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愿文大疏释》45 * 笔记
本课脉络
👆 识别上图小程序码查看或下载
本课科判
本课重点
正确认识藏传佛教。
以信心精进祈祷莲师。
不要毫无顾忌地与杀生之人交往。
一切罪业中,杀生最重。
所有人都要诚信因果。
本课难点
业力成熟的时间不定,应尽早精进忏悔。
适当地取舍吉凶很有必要。
如果能认真作忏悔,严重的罪业也有清净的机会。
佛教徒一定要断除杀生恶行。
本课脉络
课前开示。
杀生果报公案。
与杀生之人接触会染上过患。
以痴心杀生而感果的公案。
思维杀生过患和忏悔的必要性。
脉络展开
一.课前开示。
1.精进修持净土法的同时,要尽量闻思佛法的教理。
①净土法门非常殊胜,许多人依此获得成就。
②学习佛法的教理非常有必要。
A.不学教理的过患:边念佛边杀生的人很难往生极乐世界。
B.修持净土法和闻思教理相结合,对往生极乐世界最保险。
2.正确认识藏传佛教。
①藏传与汉传净土法一味一体。
A.没有任何矛盾和相违之处。
B.修行人都祈祷阿弥陀佛。
C.学习藏传净土对自己有利无害。
②藏传佛教是人类的精神宝库。
A.舍弃愚昧无知的行为。
a.表现。
i.不承认藏传佛教。
ii.没有任何合理依据,以具染污的邪慧大肆诽谤藏传佛教。
b.过患。
i.毁坏许多众生的善根。
ii.生生世世堕入恶趣的深渊。
B.藏传佛教完整地保存了佛陀一代时教的精华。
C.无数的修行人依之获得了成就。
③不要轻易毁谤密法。
A.初学者很难理解密法的甚深行为。
B.了义的大成就者可能会有常人无法想象的行为。
C.双运、降伏等是密宗的最高行为。
a.密宗没有要求所有人都这样做。
b.没有开许以自相的烦恼来行持这些行为。
3.精进祈祷莲花生大士。
①对莲花生大士要有清净的信心。
A.莲花生大士是藏传佛法最开始、最主要的弘扬者。
B.对莲花生大士和法脉有邪见的人绝对不会有解脱的机会。
C.若以诚挚的信心,经常恭敬祈祷,修行必定会善始善终。
D.不要轻易加以诽谤。
②祈祷莲花生大士。
A.最好是念《金刚七句祈祷文》。
【教证】莲师:“七句祈祷深情之妙音,相随手鼓伴乐猛祈请,邬金我从妙拂吉祥山,如爱子泣慈母心不忍,予以加持立此坚誓言。”
《金刚七句祈祷文》:吽!欧坚耶洁呢向灿,巴玛给萨东波拉,雅灿却格哦哲尼,巴玛炯内义色扎,括德卡拙芒布果,切洁吉色达哲杰,新吉落谢夏色所,格热巴玛色德吽。
B.祈祷的关键是信心。
【教证】莲师:我恒时处于有信心者面前。
C.祈祷的过程中得到莲师加持的验相。
a.自己的信心、智慧大增。
b.身体颤抖、汗毛竖立。
D.观修、祈祷莲花生大士的方法。
a.通过外、内、密三个层次修法。
i.内和密的修法是以密宗的不共窍诀来解说——要接受灌顶。
ii.外的修法只要有信心就可以修持。
b.麦彭仁波切《金刚七句祈祷文释·白莲花》有宣讲。
i.上师在法王如意宝处得清净传承。
ii.有因缘的时候上师会传讲。
③祈祷莲师的原因。
A.末法时代唯有祈祷莲师,才能遣除一切邪魔外道的干扰,保证自己的修行圆满。
【公案】赤松德赞国王弘扬佛法时依靠莲师遣除了非人的违缘。(法本P166)
B.莲师有殊胜宏愿和加持力。
a.莲师士对青藏高原和南赡部洲的许多地方都作过加持。
b.法王如意宝授记:“如果我们能在菩萨顶塑一尊庄严的莲花生大士像,同时在其他寺院也塑许多莲花生大士像,以后无上密法就会在汉地得到广弘,汉地的无量众生将得到解脱。”
c.诸佛菩萨的总集就是莲花生大士。
d.莲师在遣除修行违缘和弘扬佛法违缘方面的加持无与伦比。
④应持之行为。
A.供奉莲师像。
a.功德。
i.个人:一定会遣除相续中的烦恼,现前证悟的智慧。
ii.总体:佛法一定不会衰败,显密圆融的教法会如阳光普照般得以广弘。
b.应该请一些莲花生大士像带回汉地。
c.上师从小就对莲花生大士有不共的信心,一直坚信:莲花生大士是一切诸佛的总集!
