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词回顾】《入_行_论》061
癸四(成圆满学处之支分)分五:一、精勤修学学处;二、修学多种知识;三、刻意修学利他;四、依止善友善知识方式;五、为了知学处而参阅经典等。
子一、精勤修学学处:
我们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是为了他人的利益,不管在何时何地,修持什么样的法、做什么样的事情,务必要按照佛陀在大乘经典中宣讲的菩萨学处来要求自己,以这些学处为标准,认认真真地精进修习,这是每一个大乘修学者的责任。
子二、修学多种知识:
一切大乘佛子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知识,世出世间的所有学问,全部都应一一了解、一一精通。若能如此行持,在菩提心的摄持下,了达一切学处的智者,哪会有不成福德之事呢?绝对不会有。因为他精通万法并非为了自己,而是圆满利他的一种方便,纯粹是为了饶益众生。
子三、刻意修学利他:
我们无论直接还是间接,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益众生。并且自己所做的一切善根,为了利益天下无边的众生而作回向,不是为了自己快乐、发财升官等。
子四、依止善友善知识方式:
纵然舍弃宝贵的生命,也绝不能舍弃精通大乘教义、清净守持菩萨戒的珍贵善知识。
“应如吉祥生,修学侍师规”,依止善知识的时候,还应效仿《华严经》里的善财童子。在那段经文中,善财童子参访吉祥生与吉祥慧女,他们告诉善财童子如何依止善知识,遵照这种吩咐,善财童子依止了五十三位善知识。在依止的过程中,有些善知识显现为妓女、魔王、痴心特别严重的人,但他仍恭恭敬敬、如理如法地依止,根本没有生邪见,也没有起恶念。所以,我们依止善知识的时候,也应当如是,不管上师显现为何等形象,都要按照《华严经》里所讲的那样,以清净观来依止。
子五、为了知学处而参阅经典等:
本论所讲的这些学处,以及佛陀所开示的其他学处,通过阅读经典便能一目了然。如《华严经》、《宝积经》、《宝云经》、《四法经》当中,对大乘菩萨的学处有非常广泛的宣说,故应勤于阅览这些经藏。
敬摘录讲记068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记忆卡
040
041
042
043
044
045
046
047
048
049
50
051
052
053
054
055
056
057
058
059
060
061