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钦哲仁波切:请不要犹豫给我写情书!
有人告诉我,我有很多疯狂的追随者。我把这当成一种恭维,因为如果一家医院里住满了病人,那一定说明这家医院还不错。
如果我真的努力践行纯正的菩萨道,我会说,我的女性追随者还不够多,我希望有更多。
普通的情感和吸引可以是障碍,也可以是机会。作为人,最不可预料的事件既可以引发消极的情绪,也可以引发积极的情绪。
我们生活中的所有事件都可以导致其他很多事件——有的有害,其他的有益,最初受到吸引的感觉就像是那样。
所以开始时,一个女学生被我吸引,可能并不是因为精神性的原因,而是因为我是个异性,或者因为业的联系。
但一种那样开始的联系也可以引向更加有意义的事。通常我们认为,安详的佛陀吸引我们走向精神的旅程。
但是有时吸引力来自反面,我们可能会被某些人世俗的特点而非精神的品质所吸引。然而,这种开端可以把我们引向意义深远而重大的某个地方。
通常来说,情绪是二元分别的心识的产物,这当然是修行路上的障碍。
虽说如此,但一个人走上修行之道,总是由于他或者她被某些事物所吸引,这种吸引力也是一种情绪。
我还希望指出,吸引也来自我的这一边。我不想宣称自己是一个很酷的、从来不被吸引的人,我也会被吸引!
我只是希望并祈祷,我的吸引、喜爱或者迷恋能够把我和其他人引向某些值得我们追寻的事。
在佛教徒笔下,释迦牟尼佛的形象是安详的、温和的、庄严的、金色的,通常佛经里也是这样描绘的。
这种安详、庄严、简单、谦逊的出家人形象会吸引我们,并启迪我们走向精神之旅的灵感,所以佛陀才那样示现,以使得我们去追随他。
如果佛陀所示现的形象是染着粉色的朋客发型,戴着鼻环、唇环,满身纹身,那我们之中有多少人会追随他呢?
好吧,追随者绝不会是传统的佛教徒,确实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那样是有罪过的。
而在地球上追随Lady Gaga的人大概比追随佛陀的人多,这是个广为人知的事实。我们无法选择退出,我们不能说佛陀不会那样示现。
往期
(欢迎识别上图二维码关注)
愿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修行中的感受
还有佛教的教言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