B.平时就应精进祈祷。
a.上师在弘法期间没有出现大的违缘与莲师的加持分不开。
b.一定要得到莲花生大士为主的三宝、三根本的加持。
i.出家人希望自己的戒律清净。
ii.在家居士希望修行不遭到任何违缘。
iii.修行人实现一生修行顺利、临死之前有所成就。
二.杀生果报公案。
1.萨嘎玛和胜光王的公案。
①因。
A.三十个盗贼偷了一头母牛。
B.他们在一个老妇人家里杀牛,也给了那位老妇人一些肉。
C.母牛临死时发了恶愿。
②果。
A.老妇人转为萨嘎玛。
B.三十个盗贼转为萨嘎玛的三十个儿子。
C.萨嘎玛的三十个儿子被胜光王砍头并寄给萨嘎玛。
③业力的成熟时间不定。
2.杀生现报很奇特很可怕。
①广东某屠宰场某人杀猪时被猪踢进烫猪池,虽然从池中爬出,但全身多处感染不治身亡。
②扬州农民四六挖土时用沸水烫死无数蚂蚁,之后梦见蚂蚁爬满全身,醒来便全身长满红色斑点,逐渐化为红疱并长出蚂蚁咬噬肉,无法救治在哀号中死去。
③《悲惨世界》:某工程师研制杀猪机器,试运行时本人被卷入机器成为第一个实验品
3.发大心传播佛法。
①懂得因果律的表现。
A.听闻善法功德时,觉得自己有解脱的希望。
B.听闻杀生过患时,非常恐惧,觉得没有解脱希望。
C.努力断恶行善。
②推广佛法要让更多的人懂得因果的道理。
A.人们由于普遍缺乏因果的观念,造的恶业实在可怕。
B.挽救这些造恶业的人。
三.与杀生之人接触会染上过患。
1.不要毫无顾忌地与杀生之人交往。
①经常与杀生之人接触会染上过患。
A.猎人、屠夫的父母、妻子、子孙都要堕一次地狱。
B.若山沟里有太多猎人,当地会遭受天龙八部的诅咒,时常出现种种不悦意之事。
C.若与杀生者同饮一处水,即使今生没有受害,后世也会受牵连而感受痛苦。
D.一刹那与杀生之人攀谈也会染上罪障。
②藏地对猎人、屠夫都很忌讳。
【原因】杀生之人的染污非常大。
③恶人的身边常有损耗鬼跟随。
A.会给家里带来诸多不吉祥,如夜眠恶梦、罹患疾病、诸事不顺等。
B.摸的加持品会丧失加持力。
2.适当取舍吉凶很有必要。
①不同的人对取舍吉凶的态度不同。
A.古人在造恶者离开后要做驱除秽气的仪式。
B.经常造恶的人离开上师的屋子时,喇嘛马上点香开窗除秽。
C.现代人什么顾忌都没有,就像浑浑噩噩的畜生。
D.有些佛教徒也不注意这些问题。
②不能否认缘起。
A.胜义谛:固然一切都是清净平等的,没必要去执著。
B.世俗谛:吉凶、祸福、染净都是存在的。
C.【教证】《时轮金刚》:在胜义谛中,一切都是空性的,但在世俗谛中,诸如出门选吉日、看风水选地、打卦看吉凶等观察缘起的行为还是需要的。
③过于执著也没有必要。
A.原因:过分执著会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
B.表现。
a.忌讳特别多。
b.整天生活在分别念的网中。
c.走路时都害怕前面有鬼。
d.过分执着加持品而得罪金刚道友。
四.以痴心杀生而感受等流果的公案。
1.杀生的意乐。
①贪心。
②嗔心。
③痴心。
2.富商以杀生举办供养法会的公案。
①公案特点。
A.因: 富商为了造佛像、建佛塔,杀害了很多旁生举行供养法会。
B.果: 富商死后转生为自家的牲畜,屡屡遭到宰杀。
②恶业现前时无法阻止。
A.佛陀的妙手无法阻挡业力的成熟。
B.高僧除了给可怜的众生念经加持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③要避免血肉供施。
A.血肉供施完全是助长外道做法的苗头。
B.大德极力遮止。
a.华智仁波切大力教化。
b.法王如意宝在世时也特别遮止。
C.这种行为非常不如法。
a.过失很大。
b.会影响许多人对藏传佛教生邪见或退失信心。
D.佛教徒要尽量食素。
a.共同发愿食素对佛教是一个大的贡献。
b.尽量克制自己的贪欲。
c.有利于藏传佛教的弘扬。
五.思维杀生过患和忏悔的必要性。
