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佛网 >> 离开了上师和道友,修行不一定会圆满成功 返回

离开了上师和道友,修行不一定会圆满成功

10月29日

比起信仰,佛法更注重认识真理的智慧。

藏传佛教强调用智慧观察世界——如果一件事物通过智慧观察后成立,那即使科学暂时无法验证它,我们也不得不接受;

如果通过智慧观察后不成立,那即便是佛陀所说的话,也可以选择不接受。

——《藏传佛教在汉地的流行》

10月30日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出自《诗经·大雅》,是《孝经》中引用的一个教证。

“无”是无论如何;“念”是念念不忘;“尔祖”是你的祖先;“聿”是遵循;“修”是实践;“厥”是传统、传承。

意思是说: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你都要念念不忘祖先传下来的、极具价值的这些美德,追随它,实践它。

——摘自索达吉堪布微信公众号

10月31日

听一两堂课,虽然可以种下一个习气,像看戏一样产生一时的好感,

但这种好感,对治不了我们相续中粗大的烦恼障和所知障。

因此,在听法方面要下一些功夫,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想要有所收获,必须有实际行动。

——《大圆满心性休息讲记》

11月1日

我们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想要修行圆满,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跟见修行果一致的大乘道友共同修行,这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都想一个人好好修行,其实你的修行功夫尚未得以稳固之前,

这样做恐怕比较危险,如果离开了上师和道友,修行不一定会圆满成功。

——《亲友书讲记》

11月2日

如果经常禅修,让心平静下来,

烦恼等不好的念头没有了,就能开发智慧,也容易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一旦心调柔了,就可以有效地支配身体,

否则,人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进而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因此,大家应该经常禅修、观心,努力调伏身心。

——《残酷才是青春》

11月3日

想要登上一座很高的楼房,就不得不借助梯子。

同样的道理,要认识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

也可以暂时依靠“单空”这个梯子——一切法都不存在,

最后便可以到达楼顶——究竟的空性。

这种对究竟空性的次第安立,是智者的所为。

——《佛教空性的禅修》


【推荐阅读】
心灵方面,我们越向前行,越需要往回看
内心调柔引安乐
没有原则的人生,颠沛流离
慢慢走的话,反而可能快快到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凭良心
最重要的就是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