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生起稳固定解,修行的基础才算打好了。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
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
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阅读前请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前面已叙述了地狱、饿鬼、旁生的痛苦,又讲了人类、非天、天人之苦,总之,六道都是痛苦的本性。
对于这种痛苦的认识,我们不能只是口头上说“啊!轮回太苦了,犹如火宅”,而要从内心中认识到:无论转生于何处,真的都不离痛苦。
现在学佛的团体中,表面上皈依、出家的形象修行人相当多,但实际上,从心坎深处看破世间的却寥寥无几。所谓“看破”,是指对世间一切美好毫不希求,而并不是因受精神挫折,见到外境许多丑陋,进而开始厌弃世间。
只有真正看清了六道皆苦的本性,并对此生起稳固定解,修行的基础才算打好了。不过遗憾的是,如今不管是刚入佛门的人,还是所谓的高僧大德,最缺乏的就是这种定解。
好多人说轮回皆苦,只是一种人云亦云,并没有以修行来建立。所以,大家对这些一定要经常串习,每天尽量打打坐,反复思维所听闻之理。
其实修行有两种,一是直接安住而修,一是观察法义而修。我们这里所说的思维佛教道理,以令自心与此境界相应,就是一种观察修,这样的方法也叫修行。否则,光闻思而不修行, 算不上是个佛教徒。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先闻思。现在很多佛教徒缺乏佛教基础知识,连基本的道理都不懂,这是相当遗憾的。就像一个人不懂理论而要去实践,做任何事都非常困难。
目前,藏传佛教可能稍微好一点,各个寺院都有闻思传统, 但汉传佛教中,虽说也有个别的闻思道场,但这种习惯并未得到普及,不学佛法的人还是相当多。
比如,在四月初八等佛教节日,寺院人山人海、头出头没,但这些人当中,真正学过佛法的屈指可数。不要说无我空性义,就连业因果、前后世等世间正见,有多少人能明白,大家也非常清楚。
因此,我们作为佛教徒,一边闻思一边修行非常重要,这也是应当长期坚持的行为。
不要说真正转生地狱亲眼见到那些景象,哪怕是仅仅看到地狱的图画,也会令人恐怖、畏惧,萌发出离之心。因此,佛陀曾规定,在寺院门上应绘画“五分轮回图”。
关于五分轮回图的由来,《毗奈耶经》中给孤独长者供养佛陀精舍之后,觉得没有彩绘不太庄严,于是就去问佛是否该画些什么。
佛陀告诉他,寺院门上画五分轮回图;医院里画佛陀亲自照料病人的像(慈济医院就是这样,应该是按这个戒律来的);自己卧室中画白骨骷髅,以断除对身体的贪执(泰国就有这种传统);……
还有,《毗奈耶经》另一卷中说,目犍连游历五道时,见众生感受各种痛苦,回来为大众广为宣说。佛陀得知之后,告诉大家:“不是一切时处常有目犍连的,今后应在寺门上画轮回图,以令众生对轮回厌离。同时,比丘要坐在寺院门口,若见有人来朝拜,应为他们解说生死轮转的因缘。”
在我们藏地,几乎每座寺院的经堂门口,都有五分轮回图。而在汉地,大多数寺院没有画这个,只有九华山和普陀山的一些寺院,塑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地狱造型。
你们以后住持寺院时,在门口画上好不好?这个真的很重要。至于怎么画,《毗奈耶经》里讲得很清楚。
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也说:“即便见闻地狱图,忆念读诵或造形,亦能生起怖畏心,何况真受异熟果?”即便是耳闻地狱的故事,眼见地狱的图画、塑像,或者忆念地狱的痛苦,尚且都会心生怖畏,何况是堕入地狱亲身感受痛苦了?大家也知道,人间的监狱已经够恐怖了,但地狱远远超过这个。
所以,有正知正念的人在了知地狱的痛苦后,一定要避免造恶业。
当然,也有人因为邪见深重,再加上前世善根薄弱、今生教育环境的影响,听了这些后不以为然,只是把它当成神话故事。但你相信也好、不信也罢,因果绝对是无欺的,只要自 己造了恶业,必定会感受相应的苦报。
因此,在座的道友应对地狱生起恐惧心,有了这种心,今后才会谨慎取舍。
对于上至天界、下至地狱的众多痛苦,我们一一思维之后,要发自内心放下今生的琐事,觉得世间八法、名闻利养没有多大意义,再怎么做也不过是轮回之因。
汉地很多高僧大德,喜欢说看破、放下、自在,这在修行中确实重要。《开启修心门扉》的第一章,也是先讲了“舍弃今世”。
这并不是我们特别消极,好像连基本生活都不会享受,而是以佛教更高深的智慧剖析时,这些享受都没有真正价值,所以才应该看破一切。
否则,倘若死执不放今生的琐事,一直贪执各种世间法,那么即使表面上学佛、出家,装出一副修法的模样,也不可能踏上正法之路。
只有看破了今世,才明白世间所有事情的真相,此时哪怕懂一个偈颂的道理,即生也有解脱的机会。如《大集经》云:“众生若离五欲乐,亲近如来听正法,至心受持一偈义,是人解脱如先佛。”众生若远离了七情六欲的贪执,如理亲近佛陀般的上师并听受正法,那么即使至心受持一个偈颂,也会像迦叶佛、拘留孙佛 等先佛那样得到解脱。
因此,大家有缘分时,纵然听一堂课或一个偈颂的道理,对此反反复复去思维,也能改变你的人生,并逐渐趋入解脱之道。
以上宣讲的内容,其实就是出离心,这在佛教中很关键。有人认为:“出离心、菩提心太简单,我要希求最高的大圆满。”但你若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大圆满法再殊胜,修起来也有一定困难。
其实,出离心的要求还是很高的,你无论在家还是出家,可以想一想:自己修行是为了解脱,还是获得人天福报,或者只顾眼前利益?
有些宗教追求死后升天,但你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仅仅是希求今生的生活平平安安、工作顺顺利利、家庭和睦相处……那 连一个人天乘都赶不上。故而出离心相当深奥,每个人都不能小觑。
回 向 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智悲脚印 ∣一个自利利他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