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演讲】善心,是人生的路标
有关善心得善报,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号称“死亡之海”,因为去那里考古的人都是有去无回。直至1814年,有一个考古队打破了这个死亡咒语,成功走出了沙漠。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
当时这个考古队在沙漠里行进时,随处可见死者的骸骨,队长总让大家停下来,挖个坑把骸骨掩埋起来,还用树枝或石块竖个简易的墓碑。
但是沙漠中的骸骨实在太多,掩埋工作花费了大量时间。很多队员抱怨:“我们是来考古的,不是来收尸的。”
但是队长很有爱心,他说:“每一堆白骨,都曾是我们的同行,怎能忍心让他们陈尸荒野呢?”
一个星期后他们到达了目的地,在那里发现了一些非常珍贵的古代遗迹和文物。当他们正要满载而归时,突然刮起了暴风,几天几夜飞沙漫空,指南针失灵了,食物和水也越来越匮乏,他们心中的希望开始泯灭。
这时队长说:“不要绝望,我们来的时候做了一些路标。”于是他们沿着来时为死者做的墓碑而行,最终走出了沙漠。
后来在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考古队员们感慨地说:“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表面看来,在座的人都非常成功——能够考入这样的大学,但是进入大学后,也并非如你们最初所憧憬的那样快乐,因为我看到你们的笑容也不是那么灿烂,可能每个人也都会有各自的痛苦、烦恼和忧愁,有些人也许正处在迷失方向的状态,此时就需要人生的路标,这个路标就是善良。
一个人如果内心善良,那么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有那么多的抱怨和忧伤,反而会感受到快乐和安全。
刚才有些老师跟我讲北京大学的学生没有太大的就业压力,这一点跟其他学校不同。即便是这样,这里的学生还是会有其他的压力,因为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定位很高——薪水达到多少、地位达到怎样等等。当一个人的目标越来越高时,由于人的精力和福报有限,就会承受更多的压力和痛苦,就像跳高运动员跳得越高,体力就会越难以跟上一样。所以如果把目标放低一点,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痛苦。
摘自生命的成长与完善——北京大学演讲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