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见妙园树为源
百德妙欲随念出
虚空变化天宫等
他化自在岂能及
唯愿往生极乐国
观想到了极乐净土极为美妙、见而悦意的妙花园中,从宝树以及莲花、睡莲等当中,随着圣众心之所想,自然出现具足百种功德的妙欲,虚空中变化的无量宫等,连最高欲天的他化自在天的受用也不能比,因此心中发愿:我此生一定要生到具足殊胜安乐的极乐净土!
这里分成两段趣入往生愿的修行:一、思惟净土超世受用功德庄严引生定解;二、依此定解发起往生大愿。
要从两方面发生观念:(一)受用随心自在;(二)受用超世稀有。总的从三个方面来认识:1.在何处所;2.从何根源;3.如何出生。在净土见而悦意的妙花园。净土的园林实在太庄严美妙,一见就会生起喜悦之心,非常惬意,这是天人游戏的处所。从宝树等根源。这里有优波罗花、莲花、睡莲、白莲、宝树等等,就是从这些花、树流现无数美妙的受用。自然地出生、丰富地出生。所谓自然,不需要费一点劳力,随着心一想自然就出来。所谓丰富,就是具足色、声、香、味、触五个方面的各种各样的胜妙功德。比如出现净土的饮食,百味具足、滋养身心;触感极为柔软,发生无漏妙乐;芳香沁人等等,就像这样在五种欲尘上有非常殊胜的功德,以“百”字来表达。这是由于阿弥陀佛大福德海的加持,圣众随心一想,就从这些宝树等的生源中自然流出。又比如需要妙衣,自然从宝树等中随念流现,不需要费功力去缝纫、裁剪等等,所现的妙衣具有色、光、触等的各种妙德。“虚空变化天宫等
有人会问:他化自在天也有这种受用,能够自在地享用第五天的变化之物,两者有什么差别呢?回答:比如在虚空中自然变化的七宝庄严的无量宫,最高的欲天——他化自在天的处所与之相比,不如它的百千分之一。其他种种装饰、乐器、供养具等等,都远远超过他化自在天的受用。魏译《无量寿经》中作了显著的比较。譬如,帝王虽然是人中尊贵,形色端正,然而跟转轮圣王相比非常丑陋,就像乞丐站在帝王身边一样;转轮圣王威相殊妙,天下第一,然而跟忉利天王相比又特别丑陋,相差万亿倍;如果忉利天王跟第六天王相比,又是百千亿倍都比不上;假使第六天王跟阿弥陀佛国土的菩萨、声闻的光颜容色相比,完全比不上,相差百千万亿不可计数倍。其他像音乐的受用,也有类似的比较。按照这样类推,出现的各种的宫殿、饰品、供养具等等,都有极悬殊的差别。这样要作两种对比观:获得受用的方面,像人间需要很大的劳力,才能得到一点低级受用;到了净土,都是应念即生,自然流现,符合心意,两种受用之间相差悬殊。其次作纵向的对比,从人间到轮王到四大天王到忉利天王,这样逐级地比到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王,这是属于欲界最高的欲天,也就是妙欲享受最大的天,但是他跟极乐世界的圣众相比,百千分不及其一,乃至不可计数分不及其一。这样就知道,净土的受用到了何种地步。归到根源上,都是阿弥陀佛大福德海所现,赐给有缘众生这样报得的受用,远超天帝、天仙无量无数倍。这个上面得了定解后,就会引起求生净土的大愿。
一旦我们开发了这方面的观念,就不想再生轮回之处了,不求来世的人天福报,因为极乐世界一个微尘已经超过南瞻部洲所有的财富,一棵宝树已经超过一切六欲天的财富,因此心里就想:我这一生命终唯一要生极乐世界,宁生西方下下品,不做娑婆上上人!
国无星曜昼夜分
家室诸执毕竟无
掌中随放供养云
天女献供极畅悦
唯愿往生极乐国
极乐世界没有火、日轮、月轮、星曜、星宿这些色法,没有黑暗所以就不会安立昼夜,纯粹由导师眷属自身放光,处处明朗。再者,由于贪著才要积累、守护、增长财富等,需要有家室以及各种世俗的资财、名位,极乐世界毕竟没有这些世俗的事。既然没有昼夜、家室之事,也就没有这方面的我和我所的执著,然而由自身福德力,掌中随意发出供养云。再者,由七千七千变化供养天女奉献妙花、珍宝、伞盖、幢幡、妙扇等等,以及妙歌、妙舞、音乐等,这样在极为愉悦中游戏。一旦往生净土就脱出轮回的错乱循环,得到逍遥快乐,因此发大的愿心:唯愿此生命终往生具足不可思议妙乐的极乐世界!