1.藏传佛教和苯波教的区别。
①苯波教有杀生作血肉供养的传统。
②苯波教与佛教完全不同。
A.苯波教是藏地民间宗教,佛教传入藏地前就已存在。
B.苯波教吸收了佛教的内容,与佛教有一些相似之处。
C.佛教不属于苯波教。
D.苯波教也有许多人修持佛法获得了成就。
③佛教和外道的标准就是看是否皈依三宝。
④严格区分内外道不是为了贬低、排斥外道。
2.杀生过患很重。
①一切罪业中,杀生最重。
A.【教证】“无有重于杀生罪”。
B.【教证】“自身为范例,切莫害他众”。
C.每个众生都和我们一样具有生命且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证】寂天菩萨:“自与他双方,恶苦既相同,自他何差殊?何故唯自护?”
②大量杀害众生的罪业非常严重。
A.表现。
a.在江河大海中下网,一起网就捕获无数的众生。
b.用火弩、火枪打猎,在杀死一个众生时,令有形、无形的许多众生魂飞丧胆。
B.【公案】目犍连尊者游历地狱所见。
a.果:黑木炭一样的人被具许多头的众生用各种兵器打杀,身体被碎尸万段,被有许多恶狗啃食。
b.因:往昔杀害众多人与野兽的异熟果报。
3.忏悔的必要性。
①严重罪业通过认真忏悔有清净的机会。
A.【公案】《百业经》曾杀了五千人的王布果清净罪业后获得了阿罗汉果位。
B.进入喜金刚、时轮金刚的坛城中获得灌顶时,许多严重的罪业当下会被净除。
C.如果观修金刚萨埵,即使毁犯密宗根本誓言的罪业也会得以清净。
②不考虑来世的人非常愚痴。
A.表现:造了恶业后,不但不发露忏悔,反而说:“谁也不知道来世是什么样,现在忏悔干什么?”
B.道理: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也会为明天的生活做准备。
4.上师教诫。
①佛教徒一定要断除杀生恶行。
A.一边学佛,一边继续杀生,这根本不是真正的佛教徒。
B.事例:有些佛教徒对杀生不顾忌。
②佛法教育非常重要。
A.懂佛法的真义后才有正确的见解和行为。
B.良好的世间教育,会有光明的前途。
C.佛法的学习关系到生生世世是黑暗还是光明的大问题。
D.要发大心,有因缘时一定要用佛法来帮助众生。
E.学习佛法的意义在于明了因果取舍。
a.应舍。
i.一定要开天眼、得神通。
ii.一定要马上开悟。
iii.学佛不是断恶行善、追求解脱,只是作为求财、保平安的手段。
b.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生起定解。
c.精进断恶行善,为来世开创良好的开端。
③尽量断恶行善。
A.【教证】《念住经》:“罪恶深重者,异熟亦炽盛,遭受大损害,故当断罪业。”
B.偶尔产生烦恼或者造了恶业,要立即进行忏悔。
④所有人都要诚信因果。
A.造罪业必将感受苦果。
a.【教证】《因缘品》:“为己得安乐,笑着造罪业,罪业之异熟,将哭泣感受。”
b.不同的庆婚的方式会感受相应的果。
i.吃肉喝酒庆祝新婚将哭泣感受果报。
ii.把办宴会的钱用来放生对生生世世都有利。
B.因果绝对不会空耗。
a.虽然看不到高空中鸟儿的影子,但鸟儿落地时必然会出现影子。
b.善法会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果报。
c.恶业消失的条件。
i.忏悔清净。
ii.亲身感受果报。
d.【教证】律藏:“犹如影子随人后,身坐影坐行彼动,善恶如影亦复然,此乃佛说无上语。”
C.对业因果产生定解。
a.在因果取舍方面有所进步。
b.通过学习佛法有好的转变。
个人分别念整理仅供参考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明日死谁知 今日当精进
往期推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