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一脉心香 >> 索达吉堪布:佛陀为什么说自己是自己的怙主? 返回

索达吉堪布:佛陀为什么说自己是自己的怙主?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 一脉心香 2018-07-30

此等士夫之次第,虽无他人作分析,

然将世间高尚行,分为上中下三品。

世间上的所有众生,可分为好人、中等人、坏人三类,这种次第并非他人安排,完全是由自己的行为来决定。

倘若一个人行为高尚,大家会公认他是好人;假如行为中等,则称为中等人;如果行为恶劣,就是所谓的坏人。因此,世间中的好坏划分,主要依靠自己,并不是别人来操纵。

假设有个人特别坏,即使给他一个响亮的称呼,比如国家总统、省级领导,也没有用。由于他自己恶习不改,经常作恶多端,下场肯定非常悲惨。同样,从佛教而言,有些人叫法师、高僧,但他根本没有这些功德,称呼再大、地位再高也用不上,过段时间可能就变成最可怜的人。

反之,倘若一个人行为高尚、智慧超群、道德圆满,世间上的地位财富也会唾手可得。格鲁派有种说法:“甘丹[1]的金法座没有主人,谁有本事谁可得。”所以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真有一些高尚行为的话,今生来世都非常快乐,人人也对他特别恭敬。但若行为恶劣、人品低下,不管在哪个团体中,别人都不会对他有好的看法。

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行为恶劣,无论处于什么团体,总觉得那里不舒服,跟谁的关系都不好,过不多久就要跑到别的团体去。我们学院也有这种情况,有些坏人离开后,听说在哪里都呆不长,经常会传出他的一些劣迹。而有些人道德、修养、智慧、人格等非常好,虽然人已经离开,但大家都觉得他不管到哪里去,对众生肯定有贡献,人人都会赞叹他。在座的道友,有些也是从其他道场来的,如果自己以前口碑很好,现在的闻思修行肯定也不错。当然,有些人是跟俱生的性格有关,有些人刚开始行为不如法,后来通过教言、上师的开导,也逐渐变成非常好的人。

所以,好人和坏人,并不是谁给你刻在头上的,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这部论典再再强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依靠别人是非常困难的,佛陀为什么说自己是自己的怙主,原因就在这里。

从另一种层面来讲,对于上中下三等人,人们也有不同的对待。有一次,赵州城的赵王拜访赵州禅师,当时禅师正在床上休息,他躺着对来访者说:“大王,我现在已老迈,虽然你专程来看我,但我实在无力下床接待你,请别见怪!”赵王非但不见怪,反而对赵州更加尊重。第二天赵王派遣一位将军给他送礼,赵州一听却马上下床,到门外相迎。众弟子很不理解,就问道:“前天赵王来时,你不下床,这次赵王的部下来,你为什么下床到门外相迎呢?” (不管是禅宗大德还是印度上师,下面都有些弟子分别念特别多,这个不理解、那个不理解,自古以来这种现象比比皆是。由于经常生邪见,有些弟子就用棍棒打自己。一方面可能是自己没有好好修空性法门,另一方面,也是前世诽谤佛法的一种果报。)禅师解释道:“你们有所不知,我待客之道有上中下三等:上等人来时,我在床上用本来面目接待他;中等人来时,我下床到客堂里用礼貌接待他;第三等人来时,我用世俗的应酬到门外去迎接他。”

此处的主题,主要讲我们的行为。好人、坏人、中等人,均由自己的行为决定,这一点大家应该搞清楚!

本论既讲佛法的做人道理,也讲世间的为人处事,假如世间好人都做不到,那佛法的境界是望尘莫及的。这就好比加行的基础没有打好,佛法的甚深教言不可能通达。听说前段时间慈诚罗珠堪布在成都时,有位傲慢的居士在堪布面前说:“我于某地专门闭关六个月修托嘎,今天下来了。”堪布问:“那你修加行了没有?”“没有,我直接观本来清净和任运自成。”“哦,你白修了,徒劳无益!” 他可能气坏了吧。实际上,我觉得堪布言之有理,真要修一些高深的法门,基础没打好是不行的。同样,要想获得佛法的境界,没有善良的人格不可能成功。当然,世间上的高尚行为,不用我解释,大家也应该清楚。

——“佛法经典教言”微信号敬录自索达吉堪布《二规教言论》


[1]甘丹:全称甘丹池巴,也即宗喀巴大师狮子法台的继承人,是格鲁派的最高教主和最高学位。这个职务是全凭个人的闻思修水平考上去的,从它的诞生过程就可看出藏传佛教教育制度的严格与次第性。考取甘丹池巴,首先要获得显宗学院的第一等拉让巴格西学位,再进入甘丹上下密院深造五年以上,学完全部密宗课程、参加密宗立论考试合格后,充任格归四月,担任翁则三年,堪布三年,堪苏若干年,再担任上密院的夏孜却吉或下密院的降孜却吉十四年,若有空缺,才有资格参加竞选甘丹池巴。所以,一个学僧要想登上甘丹池巴的宝座可谓难于上青天。


纯公益学佛平台 欢迎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