这里分成两段趣入往生愿的修行:一、思惟清净愉悦功德庄严引生定解;二、依此定解发起往生大愿。
从两个方面开启认识:(一)清净之乐;(二)愉悦之乐。
“国无星曜昼夜分
世俗的苦恼归摄在名、相、执三个方面,有各种的错乱的相,由此安立各种的名词概念,在心里分别执著,陷入到各种苦恼中。但是在极乐世界,没有世间的名相,世俗、家室、社会的名相,从而毕竟没有这些方面的我和我所的执著,处在清净快乐之中。也就是说,在欲界,有天空的日轮、月轮、星曜、星辰,以及地面的火烛、灯光,由于有这些放光体,就有它们隐没不见的黑暗,从时间上,一天划分成白昼与黑夜;然而极乐世界并非三十三天以下的欲界,主尊和眷属身体放大光明,整个国土明耀、明朗,没有丝毫黑暗,所以没有昼夜的区分。再者,不必要建立私有的家室。家是私心的产物,城市是家室的群居处,这些都是私欲心的表现,有了私欲就成立独自的家,为着这个家作积累、守护、增长。再放大来看,所有的欲界的现相都是大的家,也就是上至国家,中至集团、党派、社团,小至一派一派都是一个一个的家。由于区分了自方和他方作为根源,为此对于自方产生爱著、对于他方产生嗔恚,为了谋求自方的利益而营利私自的团体,演化成大大小小无量无数的欲界的体系,这上面有种种现相、种种名称。在极乐世界,一切都是受用现成,没有人我的比较,息灭了我和我所的分别,也就没有自派他派的分别,这样虽然在虚空中变现了各种宫殿,随心自在,然而没有我家你家、我派你派所有的这些家的现相和名言。以时间与家室为代表的世俗体系,不仅没有现相,而且没有名称,所以心中毕竟没有这些方面的我和我所的执著,处在逍遥快乐中。这样就会定解:一旦进入到清净世界,现相清净、心地清净,纯粹受用清净的安乐。“掌中随放供养云
从两个方面开启认识:一、自然出现供养云;二、由变化天女呈献供养。有人不免会想:在世间我们需要有一个执著,也就是为了实现自我应当拼搏,只有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才能够得到应有的人生价值和成功;如果什么家也没有,什么自己的分别也没有,那不落空了吗?回答:实际上,这将出现极为自在畅悦的喜乐。虽然一个执我和我所的心念也不会生起,却发展出极为自在宽广的境界,一切都随心所欲。想要供养的话,由福德力从手掌里面就可以出现无量无数的供养云,香云、鬘云、花云、音乐云、伞盖云等等,由此供养十方诸佛。再者,有七千七千的供养天女作丰裕广大的献供,唱着各种妙歌,跳起各种妙舞,呈献各种的珍宝、伞盖、幢幡、扇子等等,以及献上音乐。这样一来,在极度的畅快中自在游戏,所以这才是极乐世界。
有了上述的观念才知道,生到了极乐世界免除这一切世俗的拖累,不再陷在各种以我执为根源的自他的对立、竞争当中,不再陷入到积累、守护、增长的错乱之流,不再陷入由于自我紧缩而贫乏的境地。那如何来脱出这样的困扰呢?就要此生命终当即往生极乐世界,随之断掉轮回的锁链,从那里直接脱出惑业苦的循环圈,免除下至极小的分别执著,从而一下子跃入到极为宽广的快乐的天地。以这个愿望,唯愿此生往生极乐世界。总之,由阿弥陀佛大福德聚所成就的极乐世界,纵然恒河沙数诸佛运用四无碍解的辩才,也说不尽其功德的一分,以这个缘故发愿:此生命终唯一往生具足殊胜功德庄严的极乐净土!
