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过的“无常之网” | 学子FM.08
大圆满龙钦宁提
前行引导文
华智仁波切 著
堪布索达吉 译
学子FM
朗读:圆健
丁三、思维殊胜正士而修无常:
在此贤劫中,以往出世的胜观佛、宝髻佛等七佛 ,及其不可思议的声闻、缘觉、阿罗汉众眷属,虽然曾经以三乘佛法利益无量无数的所化众生,可是如今只剩下释迦牟尼佛的教法,除此以外诸佛都已趋入涅槃,他们的教法也依次隐没。在现今的这一教法中,尽管各大声闻及其五百阿罗汉眷属众也曾纷纷现身于世,但他们同样都依次于法界中趋入无余涅槃。
此外,在印度圣地,曾经出世过具足地道功德、众多神通、无碍神变、结集经教的五百阿罗汉,及二胜六庄严、八十大成就者等等,然而如今已无一人在世,仅有记载他们出世情况的传记留在人间。
在藏地雪域,邬金第二大佛陀广转成熟解脱法轮时,出世了君臣二十五大成就者、耶瓦八十大成就者等,之后又涌现了旧派(宁玛巴)的索宿努三师、新派的玛尔米塔三师 等不可思议的智者及成就者。他们大多数都已经证得成就果位,可以自由自在地驾驭四大,示现有实变为无实、无实变为有实等离奇之神变,火不能焚、水不能溺、土不能压、不堕险地,完全远离了四大的损害。
例如,米拉日巴尊者在尼泊尔的尼祥嘎达雅山洞中禁语而住,当时来了许多猎人。他们问:“你是人还是鬼?”尊者一言不发,一直端坐着凝视虚空。于是乎这些猎人开始向尊者放射大量的毒箭,然而都没有能够射中,接着他们又将尊者拖到水中、丢下深渊,可是尊者却纵身向上依然返回到原地安坐。最后猎人们在尊者的身上堆积木柴点火,火却怎样也烧不起来。
尽管曾经出世这样的大成就者委实不乏其数,但最终他们都显示了无常的本性,现在仅有传记留存而已。我们这些人以往昔恶业为因,被恶缘之风所吹,由恶劣习气相连,心相续依靠四大假合的不净肉身,无法确定这一虚假的身体于何时何地毁灭,因此从现在起三门应当策励行善修福。一边这样观想一边修行。
丁四、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
寿达数劫、威德圆满的诸位天神和仙人也不能摆脱死亡。诸如梵天、帝释天、遍入天、大自在天等世间尊主可谓万寿无疆,他们可以住留数劫,伟岸身躯高达一由旬及一闻距,其身所拥有的光彩甚至比日月更胜一筹,可是他们也同样免不了一死。《功德藏》中说:“梵帝自在转轮王,无法摆脱死主魔。”再者,具足五种神通的天人及仙人,虽然依靠神变的威力可逍遥自在畅行空中,但是到了最后他们也无法逾越死亡的命运。《解忧书》云:“大仙具五通 ,能行于虚空,然而却不能,诣于无死处。”
在这个人类世界也是一样,财富力强高居于首的所有转轮王,以及印度圣地的众敬王沿袭下来的统治南赡部洲不可思议的君主,还有三巴拉王和三十七赞扎王等印度东西方地位显赫、财产丰厚为数不少的国王虽然曾经纷纷降临于世(可是如今都已成了辉煌的历史)。
在西藏雪域,自从除盖障菩萨的化身国王涅赤赞普以来,已出世了天座七王、地贤六王、中德八王、初赞五王、幸福期十三代、极乐五代等(现在都已不复存在)。
(观音菩萨的化身)法王松赞干布在世期间,依靠幻化的军队征服了上至尼泊尔下至中国的大片领域。
(文殊菩萨的化身)天子赤松德赞在位期间,也统辖了南赡部洲三分之二的领地。
法王赤热巴巾时期,在印度恒河岸边竖立起一块铁碑,作为印度与西藏界限的标志,而且他也收服了印度、中国、格萨、达苏等许多国家作为附属国。从此之后,每逢新年宴会,各国使臣需要在同一天内聚会拉萨城,举行献礼进贡等等仪式。
尽管他们曾经拥有如此威力,然而现在这些也都成了历史记载,除此之外无有任何留存下来。
如果思维上述的道理,那么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住房、受用、眷属、权势等,自以为是何等何等的优越,但与以上诸位先贤比较起来,简直就成了蜂巢一样。这样的世间欲妙又有什么恒常性、稳固性可言呢?
