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大学演讲系列三
心灵
科学
仁波切曾说:
他没有别的伏藏法,
大学演讲系列就是他的伏藏法。
生活因明
我们平时说话的过程中,如果懂得三相推理,不管说什么,总是有根有据,而且这个理由恰如其分,足以证明你所作的判断是成立的。
其实,即便是很平常的言谈,也会存在所诤事、立宗和依据。其他几点一般都没问题,关键是依据,很多人给出的依据并不充分,但他自己却认为能证明。
比如,经常有人讲,藏传佛教不合理,为什么?因为某某人的行为不如法。
其中,“藏传佛教”是所诤事,“不合理”是所立法,“某个人的行为不如法”是依据。那我们应该回答说“不定”,因为某个人不能代表所有的藏传佛教。不仅仅是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以及佛教之外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党派和团体里面,个别人行为不如法的现象多得很。
这样一分析,你就会知道:“原来我的判断用的是一个不定因,却想得到一个确定的结论,这个错误太大了。用一个人的行为代表整个宗派,这是绝对不合理的。我是不是太愚痴了?”你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无论对世间事物进行判断,还是在修行中确定见解,跟因明都有一定关系。如果因明学得好,平时说话会很严谨,逻辑也非常连贯,说出的任何一个道理都环环相扣,而且理论与实际意义结合得非常紧密。所以很有必要学习因明。
——《击掌空声.佛教的辩论方法》2013年11月28日台湾华梵大学演讲
To be continued
人死如灯灭
“人死如灯灭”的观念并不可取[1]
生命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从广义来说,动物、植物都有所谓的生命,但是我们所探讨的生命是人类或者动物的生命,并不包括植物或其他因缘所涵盖的生命概念。
我们来分析一下人的生命。
有些人认为,人只有今生一次生命,而人死如灯灭,死亡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建立在这个观点上的价值观如何呢?坦白地讲,很糟糕。
如果我们的一生相当于一棵树,那么当这棵树死亡的时候,人生也就结束了。而作为智商最高的物种,一个人能够活多少年呢?恐怕很少有人能活到百岁,因此我们每个人也只关注眼前几十年而已。
在这种价值观下,我们在生活、研究工作中的贡献不一定会有很大的价值。这个问题非常值得在座中文系为主的老师和同学去探索。
由于受到各种环境、生活方式以及从小受到的教育的影响,许多老师和大学生只关心眼前的生活,除此以外,对自己的人生并没有其他的追求。我觉得这样的心态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1]生命科学与价值观——2013年11月29日台北大学演讲
前际无始(1)
建立前际无始、后际无终[1]
前际无始的意思,是指我们前面的心识从无始轮回一直流转到现在;
后际无终的意思,是指如果我们没有得解脱,没有证悟无我,那还要不断地、无有终止地在轮回中漂泊。
此处要建立这两个道理。
一、建立前际无始:
心不观待他因故,依因前际无始成。
当然,这个推理方法比较简略。如果是以前广泛学过中观、因明的论师,他们就可以依靠这种推理方式来建立众生的心前际无边。
也就是说我们的前世是存在的,而前世存在的唯一推理、唯一比喻就在此,以此建立前世存在比较容易。
可是,世间当中邪见比较重的,以前对因明和逻辑从来没有听闻和学习过的,在这样的人面前仅仅以这两句能不能成立呢?有一定的困难。
因明的核心、精华就在于论证前世后世存在,以及在名言中建立释迦牟尼佛成为量士夫这两点。
如果我们承认释迦牟尼佛是量士夫,那么前世后世的存在就比较好办。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佛陀说的。既然是佛陀说的,那么前世后世肯定存在,这很容易成立。凡是信仰佛教的人面前都可以说前世后世肯定存在,为什么存在呢?这是诸高僧大德说的,这是佛陀说的。没有人敢站起来说,佛陀虽然说了但是我不承认,这样的佛教徒是没有的。
在非佛教徒面前,我们可以通过推理来成立。但实际上,通过推理来成立也不是特别容易。
以前印度有一个故事,当时旃扎古昧论师跟外道在很多年中一直辩论,但实在没办法说服他,后来旃扎古昧论师嘴里含着一颗珍珠死去,依靠缘起力投胎变成一位孩童,出生时这位孩童嘴里仍含着那颗珍珠,这才使那位外道觉得前世后世的的确确存在。
这是通过一种缘起力的神变方式来进行论证的。
因此,在从来不承认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也不承认因明相关推理的这些人面前,前后世的道理很难成立。
其实,前世后世的存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成立。但是,你必须花一定精力来进行论证,因为这并不是一句两句就可以说明白的。
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像《宝积经》这样的经论。《宝积经》中讲,人的身体可以放在一处,神识可以单独离开,这些公案和教言讲得比较多。
现在世间的一些学者也赞同这个观点,因为医院里面有些人濒死的时候,他们的神识已经离开了身体,通过现代的一些事例也可以成立。
还有,佛陀在《十地经》中也讲到众生回忆前世的诸多事例。这一点并不是汉族或者藏族承认,在整个世界上,各民族乃至根本不信仰任何宗教的人士当中,真正能回忆自己前世后世的事例非常多。这一点,现在很多专门研究生命科学的人已经不得不承认。虽然他们并不是以自己的信仰为标准,但是实实在在,他们通过对有些事例的考察、采访和研究,发现很多人的的确确能想起自己的前世。很多的奥妙、很多的秘密也依此而解开。
所以,现在专门研究生命科学和人体科学的人,他们公认人的前世后世存在。
[1] 《量理宝藏论》
这个问题很重要,下期接着分析。
To be continued
/ 话题还未说完
相约明天见 /
图片来源 / 一意
文字整理 / 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