彼中安住弥陀德
十方恒河沙诸佛
不舍精勤相续赞
观音势至亦复然
唯愿往生极乐国
在此极乐世界的中央,由孔雀严饰的珍宝法座,莲花日月的座垫上,西方大导师阿弥陀佛身体色泽如红宝石须弥山王一样,红色光明显赫,以无量相好作为严饰,双足跏趺而坐,手结定印,上持钵盂,依化身离贪形相显赫而住,如是导师正住世,即长期安住而说法度生。对于这位大教主的名号与功德,由十方每一方恒河沙数的诸佛不舍精勤,相续不断地称扬赞叹,所以西方导师阿弥陀佛的住世功德唯是诸佛所行境界,上至十地菩萨仅凭自力也没法完全了知,因此纯属不可思议的境界。同样的,二大胁士——菩萨上首的观世音和大势至,也如阿弥陀佛一样,如实赞颂,功德不可思议。以这个缘故,对于西方三圣正威光炽然安住世间说法普度的极乐世界,由极大的渴望之心发愿:我这一生命终一定要像射箭一样迅速地生到极乐国土,依止西方三圣得大加持,速疾成佛!两步发愿:一、思惟西方三圣住世教化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引生定解;二、依此定解发起往生大愿。
这里由三极度门开发认识:(一)极高的智慧;(二)极多的诸佛;(三)极力的称赞,由此会认识到西方三圣现今住世有多么大的加持利益,从而发生极大的胜解。
赞颂之处,以教主而言,指阿弥陀佛现今住世的名号和功德不可思议之处。名号和功德应该领会为不二,万德即名号,名号即万德。从极度的方便,摄为一个万德洪名;从无量的展现,就有智慧、慈悲、威力的无量无数的表现。现今住世,指现在正住在极乐净土,在缘起上属于正呈现的一个巨大的利益范畴,如同春天百花开放的缘分那样。以无量光寿为代表,横贯十方、竖彻三际,遍摄有缘众生,广赐弥陀愿海果实。像这样,无量智慧、无量慈悲、无量神通、无量陀罗尼、无量三摩地、无量说法、无量度脱等等的方面,下至一个音声、一个光明、一个姿态,乃至国土的一色一香、一尘一毛,全数都是圆明具德,不可思议。这种功德利益到了何种的地步,对于十方世界的有缘众生是何等地重要,只有由诸佛三极度门的赞叹来作显示。这是由具足无碍照见弥陀愿海全部事实的佛的智慧量来作根源,由此全数都是诚实语,如同《阿弥陀经》所说“十方诸佛出广长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表明无有丝毫妄语那样。并非东方某些世界的某些佛,而是十方的每一方各有恒河沙数那么多的诸佛出广长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作赞叹,可见弥陀愿海的恩德普覆到十方无量无数的世界,也就是多劫地立愿,无数劫地积功累德,到最后圆满之际,这大愿的果实将要赐给十方无数世界里的有缘众生;再者,由弥陀本愿——将来将有十方无数诸佛咨嗟赞叹我的名号、我的国土等等,所以,十方恒河沙数的诸佛都各自在他的国土劝导有缘的众生,信受阿弥陀佛现今住世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利,发起猛利的信心和愿心,一心求生阿弥陀佛的净土。由于这关系到众生得到弥陀愿海的不可思议的救度,而能速疾地登上不退转地,速疾圆证普贤行愿而成佛的缘故,十方恒河沙数的诸佛都不舍精勤,也就是一次又一次相续不断地赞叹。譬如本土释迦牟尼佛,以最大量的篇幅宣说极乐净土的经教,处处赞演,以致他后世变化的佛教事业里,诸大祖师都一致导归西方极乐世界,这些就是所谓的“极力的称赞”。作为西方大教主的大辅佐,有真佛变化的观世音和大势至二大菩萨。当然,对于二大胁士住世度生的功德庄严,也跟上面一样,十方恒河沙数的诸佛都不舍精勤咨嗟赞颂,也就是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中说道:“尔时十方恒沙诸佛,皆共赞彼安乐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化种种方便不可思议,若有能信如是之事,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亦不可思议。”总而言之,这里要关注的是,西方大教主现今正住世的不可思议的利益,这也是十方诸佛吐广长舌竭力赞颂之处、引领众生信受之处、启发众生发愿之处。同样,《阿弥陀佛鼓音声王陀罗尼经》里,明显地显示了这一点:西方极乐世界的所有的阿弥陀佛的功德法都不可思议,所有的神通、变化、各式各样的方便都不可思议,归摄到一句名号,极其不可思议,如果能够信受这样的事,这个人就是不可思议的,所得的业报也是不可思议。如果有人竟然发愿要往生这样的极乐世界,他就是人中的芬陀利花,他就是具有大福德、善根、因缘之人,他将全数得到弥陀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利,得到西方三圣的现场加持,迅速开发觉慧、开明自心,获得大乘的广大的智慧、神通、辩才、威力,迅速圆成普贤行愿,以智悲力化现在十方世界,作无量无数的利益众生的事业。
为了在缘起上最近地依止西方三圣而得到弥陀愿海的全分圆满的果实,心里想到:西方三圣现今正威光炽然地安住于净土,我迫切地想命终无间就能生到这个极其胜妙的净土,得到三圣的大摄受、大加持,所以,这种愿望到了迫不及待的地步,由此发愿: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获取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