我们应当深思并观修以上的道理。
丁五、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
总体来思维劫的增减,也同样是无常迁变的性质。
在往昔初劫时,空中本无日月,所有的人都是凭借自身的光芒照明,依靠神变行走空中,身体高达数由旬,以甘露为食,幸福美满可与天人相媲美。然而由于众生的烦恼和不善业所致,使得人们各种福报日趋直下,以致于变成了如今这种状况。现今的人们烦恼越来越粗重,由此势必导致福德越来越减弱,寿命越来越短暂,最后到了人寿十岁时,各种疾疫劫、战争劫、饥馑劫盛极一时,南赡部洲的众生几乎濒临灭绝。到那时,弥勒菩萨所示现的化身将为剩下的人们传扬断除杀生的妙法。此时人类的身高到了一肘左右,人寿增长到二十岁,尔后逐渐递增,到了人寿八万岁时,怙主弥勒出世,示现成佛转大法轮。这样往返增减满十八次以后,人类的寿命达到无量岁时,胜解佛出世,此佛住世寿量是前面贤劫千佛寿量的总数,饶益众生的事业也等同于千佛事业的总和。到了最后,这一贤劫也杳无踪影。所以观察劫之增减也不离无常的本性。
分别观察四季变迁也是无常的:夏季,所有草地一片青翠,雨水犹如甘露般普降,人们也尽情享受舒心悦意的美景,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妍斗奇、绚丽多彩,真好似天境一般;秋季,瑟瑟的冷风将绿野变成黄色,所有的花草也渐渐枯萎凋零;到了冬季,地冻如石,滴水成冰,寒风凛冽,就算是经过许多马路寻觅也找不到夏季生长的一朵鲜花。如此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秋季、冬季、春季等依次出现,前前季节的一切显现都会变成另一番情形,这些是我们有目共睹的无常实例。同样,如果思量昨天和今天、今天早晨和今天晚上、今年和明年……时时刻刻都在迁变之中。所以说,无论何事何物都没有恒常、可信、稳固的。
特别是我们在自己所住的城市、村落、寺庙等之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前财产丰厚、兴旺发达之人,现今也有沦落衰败甚至家破人亡的现象;昔日穷困潦倒、势单力薄之人,如今变得财运亨通、势力雄厚……这些现象都离不开无常的本性。
我们生活在一个家庭中的人也是如此,历代宗亲祖辈父辈全部相继过世,现在只剩下他们的名字而已,自己同辈的兄弟姊妹等也有许多已经离开人世,时过境迁,此时此刻我们全然不知他们转生在何处。
许多人前些年财势圆满犹如人间之庄严 ,可是今年却只有名字留在人世。现在有钱有势、众人羡慕的富豪,明年的此时或下个月还在不在世谁也不知道。乃至观察观察自家牲口圈里的牛羊狗等,以前已死去多少,现在又剩下多少,这一切最终又变成了什么样,都不超出无常本性。百年以前在世的人们如今没有一个未死而遗留下来的,现今南赡部洲的所有人在百年之内也会一个不剩地全部死亡。
所以,内外器情所摄的万法当中,恒常坚固的一事一物也不存在,可以概括为生际必死、积际必尽、合久必分、堆际必倒、高际必堕。此外,亲怨、苦乐、贤劣及一切分别念也都是无常的。
生际必死:无论是任何人,即便他高如天空、厉如霹雳、富如龙王、美如天仙、艳如彩虹,可是当死亡突然到来之时,他也没有刹那的自由,只能赤身裸体、赤手空拳地离开人间,只能在对财产、饮食、亲友、部属、弟子、仆从等眷属所有受用依依不舍之中抛下一切,就像从酥油中抽出一根毛般独自而去。纵然是数以千计僧人的上师也不能带走一僧一徒,即便是数以万计部落的首领也不能带走一奴一仆,哪怕是拥有南赡部洲一切财产的主人也无法带走一针一线,就连自己最为珍爱、精心保护的身体也必然要舍弃。
有些人在活着的时候,身着绸缎、口饮茶酒、地处高位、美如天仙,但他们的身体死后也只是一具尸体,东倒西歪地放在那里,令人见而生畏。如米拉日巴尊者言:“见而生畏之尸体,本为现在之身体。”人死以后,他的尸体被绳子捆绑,用布幔遮盖,以土石垫靠,生前用的碗也被扣在他的枕边 ,无论活着时是多么端严可爱,到那时都将成为悲惨至极、令人发呕之处。以前在世时躺在层叠舒适的床上,身穿温暖羔皮,头枕柔软皮毛,甚至睡觉醒后稍有不适,也要翻来覆去。但死后,只是在身下垫上一块石头或者草坯,头上布满灰尘。
当今,有些一家之主认为:如果我有个三长两短,那我的家人或者挨饿受冻而死,或者被怨敌所毁,或者为大水溺死,因为现在他们所拥有的财产和幸福等一切的一切全部是依靠我才得到的,所以他们绝不能没有我。可是,这些人死后,他们的亲人将其尸体火化或投到水中,或者丢到尸陀林,之后便心安理得了。人在死亡的时候只有自己孑然一身,孤独无助地漂泊在中阴界,当时所能依靠的唯有正法。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一心一意、尽心尽力地勤修正法。
对以上道理要反反复复思维。
积际必尽:同样,一切积聚终将散尽,这是自然规律。即使是统治南赡部洲的国王,也有沦落为乞丐的时候。许多人上半生受用圆满,下半生却因弹尽粮绝而饿死;有些人去年拥有数百头牦牛,但遭到大雪或其他灾难,今年沦为一贫如洗的乞丐;昨日是地位显赫、腰缠万贯的富翁,也有被仇敌毁得一无所剩,今天成为乞丐的……许许多多我们亲眼目睹的事实足可说明,财产受用不可能恒常拥有,一定要慷慨布施。
对以上道理,我们要再三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