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次第花开 >> 顺缘和违缘不能白白浪费,可以积累巨大资粮 返回

顺缘和违缘不能白白浪费,可以积累巨大资粮


面对幸福快乐时,凡夫人的表现往往是很高兴而享受,甚至觉得自己人品爆发才有这样的快乐,白白浪费了这样难得的福报因缘。而遭遇痛苦时,凡夫人也只能白白受苦,默默忍受,而不会将痛苦转为清净业障、积累资粮的方便。

 

在生活中或者修行过程中遇到各种违缘或者顺缘时,大乘行人的反应应该与没有修习过佛法的凡夫人截然不同。


面对功成名就、财富权势、幸福快乐时,一般凡夫人的表现往往是得意洋洋,无所顾忌,一味贪图享受,完全浪费掉这难得的福报因缘,不知道用自己所得的福报来利益众生、积累资粮,甚至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财富、权利损害众生,造下无量无边的恶业,在六道轮回中没办法脱离出来。

前几天听他们说:“哎呀!我得到这样就是我的人品特别好,人品爆发。哎!你那个肯定是你人品不好的原因。”虽然不知道他们讲这个的意义,反正听起来就是得意洋洋。一般凡夫人的特点就是这样了。

相反,虽然大乘行人不曾花很多心机去谋求自利,但是当自己所积累的福德因缘具足的时候,他们仍然会享有世间的幸福和出世间的圆满,但他们不会浪费这份幸福和圆满,而是抓住时机使它们成为修法的资粮


就像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示现福力王子,通过自身的福报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的。

他们在享受快乐时,时时不忘这是善业的果报,因而对修菩提心发起更大的勇猛心精进修持,随时随地发起自他相换的心念:

虽然我所拥有的幸福和圆满是有漏的、微不足道的,但我仍然愿意一心一意、诚心实意地把它们全部无条件地奉献给一切众生,就像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衣服让别人穿一样。

这就是大乘行人不共的特点,把快乐幸福全部奉献给一切众生,自己不会偷偷地去享受的,这样才能迅速获得解脱。


还有,面对病苦折磨、怨敌魔障、痛苦失败时,一般凡夫只能让痛苦白白地过去。

他们不是默默忍受,就是选择用一种烦恼来掩盖另一种烦恼,想尽一切办法远离痛苦,比如说为了缓解压力而去唱歌、跳舞、看电影、上网等等,甚至去酗酒、赌博乃至吸毒、轻生自杀。

以为这样能减轻烦恼,结果却令贪嗔痴三毒不断增上,导致越来越沉溺于轮回的深渊,实在是太可怜了。这些都是不懂痛苦转为道用的原因。

而大乘行人面对磨难,不但不会害怕,反而会非常高兴。因为大乘行人可以将这种烦恼转为道用。

尤其是遇到修行的违缘时,比如小到打坐时的昏沉掉举、外缘干扰,修行时的懈怠懒惰,热衷于世俗热闹等,甚至是造作犯戒等罪业,行者不应把这些看做是不可逾越的困难,而应该勇敢地面对并承受各种痛苦及痛苦之因:

既然事已至此,我就应该把它们转变过来——不但不能让这些痛苦或破戒等罪业成为我修行的障碍,更要把它们变成我修行的顺缘


那该如何将一切违缘转为道用呢?

首先

我们不要害怕违缘。

如《入行论》所言:“若事尚可改,云何不欢喜,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假如还有扭转的余地,就像菜叶掉到地上,我们还可以捡起来,那就没必要不高兴,一味地伤心痛苦也无济于事。一方面浪费时间,增加自己的苦恼而已;一方面也找不到对治的方法,错失了很多补救的机缘。

如果事情已经不可救药,就像已经倒在地上的水,或者玻璃杯摔碎了,此时伤心苦恼、怨天尤人又有什么用呢?


其次

我们还要认识违缘痛苦的根源,这样才能去对治它。

以前出现病痛、怨敌、魔崇等不如意的事时,我们总是将责任归咎于他人,不明白所有的违缘都是由业产生,而业又是从我爱执产生的,因此,我爱执才是祸根所在。

正如《入行论》所云:“世间诸灾害,怖畏及众苦,悉由我执生,此魔我何用?”

一切痛苦的源泉就是我执,我们应当将我执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比如遭遇盗贼偷窃时,不应指责小偷,而应该埋怨自己的恶业以及引发恶业的我爱执再进一步说,没有能偷所偷,也没有一个真正的“我”在痛苦。当然这个比较深一点。


以前法王如意宝住世时,某地有一些居士,他们皈依佛门已经很长时间了,但因为身上患有严重的传染病,所以单位同事和亲友们对他们都很鄙视。为了报复这些人的薄情寡义,他们花了很多钱,到处求一个诅咒法,后来到学院请法王如意宝给他们传金刚橛修法。

当时法王如意宝没有答应,只是让他们回去修慈悲心。

我们修任何一个法,都要以慈悲心为基础。

金刚橛属于忿怒本尊的修法,没有慈悲心的基础上,就以自相的愤怒、嗔恨心观修,非但对自己没有利益,反而让自己堕入三恶趣而已,这样特别可怜。再加上我们讲,如果略修四无量,就修一个悲心,所以说悲心是特别重要的。

依此道理,噶当派制定了一个教言:做任何事情,如果有错,必定是“我”的错,一切过失由“我”领受,怎样也怪不到别人头上。

总之,当我们遇到违缘时,不要自怜自艾、怨天尤人,应把这些报应全都归罪于“我执”的头上,知道它是一切的祸害的根源。

如《入行论》云:“如是汝屡屡,弃我令久苦。今忆宿仇怨,摧汝自利心。”这是以拟人的手法,揭露了我执的险恶面目:

我执啊,你三番五次地加害我,令我在轮回中饱受了无量痛苦,如今回忆起这些宿世仇怨,气愤难平,从今以后我要与你不共戴天,依靠菩提心的力量,将你这个害人不浅的家伙彻底摧毁!

很多人没有认识祸害的根源是“我执”,自己一遇到违缘就怪到别人的头上,没有从自身方面来断除。这样的话自己越来越痛苦而已的。

所以,在出现患病、苦恼等恶缘的时候,要懂得如何转念,将痛苦变成修行的机会、证悟法性的助缘。


疾病是由我爱执所产生的,生病时应当想:“病魔来帮助我降伏自己无法降伏的我爱执怨敌,所以对我恩德深重。”


以此认识到违缘对我的恩德,并不断串习灭除我执的决心,生起强大的动力精勤修持菩提心,以此来战胜我执这一厉魔。


文|整理自

菩提洲网站 >在线学习 >慧持法师

《开显解脱道》讲记 第39课



动动手,把我们【设为星标
不要走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