妄语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被诽谤;二者为人所诳。”
•《正法念处经》云:“若人妄语说,彼人速轻贱,为善人舍离,天则不摄护。”
•离间语
•前世爱说离间语的人,今生将感得眷属、仆人之间格格不入,或者主人遭到攻击等。
•教证说明:《华严经》云:“两舌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得弊恶眷属;二者得不和眷属。”
•恶语
•前世爱说恶语的人,今生会感得经常听到不悦耳的话语,自己所说的语言也成了争论的话柄。
•教证说明:《华严经》云:“恶口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闻恶音;二者所可言说恒有诤讼。”
•绮语
• 前世爱说绮语的人,今生将感得自己的话没有威力、没有份量,口才拙劣,明明坦率直言,可别人却不信以为真,在大庭广众中讲起话来,也感觉自己气势薄弱。
•教证说明:《华严经》云:“无义语罪……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所有言语人不信受;二者有所言说不能明了。”
•贪心
•前世贪心重的人,今生会感得凡事不能称心如意,经常事与愿违,遭遇不幸。
•教证说明:《华严经》云:“贪欲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多欲;二者无有厌足。”
•害心
•前世害心重的人,今生将感得经常担惊受怕、危机四伏。
•教证说明:《华严经》云:“嗔恼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常为一切求其长短;二者常为众人之所恼害。”
•邪见
•前世邪见重的人,今生往往陷入恶见之中,常被欺诳搅得心烦意乱。
•教证说明:《华严经》云:“邪见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
如何做到家庭和合?
•了知夫妻之间发生争执,理当认识到这是自己往昔造恶业的果报。
•尽可能地忍气吞声,不要心生嗔恨、大动肝火。
•教证:帕单巴尊者所言:“夫妻无常犹如集市客,切莫恶言争吵当热瓦。 ”
当我们受到欺骗、诽谤时应该
如何对治自己的烦恼?
•要避免的过失:
•怪别人不好。
•恨之入骨、以牙还牙。
•即便毁谤可转为道用,但我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也一定要断除妄语。
•要思维观想的:
•这是自己前世说妄语的果报。
•“依靠这场风波,可以净除我前世对他人造谣、诽谤、说妄语的累累恶业,令我的修行得以增上。这样看来,他对我的恩德实在不薄。”
•总结:
•作为真正修行好的人,在遇到他人诋毁、非议时,会很珍惜这种难得的机会,并能将其转为道用。
•教证说明:佛经亦云:“实为第一善,妄语第一恶,舍过取功德,是人人中胜。”
忏悔对治离间语的方法
•一方面应该对此生起追悔心。
•另一方面,以后要尽量化解自他之间的怨恨,哪怕看见两个人在吵架、关系不和,也应当尽心尽力去劝解。
对于恶语需要对治的几个重点
•在所有不善业中,恶语的罪业极为严重。
•对严厉的对境,像上师、圣者、三宝等,比如恶口骂人、恶语中伤,或取外号来取笑他的缺陷,哪怕只说一字一句,也会酿成多生累世不能从恶趣中解脱的苦果。
•公案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摩竭鱼。
•《百业经》比丘尼五百世生为母狗。
•不能给人取绰号。
•尽量制止说些让人不欢喜的话语。
点击
查看《前行广释》第66课讲记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