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若不因五阴,先有如来者。以今受阴故,则说为如来。【每日一颂】《中论》
二十二观如来品
戊五(抉择轮回为空性)分二:一、破轮回相续之果;二、破轮回相续之因。
己一(破轮回相续之果——观如来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庚一(以理证广说)分三:一、破如来成实存在;二、以此理舍弃一切见;三、以此理类推他法。
辛一(破如来成实存在)分三:一、取受者如来不成立;二、所取受之五蕴不成立;三、彼等之摄义。
壬一(取受者如来不成立)分二:一、破实有补特伽罗如来;二、破假立补特伽罗如来。
癸二(破假立补特伽罗如来)分三:一、自性他性不成立;二、取受不成立;三、所假立之法不成立。
子二(取受不成立)分三:一、取受者不成立;二、所取法不成立;三、能取所取不成立。
丑一(取受者不成立):
若不因五阴,先有如来者。
以今受阴故,则说为如来。
◎闻思百遍,其义自见
下面几颂可能不太好懂,希望大家能全神贯注地听。有些道友第一次听《中论》,对于有些名词不熟悉,你们课后一定要听堪布堪姆的辅导,之后再参加组里辅导。这样听了三四遍之后,有些道理才能明白。除了极利根者以外,一般人第一次听都会觉得难懂。
就像因明和《现观庄严论》里所讲的很多法相,一般人听一两遍确实不行。我以前讲过,有位堪布第一次听《现观庄严论》之后,脑子里几乎没留下什么印象,但第二次、第三次听的时候,不但听懂了,而且生起了强烈的学法意乐。
如果是世间法,有些聪明的人可能听一遍或看一遍就懂了,而佛法与之不同,尤其中观、因明这样的甚深论典,如果前世没学过,相续中没留下这方面浓厚的习气,想马上通达非常困难,希望大家一定要反复听闻、再三思维。
什么是取受者和所取法呢?比如我在吃饭,我是取受者,我所吃的饭是所取法,我和饭之间有能取所取的关系;又如,我依靠五蕴身在世间存活,我是取受者,我的色蕴、行蕴、想蕴等五蕴都是我的所取法。此处的取受者并非指凡夫人,而是指如来;如来的色蕴、想蕴、行蕴等五蕴是所取法。
这里仍在破以犊子部为主的有些小乘宗的观点,他们认为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如来,如来是取受者,如来的五蕴是所取之法。但这样的如来不可能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取受者如来、所取法五蕴、两者之间能取所取的关系都必须成立,然而这些都不能成立。既然如此,如来还能以何种方式存在呢?
首先宣讲如来作为取受者不成立的道理,如果不依靠五蕴可以先有如来,则不合理。因为只有如今取受五蕴的缘故,才可以称为如来。
《般若灯论》中此颂的后两句是:“而今取阴故,始是如来耶”,意思是,如今取受了五蕴的缘故,从那时开始便称为如来。
犊子部的观点比较特殊,他们认为先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如来,然后如来作为取受者可以取受五蕴。然而这种观点并不合理。
◎于五蕴之前,如来不能成立
中观宗驳曰:认为如来不依靠五蕴可以先成立的观点不能成立,因为,只有取受了五蕴才叫如来,没有取受五蕴就不能叫如来。比如,释迦牟尼佛并非不依靠五蕴而独立自主地存在于世,他是在取受了五蕴之后,人们才称其为如来。
为什么说不取受五蕴,就不能称为如来呢?首先,以现量不可得之故,无论是阿弥陀佛、药师佛,还是释迦牟尼佛,任何一位如来都是有了蕴之后,才能在众生面前显现,众生也才知道他是功德圆满的佛陀。没有五蕴而独立存在的如来,人们从未见过,在人类历史上也从未出现过。其次,无有五蕴的如来于理也有妨害,《显句论》云:“不依靠五蕴的如来并不存在,否则一切情况下分析就成了无因。”
◎于五蕴之后及同时,如来亦不成立
也许有人会想,既然如来在所取五蕴之前不能成立,那先有所取五蕴,后有如来的情况应该成立吧?但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从未出现过,比如,释迦牟尼佛的五蕴身先出现于世,之后享用身体的释迦牟尼佛才出世的情况根本不存在。
如来和五蕴身同时存在是否合理呢?也不合理,如果受者如来和所受五蕴同时存在,那么两者无需互相观待就已成立了,但这根本不合理。
通过以上观察,我们就能深刻地领悟到,如来和五蕴之间,无论以先后的方式,还是以同时的方式存在都不合理,最后就能推出,受者如来不能成立。既然如此,犊子部所许的不可思议之如来到底是指什么呢?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版讲解
记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